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021-09-10陈雪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审美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陈雪静

摘要:在小学开设美术课,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使他们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刻,获得某种美感。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培养策略

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学习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美学介绍

审美意识是指学生通过欣赏艺术或绘画作品而获得的审美感受。初始训练能让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欣赏事物,产生愉快的感受,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思考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审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训练逐渐养成的。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同时,还要渗透一定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将逐渐培养对自然和艺术的审美兴趣,从而提高自身审美水平。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初等教育指南(测验)的艺术目标是让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环境,热爱艺术,愿意参与艺术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能够从事艺术表现活动。按照自己的方式要积极引导小学生接触周围环境中的美好事物,丰富其审美魅力,激发其发现、表达、创造美的能力。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根据自己在艺术活动中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美术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要方式。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意识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一个人对某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地寻求知识、探索和实践,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拿艺术活动来说。美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观察、掌握艺术形象。透过观察来表现自己的画法、体验、感受和记忆,培养想象与创造能力,具体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模的重点是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结合平面图形和模型。其次是色彩。通过学习颜色的基本知识,强调对颜色、色度、亮度、技巧、图象匹配方法的训练,以及使用熟练的工具,以鼓励学生感知颜色,并充分发挥其审美潜力。三是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空间描绘能力。知道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高度。另外,学生们也需要更好的理解目标。工作中可显示前侧咬合和后侧咬合的关系。

(二)重视艺术欣赏,培养学生审美意象

美术鉴赏能丰富你的知识,开阔你的视野,使你逐步认识美与丑。美术欣赏的范围很广,不管是绘画、工艺品、雕塑、电视动画、风景等等,只要学生能理解,都可以作为欣赏的对象。想像有其独特的功能:没有想像,就不会有艺术感,也不会有艺术创造和欣赏的美感。

薩姆林斯说:“如果教师不想找到使学生处于情感和智力兴奋状态的渴望,并且渴望传授知识,那么知识只能产生一种淡漠的态度,而非人性化的脑力劳动只能引起厌倦。”[1]知识是从生活中来的,也适用于生活。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学习、体验新知识。自由自在的发展人格与创造性是不可分离的,形成人格是人格创造性发展的方式和前提。具体的实施策略有三个:第一,给学生自由的空间,也就是独立的人格空间、独立的思想空间、独立的活动空间;第二,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包括认识过程的自由、参与过程的自由、引导发展的自由;第三,给学生提供发展共同体的机会。教学的游戏化;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游戏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游戏、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玩拼图;学生和我收集落叶,观察其形状,发现叶子变黄,然后自己掉下来。他们对此很感兴趣。下课后,让学生为“秋”画一幅草图,有的画有舞叶,有的画有各种小动物舞叶的拼贴画。虽然整个展览都是秋天,但我们对秋天的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三是加强引导。画画是一种以观察为基础的活动,所以在画画之前,我会运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去观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鼓励他们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要想想想事物,我们必须先掌握与我们内心体验有关的事物的特性和属性,而且我们必须先通过观察在脑中获得事物的特性和属性。所以美术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使他们在观察中学习,在实践中观察。

(三)丰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们天生具有创造艺术的潜能。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没有材料就无法创造。唯有丰富的材料才有吸引力,确保活动的品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收集许多手工制作的材料,并把它们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供学生们挑选和使用,比如矿泉水瓶、广口瓶、纸箱、蛋壳等等。在教学中,艺术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础上,对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没有限制。手作包含了从观察到思考,从认可到运作,从想象到创造的各种教育机会,这样学生就能自由传播他们的想象力,构思和创造,真实地反映出“随处创造,随时创造”。

总而言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是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它既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关键,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合理运用美术元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促进其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小萍.时代教育,2013(12):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策略[J].

[2]于疏影.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训练[J].2013(5). 新课程学习.

[3]张国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2(1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荔园教育集团)百花校区广东深圳518000)

猜你喜欢

审美小学美术培养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