《金匮要略》中风之浅谈
2021-09-10杜旺
杜旺
【摘要】《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出“中风”的概念,并对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辨证论治作出了详细阐述,深远影响后世对中风病的认识及其辨证论治,推动了中医的发展,现浅谈仲景对中风病的理解,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匮要略;中风病;病因病机;治疗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6-118-02
引言:中风,又称“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气血逆乱导致的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不经昏仆,而表现为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口舌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1]。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病情容易发生变化,与中医“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点如出一辙,由此古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称之为中风,中风被古代医家称为四大顽疾(风、痨、臌、膈)之首[2]。论述中风的医家学者自古一向颇多,作为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论著--《黄帝内经》,仍未描述 “中风”之名,其提到的 “偏枯”、“风痱”、“暴厥”、“煎厥”等与中风有些相似,经过后世各位医家及学者的考究,认同这些病名与中风相关,然而,那时没有人能够阐释各个病症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直到张仲景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 病脉证并治》篇中才开始出现“中风”一名,并对中风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辨证论治等做了详细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由于《金匮要略》对中风病名的准确表达,使历代医家深信不疑,沿用“中风”这一病名至今,尽管病因病机仍存有分歧争议,但对于中风这一病名达成了统一认识。现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饮食生活起居不规律,中风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现浅谈中医经典对中风的认识和理解。
“风”邪的特性
谈论中风,必然需要了解“风”的概念,风为阳邪,善动而数变,故易动易化火,发展迅猛,病情最重[4, 5]。风气又通于肝,在内为肝风,肝属厥阴,所以论肝风,厥阴病发病特点:(1)发病急,发展迅速(2)易瘀而化热(3)易冲上而亢逆,出现急躁易怒,头晕头痛(4)易克脾土(5)易旁走,易横逆,而出现四肢经络或牵掣,或麻木刺痛,或胸胁疼痛[6]。
中风的病因病机
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仲景提出来“内虚邪中”的辨证思路。张仲景对于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看法,与其他中医典籍强调外风的观点不同,他更赞同的观点是人体的内因所引起的,即人体内抵御邪气的正气所亏虚,阴阳营卫失调,肢体及肌肤失于营气的温煦濡养作用,故机体卫表失去其固摄的作用,进一步导致外风邪气乘虚而入,发为中风。经过《皇帝内径》的启发,仲景也不难总结出“内虚邪中”的中风病因病机辨证思路。“千般疢难,不越3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这里仲景再一次阐明了中风病因病机的是有多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即“正虚邪中”,每当人体正气不足以抵御外邪时,则外邪易侵袭人体,可由经络直中脏腑发为中风[7]。《灵枢·刺节真邪》中:“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意指外有虚风贼邪的侵袭,内有人体卫表之气不固,营卫失去平衡,外邪即从不固的肌表进入人体,扰乱气机正常运行,肢体经脉失于濡养,邪留于脉络,阻碍营气精血运行濡养四肢,则发为偏枯,这一理论基于营卫失调,阐明了中风的“内虚邪中”病因病机特点[8]。构成中风发病机制的完整认识和理解。《金匮》中风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正确的脉象可以窥探病因,仲景常常以此来辩之,此处脉微而数,是想阐述以脉微和脉数的脉象,来辨明中风的病因—虚和实[9]。《金匮》“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虚寒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虛,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正虚邪侵,脉络受损,正虚于内,外患于邪,合而为病,再次强调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具有“内虚邪中”的特点[9]。
