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探究

2021-09-10何昭玉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

摘 要:本文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对省级“十三五”课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儿童平衡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对“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进行了梳理,以期为幼儿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提升教师的户外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关键词:平衡能力;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16-0017-02

引  言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子领域目标的解读,可以看出:幼儿的动作发展离不开平衡,平衡能力是幼儿完成各种身体动作的前提,而幼儿阶段更是大量学习动作技能的最佳时期。因此,根据对幼儿关键期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湖北大学幼儿园在省级“十三五”课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儿童平衡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实践中,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设置了大、中、小三个年龄段的实验班和对照班,以提升幼儿平衡能力发展为目标,对幼儿园户外体育自由活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户外体育教学活动等不同类型的户外体育活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旨在为幼儿健康发展助力,确保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对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研究案例的观察、反思、研讨,笔者发现,指导策略的有效性对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策略缺乏适宜性,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忽视了幼儿个体之间发展的差异,致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2)指导策略缺乏科学性,没有充分理解“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让幼儿进行动作的训练,使户外体育活动变成了简单、枯燥的动作技能练习;(3)指导策略缺乏目的性,轻视“玩中学”教育概念运用的重要性。由于教师的指导无目的,幼儿大部分时间处于跑来跑去或是进行动作模仿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平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活动效果不佳。

二、探究后的总结

通过对研究过程和成果的梳理,笔者借鉴了“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总结和提炼出五种指导策略,助力教师提升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的有效性。

(一)遵规律,重经验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这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就像自然界的植物会因不同环境影响而出现不同的生长趋势,只有顺应和尊重这种生长趋势,植物才能根深叶茂。所以,第一个指导策略是以尊重幼儿天性、遵循幼儿发展规律为前提,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生活、运动经验,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进行科学、适宜的生成或调整,使幼儿平衡能力能够循序渐进地稳步提升,而不是揠苗助长。例如,“小兵炸敌营”活动,就是教师根据大班平衡能力测试中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发展的不足,联系幼儿有关武汉军运会、幼儿园运动会的生活经验,设计并实施的户外体育活动。

(二)创情境,玩游戏

游戏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1]。游戏对幼儿来说是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所以,该策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能较好地实现指导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这个策略能较好地体现“玩中学”的教育概念,使教师对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期望得以实现,它主要针对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和户外体育教学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教师可创设一些真实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爱玩、爱模仿的天性,使其在天性的驱动下,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最终促进幼儿平衡动作、技能的发展。其次,教师在创设情境后,要使用游戏化的方式,发挥“玩中学”的特点,支持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提升活动的实效,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目的。例如,在大班“我是小小兵”的户外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利用仿真绿植、地垫、城堡等材料创设出敌我两方的军营阵地情境,然后以小小兵的故事贯穿整个活动,并在重难点环节设置了“过草地”“炸敌营”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所学动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明显高于传统的户外体育教学活动方式。

(三)勤互动,乐练习

苏联心理学家列维·维果斯基认为:幼儿与成年人或同龄人进行互动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要更加广泛。基于幼儿发展的这一特点,第三个指导策略以师幼互动为主要方法,以推进幼儿平衡能力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制定,主要针对户外体育自由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一少三多”勤互动,即教师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面对班级幼儿个体平衡能力发展的差异,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幼儿发展的需要,而是要运用“一少三多”与幼儿积极互动,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发展经验,让幼儿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最终促进幼儿平衡能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第二,条件练习花样多,即变换练习的环境、变换练习的条件、变换练习的动作组合。重点是教师要利用“变”的花样,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快乐地进行动作或技能练习,使练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练习,而是充满快乐的探索。

(四)精讲解,善示范

幼兒阶段是幼儿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这些身体素质获得一定的发展,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和脑功能的完善,也是幼儿今后学习更多、更复杂动作技能的基础。因此,第四个指导策略的目的是通过对幼儿大肌肉动作和运动技能的指导,降低或减弱影响因素对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干扰,科学引导幼儿平衡动作与技能的学习,使其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持续发展。该策略主要针对户外体育锻炼活动和操节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语言讲解:①重点突出,语言少而精;②通俗易懂,生动有趣;③富有启发性。(2)动作示范: ①可采取正面、侧面、背面示范或镜面示范;②姿势正确,动作标准;③与讲解相结合或伴随语言提示。例如,教师可以先采用儿歌式的语言,完整讲解侧身翻滚动作:“轻轻躺,抱双臂,夹紧腿,翻个身,加把劲,再翻身”,然后辅以身体动作的分解示范。这样,幼儿便能很快地理解并掌握动作。

(五)增难度,勇挑战

第五个指导策略从“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参考课题研究问卷调查中对影响因素“自信心”的分析,以培养幼儿积极主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学习品质为目的,引导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保持愉快、安定的情绪,增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为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该策略要求教师有目的地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挑战任务,激励幼儿勇敢尝试,体验挑战成功的快乐,从而使其有足够的自信心。

教师设置挑战任务时,要考虑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和鼓励幼儿敢于挑战并完成任务,建立对自己身体平衡控制能力的自信,操作重点: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勇敢地进行挑战,不怕失败;引导幼儿注意动作的正确性,观察并纠正错误动作,使其挑战成功。当幼儿的平衡运动进入运用(动作技能巩固)阶段时,教师要合理利用不同的鹰架,如降低或提高动作难度、改变练习方式,使幼儿的平衡动作更精准、技术更加稳定。

结  语

综上所述,户外体育活动对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户外体育活动,要遵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和班级幼儿的水平差异综合运用以上策略,最终实现“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的目標。

[参考文献]

邱学青.幼儿园游戏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 科研课题(一般课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对儿童平衡能力发展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鄂2016KTC117)的研究成果(作者系课题主持人之一)。

作者简介:何昭玉(1978.11-),女,湖北武汉人, 本科学历,湖北大学幼儿园教学副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教育部赴澳门交流“优秀指导教师”。

猜你喜欢

户外体育活动指导策略
户外体育串游活动中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试论如何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研究
浅论幼儿计算和幼儿体育教学
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
巧借户外体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