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

2021-09-10刘长春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6期
关键词:传统民居传承

摘要: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不断被先进的时代文化所冲击,使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逐渐被其他文化替代并且被人们所遗忘。而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为当地文化影响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怎样将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而然的与现阶段的社会人文环境进行有机融合,是现阶段有关工作人员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章将通过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和整合有关方面的问题,深层次挖掘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内涵,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方法,结合当地建筑文化实例,开创并且发展新式的居民建筑形式。

关键词: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传承

引言

传统民居建筑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责任。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节奏加快的过程中,部分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因为不能适应现阶段的社会,逐渐被人遗弃最后直至消亡。而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当地地区发展、群众生活都有着非常亲密的关联,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不能缺少的中坚力量。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创立当地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物,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从传统民居建筑中挖掘所包含的内在因素,将不同特色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这也是现阶段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概述

1.传统民居的介绍

民居建筑指的是中国人民居住的传统旧式房屋。其中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样式,换句话说就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中房子都有着不一样的风格。中国的传统民居建筑都是不同区域的居民建造符合自己心意并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普通居家住宅。这些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因为我国历史悠久,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千变万化,社会经济环境也大有不同。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地域多种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被深深地盖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居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其中客家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以及云南的"一颗印",共同被称作我国五大传统住宅建筑。

2.传统民居的意义

我国现存的民居建筑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文化财富,经历了各朝各代的冲刷,并且由古人不断推陈出新后的最终结果,为我国居民的住宅建设提供了广泛的设计思路,给予建筑设计者们全新的思想启迪,使得居民在新时代中还有可以广阔发挥思维空间。同时,传统居民模式因为时常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制约发展,会凸显出较为明显的地区特色,这种模式恰好也是最能体现设计师们所一直追寻的人文主义。

二、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传承的不利方面

1.建筑材料的不足

相比较于现代社会中用于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来说,传统的民居建筑更为深层次的将设计人员以及劳动人员的辛勤劳动融入进去。传统民居建筑主要采用自然界中的木料石料进行建造,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进行了有机的融合。但是,因为现代社会我国人口大幅度的增长,造成我国建筑行业在空间布局以及楼层承载能力方面有着特别高的要求,所以无法使用旧式材料进行现代化的房屋建设。旧式的建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生产需求,无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多元化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步伐逐渐加快,传统民居建筑物料也逐步的被加工成为现代建筑物料,大大影响了传统民居的发展进程。

2.建筑技术逐渐失传

建筑技术逐渐失传是影响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因为传统建造技术是经过我国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和无数代先辈不断推陈出新才总结出适合我国文化的特色建筑方法,而且古代的劳动人民一般都是采用铆接、榫接等方式进行建造工作,体现我国独有的建筑文化。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先进的建造物料以及施工设备的进步,对我国传统建筑技术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能静下心来虚心学习传统建造手段的民众越来越少,许多人为了想要更加富有的生活就选择外出用现代的建造手段进行施工。这就更加大大造成传统民居建造手段的失传,传统技术没人继承的窘迫局面,严重影响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

3.建筑成本过多

传统民居的建筑物料都是不可再生的材料,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支出,同时还有着较为昂贵的管理费用支出。又因为在社会大环境中居民经济的严重制约,使得人民为了节约支出成本逐渐抛弃了传统民居建设方案,从而使得传统民居建设发展较为缓慢。

总体来说,为了更好地与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更加完整的传承下去,就必须对现阶段所存在的建筑整体体系进行变革。

三、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

1.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传承有着明确的认知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设计师们更要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传承有着明确的认知。虽然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民居建筑文化已经不是现阶段建筑文化的主流,但是其仍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设计师们需要重视对有关方面的文化的传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地否定传统文化。同时,有关工作人员要努力的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到现阶段的建筑教育理念之中,让传统居民建筑文化拥有新的活力。

2.对现阶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传承进行改善

在当今社会中,需要对传统建筑文化体系作出积极地改良措施:首先,需要加大对传统居民建筑的保护力度,并且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善和补充;其次要总结当地居民建筑文化的精髓部分,并且根据现阶段的居民需求进行整改,寻找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平衡点。最后需要运用先进技术和材料,采用融合的先进思想,为居民打造最舒适的生活环境。

3.加强对建筑文化的创新力度,注重地区特色

因为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正在被人们所遗忘,所以为了将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最大程度的传承下来,首先需要人们加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重视程度,并且进行大胆的创新。保持建筑物多元化的建筑风格,将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继承发展起来,这才是现阶段我国设计师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仿照其他地区的建筑物进行设计,这样会逐渐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埋没。因此设计者需要从自然文化和社会文化方面共同着手,进行大胆的创新,创新出更加优秀的文化。

结束语

传统民居建筑主要承载着我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是古代先贤与劳苦人民的智慧结晶,还充分的体现了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脚步的逐渐加快,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逐渐无法追随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这一部分的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如今,传统居民及其建筑文化又重新被各界人士重视起来,因此,要注重传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注重当地文化特色,促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拥有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荣侠.传统民居营造文化的变迁与创新[J].人民论坛,2020(34):107-109.

[2]倪皓.傳统民居建筑保护刍议[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08):177-178.

[3]穆展羽,焦健.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价值和保护传承[J].风景名胜,2019(06):33+35.

[4]朱盈锦.试论传统民居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J].科技经济导刊,2016(31):109.

[5]袁媛.传统居民及其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J].建筑与文化,2016(09):234-235.

作者简介:刘长春,男,1962年11月出生,江西省丰城市,汉族,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建筑设计、装饰装修设计、建筑施工、装饰装修施工、景观、建筑教育。

猜你喜欢

传统民居传承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分析关中传统民居屋顶装饰艺术
城镇化背景下“微山岛”传统民居保护研究探析
传统民居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