邪伤营卫是中风发展的基础,《金匮》曰:“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此处强调正是营卫之损伤,虚邪贼风才有机可乘,故正虚邪入是中风发生发展的基础。在外,营卫能固护肌表,御邪于外;在内,营卫能煦养脏腑百骸,正气存内,则邪不能干。当营卫失常,卫失于固外,邪气乘机由表入里,发而为病;或营卫不调,气化失司,濡养失职,则邪自内生。总之,中风的发病不外乎“内虚邪中”,旨在指出内于脏腑经脉受损,营卫气血失调,外于感受邪气侵袭,合而致中风发作。病因虽然有内因、外因之分,但临床表现及发病机理大同小异,所以,外风及内风旨在强调虽然病因不同,这也是中医审因论治的魅力所在,同时揭示了中风病的病因之多。
中风的辨证
《金匮》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阐明了中风的发展辨证变化,病位表浅者,可仅中于络脉,阻滞营气的运行散布,则四肢肌肤失去精微濡养,出现麻木不仁表现。病位再深一步者,可中于经脉,阻碍气血精微的运行,以致肢体精筋失去濡养,即感重滞而抬举不能。病位更深者,是外来邪气直接或间接传入于六腑,六腑失其所能,湿浊而生,郁蒸而上,扰乱轻窍,所以出现意识模糊不识人。病位最深者,当属邪气直接或间接传入于五脏,扰乱心神,会出现舌强难于言语,津液失固摄而口中吐涎[8]。此处对于邪气入经、络、脏、腑的区分,对后世影响较大,逐步形成了如今的中经络和中脏腑的临床分类方法。
中风的治疗
首先,以中医的整体观念为总的指导纲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阐述点,阐明中风的来龙去脉,归根结底,可以概述为阴阳失调、五脏六腑失养失职及十二经脉功能改变的结果。先辨病,后辨证,先根据望、闻、问、切诊所获得的疾病信息,辨明为何种疾病,再根据具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辨明为何种病症,整体观念,四诊合参。《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中就以中风病为例,阐述了有效避免中风等疾病发生的方法,书中记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即阐述人体在未病之时,应内养正气,使气血充足、精液充盈,畅达全身脏腑及四肢,使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即《黄帝内经》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则可抵抗外邪虚邪贼风侵扰,就不会使风邪入中经络或脏腑,中风病即得以防止发病[7];所以应有效的外防邪气,内顺天然规律,实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才能避疾而延年益寿。
据中风病以“风”邪为主的病因,参考“内虚邪中”病机,治疗上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中记载有侯氏黑散、风引汤、防己地黄汤三方[10]。侯氏黑散,治大风而四肢烦重,心胸中恶寒不足者,方用黄芩、牡蛎、矾石降浮阳之气,人参、白术、茯苓等运脾除湿,菊花、桂枝以祛散邪,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全方共奏祛风活血、扶正祛邪之效。风引汤用于肝阳上亢,痰火热扰轻窍者,方中龙骨牡蛎通阳气安心肾,大黄清热除湿,寒水石资助肾水之阴,紫石英补心神,共奏清热除湿、祛风化痰开窍之功。续命方,治中风痱证尤善,痱者,即中风而导致的肢体偏瘫,麻黄、桂枝祛散邪气,人参、当归补益气血扶正,甘草合干姜,乃攻补并行之法,共奏祛风散寒,益气养血之功。三方中均用疏散风寒药物,由此可见,仲景治疗中风扶助正气的同时,也兼顾祛除邪气,即扶正祛邪,这一思想又印证了中风的病因病机,这一思想被后世广泛认可和推崇。
总结
总之,仲景是首个提出“中风”这一病名的医家,沿用至今,足以看出后世对这一病名概括的认可,同时,仲景也对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药分别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提出的“内虚邪中”的辨证思想,以及治疗中风病强调运用疏散外邪之药的考究,深远影响至今。丰富和完善了中风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对中风病的临床诊疗确有较好参考依据。如此经典的中医古籍,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深入研究,重温经典,开阔自己的思维,为指导临床辨证及用药开辟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贺君, 廖穆熙. 浅析《金匮要略》中风病的辨证治疗[J]. 河南中医, 2015,35(7):1473-1474.
[2] 赵惠琴, 王中琳. 《金匮要略》中风病浅识[J]. 中国中医药, 2014,12(22):7-8.
[3] 丁元慶, 陈哲, 唐赛雪. 《金匮要略》对中风研究的贡献与影响[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44(5):468-472.
[4] 陈国权. 论 《金匮 》中风病之辨治[J]. 中医药通报, 2006,5(5):26-27.
[5] 赵长林. 简论《金匮要略》中风之“风”[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19(2):108.
[6] 李富汉. 《金匮·中风》病因初探[J]. 河南中医, 2003,23(5):3-4.
[7] 陆跃, 姚晓泉, 常佳慧, 等. 张仲景脑中风治略思想探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32(3):1197-1200.
[8] 赵云芳, 耿宏伟. 浅析 《金匮要略》 论治中风病[J]. 四川中医, 2007,25(5):29.
[9] 熊兴江. 《金匮要略》“中风篇”防己地黄汤、风引汤方证及其在中风、神志疾病中的运用[J]. 中国中药杂志, 2019,44(3):602-607.
[10] 曲玉梅, 张大辉, 谷晶. 仲景《金匮要略》中风病浅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21:60.
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