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急救护理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9-10杜淼
杜淼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在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高热惊厥患儿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急救护理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可让患者的高热惊厥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行运用。
关键词:针對性急救护理;高热惊厥;应用效果
高热惊厥多发于婴幼儿时期,患儿大都会有抽搐、高温、口吐白沫等症状,该病的病情进展迅速,若是没有及时救治的话,会影响到患儿之后的脑部发育[1]。本研究针对目前的现状,比较和分析在高热惊厥患儿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的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60例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4个月~3岁,平均(1.22±0.54)岁;对照组共60例患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6个月~4岁岁 ,平均 (1.37±0.72) 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急救护理:护理人员要用樟脑水合氯醛酊给患儿进行静脉注射,然后把患儿的衣服除去,让患儿躺平,将其口腔中的各种分泌物清除干净,然后把舌头往外拉,以防出现舌根后坠的现象。另外,实时查看患者的注射状况。对于反复惊厥的患者,可在医师的建议下给予其静脉滴注甘露醇,时间维持在30min内,静脉滴注完成后,护理人员给高热患者通过用温水擦身体、让患儿枕冰水袋等方式降温,若是高热消退不明显的患者可在咨询医师后,给予其一定的退热药物,每隔30min给患者量一次体温;护理人员还要及时的给患儿换洗日常用品和衣物,患儿高热后会出汗,并多让其补充水分;护理人员要实时的监测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的征兆,及时的让医师过来查看;护理人员要向家属细心、亲切的讲解该病的病因和医治手段以及相干的注意事项,让患儿家属对疾病有个大体的了解,进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其烦闷、焦躁等负性情绪,尽可能的避免家长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的医治过程;护理人员可先让清醒了的高热惊厥患儿吃一些糊状的流食,对于昏迷不醒的患儿,为了保障其身体的营养需求,可通过鼻饲的方式给患儿喂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对应的护理之后,对患儿的退热时间和惊厥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n=60),退热时间(26.14±0.66)h,惊厥症状消失时间(3.89±0.77)d;对照组(n=60)(n=60),退热时间(47.22±0.57)h,惊厥症状消失时间(6.15±0.67)d(t=13.814,P=0.001;t=8.991,P=0.001),经组间相比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和惊厥消失时间都短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症,该病与呼吸感染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话,在反复高热、惊厥的作用下,就会使得患儿的细胞缺氧,进而大大增加了脑损伤和各种后遗症的风险系数[2]。因此,给予患儿科学的护理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针对性急救护理通过及时的给予患儿相应的急救措施、密切的查看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健康宣教、心理开导、饮食护理等各种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让患儿的脑缺氧状况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改善;护理人员及时的帮患儿清除口腔、呼吸道的分泌物,可让患儿呼吸顺畅,最大限度的降低窒息的发生概率;通过饮食护理,可给患儿及时补充机体发育所需的养分;通过心理开导和健康宣教,可让患儿家属在对疾病有个大概了解后,缓和内心的各种不良情绪,进而在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完美配合下,让患儿的依从配合度得到提升[3]。
总而言之,针对性急救护理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中,能让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严控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颖,邵亚望.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9,21(36):5151-5153.
[2]陈峰,曹薇.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9,29(004):1519-1520.
[3]董敏,李丹.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17(004):7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