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研究

2021-09-10张惠英

格言·校园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课文内容教科书语文课堂

张惠英

插图是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能起到美化、装饰教科书页面的作用,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降低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难度。所以,将插图资源作为语文教学质效提升的着力点与突破口,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围绕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相关实践问题展开了探究讨论。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作用价值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科书插图可表现出多元化的作用价值,具体如下:

首先,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文字符号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且与其直观感受、形象记忆的认知特点有所偏离。此时,插图作为教科书的“第二语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文内容的外化表现力,使小学生对文中的事物、情节、场景形成具象认知。这样一来,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陌生感、距离感将明显淡化,从而实现其学习兴趣、探索欲望、积极体验的有效激发,为其顺利、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夯实心理情感基础。例如,在学习《比尾巴》一课时,若未掌握相关动物知识,小学生仅通过“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等语句,很难对课文产生清晰理解。而在配合插图开展学习后,兔子、松鼠、孔雀等动物形象跃然纸上,相关学习阻碍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插图在表现教科书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修饰与延伸作用。例如,在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将诗文阅读与插图欣赏结合起来,小学生能在“接天莲叶”“映日荷花”等物象的基础上,对诗文未直接描述的环境场景形成整体认知,从而进一步感受到西湖的景色之美,获得丰富、积极的阅读体验。

最后,与文字一样,插图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性资源。所以,通过对教科书插图进行合理利用,教师能实施出更加多样化、创新化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师生互动、营造愉悦氛围等多种目的。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基于插图,对诗文内容、诗词情感进行分析猜测、探究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充分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深入性,对学生素养的强化与高效课堂的构建大有裨益。

二、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现存问题

辩证地讲,在目前的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科书插图在设计与利用上仍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即有诸多阻碍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谁的本领大》这篇课文所配插图的主体为小男孩,而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太阳与风相互较量的故事。显而易见,插图与课文内容的关联并不明显,仅具备装饰美化的功能,而不具备信息呈现的功能,使得插图的教学价值大打折扣。其次,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绝大多数插图为彩色简笔画,且以人物、景象等静态画面为主,故而会表现出一定的形式单一性、要素简单性。在此背景下,学生对插图的主观兴趣很难得到长效保持,其由插图产生的思考也较难达成纵向深入、横向延伸。除此之外,很多小学教师并未在实践中意识到插图的可用性与特殊性,缺乏对插图价值的有效挖掘与灵活利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效的“上限”,且容易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陷入僵化。

三、低年级小学语文教科书插图的教学建议

为了促进教科书中插图价值的充分发挥,为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主要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注重教科书插图的合理设置

保证教科书中插图设置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发挥插图资源价值、实现插图高效利用的最基本要求。一方面,要确保插图内容与课文主体相互联系、充分匹配,避免插图资源流于形式或学生注意力过度分散的情况发生。例如,在设计配置《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的插图时,可以四格漫画的形式,将“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捉虫吃”这一主要情节呈现出来,从而使故事内容“活起来”,在降低小学生学习理解难度的同时,充分调动其主观兴趣与场景沉浸感;另一方面,要确保插图内容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避免将过于复杂、晦涩的图画加入到教科书中。例如,在设计配置《彩色的梦》这篇课文的插图时,应围绕“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唱歌”“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等文字信息,开展“直截了当”的图画编绘工作,而不应通过繁复的线条、光影体现梦的绚丽与抽象,以免在削弱插图价值的同时,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加额外理解难度。

(二)提高教科书插图的形式多样性

低年级小学生具有求变、求新的心理特点,当其面对新事物、新符号时,往往会表现出高于常态的好奇心、专注力与探索欲。反过来讲,若小学生长期接触同质化的插图资源,其学习兴趣与探究动机势必会呈现线性下滑,致使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所以,相关人员在设计、配置教科书插图时,应尽量避免全盘使用卡通简笔画的情况出现,而应适当引入工笔画、摄影作品、情节连环画、多格漫画等。这样一来,既能更好地与学生特点相契合,实现教材知识、语文课堂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插图的美观性、表现力,从而为文字信息提供更强有力的辅助支持。例如,在设置《望庐山瀑布》这篇课文的插图时,可将以庐山瀑布为主体的工笔画、中国画或真实照片作为首选,以确保学生能通过教科书插图,直观、深切地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

(三)做好教科书插图的灵活化运用

在设计好、配置好教科书插图的基础上,如何做好教科书插图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灵活运用,也是相关教师必须深度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关键问题。

在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反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以优秀的教科书插图为依据,對课文内容、知识重点进行猜测分析、探究思考与自主表述。在获得来自学生的积极反馈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予以肯定,并带领学生正式开展课程学习。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登鹳雀楼》这首古诗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鹳雀楼的相关插图进行自主观看、自主思考,并尝试解答“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此时,学生通过直观感受鹳雀楼的高耸恢宏,便能产生“站得高,看得远”这一想法,进而对诗句形成正确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己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插图创作,由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开展深度的课程教学。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田家四季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主观想象,绘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插图。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对四季的认知理解是否正确,从而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优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思考构图、亲手绘图的过程中,对课文形成深入化、开放化的学习探索,从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乃至综合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插图在教科书内容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若加以科学运用,能有效促成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工作实践中,相关教师既要保证插图的设置质量,又要保证插图的运用质量,以确保为学生构建出愉悦、充实的学习环境,大力推动学生的成长发展。

猜你喜欢

课文内容教科书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