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21-09-10李江

格言·校园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中华校园传统

李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因此,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走进校园,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材价值,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关键。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具体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1)道德人格教育: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致使其思想受到侵蚀。因此,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促使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下,涵养自身的德行,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人格;(2)孝亲敬长教育:这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可促使学生在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爱父母、敬长辈的好品行;(3)人际交往教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含有大量的人际交往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学会一定的人际交往礼仪,以及仁爱和谦恭之心,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君子形象,并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4)社会关爱教育:传统文化中讲究“仁者爱人、人不独亲其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可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善待他人、与他人进行和谐相处等,进而形成关爱社会、甘心奉献等良好的品质;(5)爱国主义教育:传统优秀文化中提出了“小家与大国同命相依”,其中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等。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工作,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强烈的爱国、民族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崇高理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进程中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纵观当前中小学的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渗透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1)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教师在开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候,并未设法将多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利用,往往依附于学科内容学习进行教育;(2)师资团队缺乏。目前,中小学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比较低,无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内容等进行精准的界定,甚至对其理解不够全面、深入;(3)教育途径狭窄。传统优秀文化在走进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托于古诗词、国学经典背诵而进行的,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

重要途径分析

(一)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育中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来说,学校应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并将其逐步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体系中,借助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全面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工作。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古诗词和国学等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就可以结合古典音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可将国画、传统工艺等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在体育课堂上可将中华武术,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武术文化渗透其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校本课程体系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在发展和培养人才的时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已经在各个学校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同时,校本课程体系也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可从两个方面开展:(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特色的德育课程中。例如,学校在借助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就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设计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狼牙山五壮士-改革开放-狮岭新貌”的任务,引导学生课下通过访问祖辈、调查资料等途径,精心选取不同朝代的事件,创作了一幅历史故事画。在这一校本课程中,学生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敢于担当、刻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中传统优秀文化融合到校园节日课程中。学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时候,可结合校园的节日活动,将其与传统优秀文化结合到一起,进而促使学生在学校节日活动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芳华节”是某校的校园节日,教师在开展课程节日活动的时候,就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书法、剪纸、编织、绘画等文化融入其中,促使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感知。

(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师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时候,必须要对传统的传统文化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创新,依据传统优秀文化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传统优秀文化渗透的时候,应遵循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全面加强“线上、线下”两个平台的建设。具体来说,线下平台主要是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师不仅仅要将传统优秀文化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还要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公园等,还可以定期邀请文化名家、文化遗传的传承人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线上平台主要是借助网络平台和APP客户端,充分借助自媒体,定期发布和推广传统优秀文化内涵,以便于学生学习。

(四)结合学生日常生活,渗透传统优秀文化

在推动传统优秀文化走进校园的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此作为切入点,对其进行有效的渗透。一方面,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传统节日中。例如,热闹的春节、猜灯谜的元宵节、团圆的中秋节、尊老的重阳节、赛龙舟的端午节……教师可以传统节日作为依托,渗透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促使学生在节日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另一方面,开展礼仪教育。礼仪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内涵,教师可结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年龄段,实施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引导学生在各种礼仪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

(五)开展特色活动,丰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形式

在推动传统优秀文化走进校园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方面,积极开展经典剧目表演。传统优秀文化中含有生动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等,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喜欢表演的天性,对其进行改变,引导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感悟传统优秀文化中蕴含的道理,并理解人物的优秀品质等;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竞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传统优秀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因此,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要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立足于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断提升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中华校园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