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溯源识字初探

2021-09-10元献华韦敏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声旁形旁字旁

元献华 韦敏

汉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的观察、思维、审美以及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触汉字,就喜欢上汉字,能主动识字呢?笔者发现, 溯源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溯源,就是探求事物的本源。溯源识字,就是追溯汉字发展的源头,从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入手,让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和识字兴趣。

一、溯源明字理

汉字的起源、发展,有其悠久的文化底蕴。因为其发展的特性,汉字本身就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等特点。利用这一点,我们在教学中从联系汉字的形体特点入手,来增强识字效果。请看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4课《猜字谜》中“喜”字的教学片断:

师:谁能用“我喜欢”说一句话?

生:(孩子们纷纷发言)

师: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你们说出喜欢的事物时,都是张开嘴巴笑的样子,那你们知道怎能记住“喜”字吗?

师:(出示图片)古时候,人们是这样写“喜”字的,大家看看这幅图,画得像什么?

生:(孩子们七嘴八舌)

师:(边讲边画)古时候啊,人们有了重大的喜事,就要擂鼓庆祝,听到敲鼓的声音,大家就高兴地哈哈大笑。

师:(出示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喜”字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上面的“壴”是“鼓”,表示“擂鼓庆祝”,下面的“口”,表示“欢笑”,所以“喜”字和高兴、快乐相关。

师:谁能给“喜”找个朋友组成词语。

生:喜欢、喜报、喜事、喜剧、喜气洋洋、双喜临门......

通过溯源“喜”字,学生既明白了“喜”字的意思,还识记了字形,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达到了良好的识字效果。

二、溯源巧识字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占汉字的80%以上。在教学形声字时,通过溯源形旁的由来,让学生识记有此形旁的更多字,可以很好的扩大识字量。

请看统编版一年级下册19课《棉花姑娘》中“病”字教学片段:

师:“病”字是形声字,它的形旁是“疒”,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出示图片)

请大家看图上画的什么?

生:有一个人躺在床上。

生:他好像不舒服,盖子被子在发抖。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有一个人生病了,他躺在床上,头上冒着汗。古人是怎么写“病”字的呢?(边讲边画),这是古代的“病”字,左邊是床,右边是生病出汗的人。现在我们写成“疒”字旁,它成了形声字中表示字义的形旁,里面的“丙”是声旁表示读音。

师:有“疒”字旁的字还有很多,比如:疼、痛、瘦、疤、痕、疾,你能给它们找个朋友组成词吗?

溯源形声字的形旁,了解了字义也认识了有此形旁的更多字,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效率。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表意文字的特点。那么,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汉字本身的特点,追本溯源带领学生去领略汉字的魅力,就一定能让学生享受认识汉字的乐趣,体会汉字博大精深的内涵,从而达到满意的识字教学效果。

河南省鹤壁市桃源小学 458030

猜你喜欢

声旁形旁字旁
王字旁其实不叫“王字旁”
开开心心来闯关
“贷”与“货”
声旁类推法在平翘舌声母方言辨正中的应用分析
“一丝不苟”的糗事
“乔”字娃娃变戏法
略论古文字义近形旁的通转
“少”字歌
形声字形旁表意的灵活性
桥头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