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一场让成长从容的“作业改革”

2021-09-10俞志涛

俞志涛

摘    要:在“减负增效”的作业改革路上,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于2018年将学校办学文化与作业改革紧密结合,开拓了一条“减负增效”的作业改革之路。其主要通过有力协调作业总量的德育导师制、精准提高作业质量的自主学习制、多元创新作业考核的综合评价制等展开“作业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作业改革;德育导师制;自主学习制;综合评价制

在初中阶段,如何在中考压力下统筹学科作业?如何在家长的高期望和日益加大的培训投入下,帮助学生智慧地选择并整合课内外作业?如何引导学生从被动盲目、牺牲睡眠的“刷题”走向有的放矢、从容有效的习得?这些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持续大力推进作业改革,出台了《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办法》,逐步探索出分段定量、分类定性、分层定标、分人定责的“四分法”工作经验。在此背景下,鄞州实验中学于2018年初启动“作业改革”的探索,将学校办学文化与作业改革紧密结合,全力贯彻“晚十点不做作业”的规定,开拓了一条“减负增效”的作业改革之路。以下,笔者将从作业总量控制、作业质量提升、作业改革评价三方面来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德育导师制:有力协调作业总量

学校自2007年建校以来就实行德育导师制,改变了传统的一个班级配一名班主任的做法,把每个班分成三个德育小班,每个小班配一名德育导师,设其中一人为首席导师。三名导师分工合作,共同管理一个大班。我校每个学生都有导师,每名教师均是导师。在推进作业改革的过程中,德育导师制发挥了传统班主任制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首导是作业总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首导即首席导师,承担着协调导师之间工作的重任。学校将首席导师作为班级学生每天作业总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每名任课教师每天放学前向首导提供作业范围、题量和预计完成时间。如果作业时间超出规定时间,首导可以要求任课教师做出相应调整,将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家校联系册是作业总量的晴雨表

家校联系册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书面渠道,里面记录有学生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在德育导师制中,三位导师每人分管约15名学生,批阅受导学生的家校联系册,将其中记录的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这起到了严格监控作业总量的作用。

(三)导师是受导学生作业总量的调节者

导师与受导学生一结对便是三年,随着师生间逐渐熟悉,双方的感情不断加深与融洽。导师会根据受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习能力,与家长协商后及时帮助学生调节作业总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适合其本人的作业量,真正做到作业因人布置。

二、自主学习制:精准提高作业质量

教学的根本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从“学会”转向“会学”。因此,学校一直推行自主学习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驱动学生的发展后劲。“减负”只是手段,“增效提质”才是目的,在控制作业总量的同时,也必须提高作业质量。基于这个理解,学校把教研组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始终坚持提供高品质的自编作业,鼓励创新多样绿色作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减负助力”。

(一)依托省编作业本,步入自主学习制2.0时代

自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编写自主学习稿,并以“学为中心”为理念,将作业融入学习的全过程,使自主学习稿成为助力学生“学在课堂”的学习设计。

以语文学科为例,自主学习稿往往以一篇课文(笔者有时也将几篇有联读价值的课文进行组合设计)为单位,包含预习汇报、课堂探究活动、课外拓展三部分内容,由备课组提前分工编写,并集中研讨、修改和汇编,在新单元学习前下发此单元学习稿,给学生充分的前置性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在学习稿的每一个环节都留出“学习整理”的专项空间,并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订正、优化有关内容。许多作业任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完成,这就为名著阅读等争取了宝贵时间。

随着统编教材的使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集结学科精英编写的全新作业本应运而生。语文作业本中的“课前预学”“课堂导学”“课后拓展”三大板块与我校的自主学习稿不谋而合,而在编写品质上,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升级。浙江省编作业本更精心编写“写作”“名著阅读”等教学疑难板块,给广大一线教师以示范引领。

浙江省编作业本的高品质引领,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备课组的作业编写压力,因此,备课组得以将重心转向基于作业本设计的集体备课,以及对近年语文中考真题的研究上。但备课组并没有放弃自编作业,而是在省编作业本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在如下环节中设计补充性的自编作业:知人论世的延伸思考,群文阅读的比较探究,基于单元内容的综合性话题评议,基于教材内容的中考真题迁移训练等。这样,自编与省编作业本便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对话和互补。省编作业本与补充性自编作业的比翼齐飞,有效助力了学校的常规作业步入更全面且高质的自主学习制2.0时代。

(二)创新多样绿色作业,让学生的选择更精准

我们认为,学生的最佳作业状态就是具有充分的选择权,让学习变得更自主、精准、高效。为此,我们设计了四种类型的绿色作业。

1.分层性作业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难易程度和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差异,配置不同的分层作业,以凸显作业的个性化。如为班级后20%、中间60%与前20%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鼓励但不硬性要求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系数的题目。各种题目,学生都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多做或少做、按顺序做或者跳着做。这就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就是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业分层,既解决了部分学生因作业难度大而造成作业时间过长的问题,又能够减少学生因做不出作业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其保持学习兴趣。

2.聚焦性作业

聚焦性作业即借助学生的错题庫,向学生精准地推送易错的作业题。推送此类作业,可帮助学生聚焦于自己的习惯错误、思维盲点,反复练习,举一反三,最终实现个体自觉的单做与反复做相结合。

3.交互性作业

交互性作业,即依托单元化的、主题式的项目,让学生自主命题,相互布置作业。这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他们的能动性。在学生相互命题、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既有生生交互,又有师生交互,整个作业过程充满生机,于是,学生愿意出题、做题,也逐步从学会走向会学,进而乐学、爱学。

4.实践性作业

我们的作业校本化改革坚持“一减一增”,即减少文化课书面作业,增加一些实践类作业和研究性作业,如创新实验、微视频创作、调查报告、考察心得等。这些作业的时间可以放宽为一周甚至更长,空间上也可以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目的是以作业引领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生活。这些作业如果运用得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好甚至是特长,为学生的未来搭建更丰富的舞台。

创新绿色多样作业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大大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让学生的学习进入自主、自觉和自能状态。

(三)周作业整理检查,让学生的练习更扎实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监测,这不仅能给学生提供经验总结,也能给教师教学提供研究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校实施的“周作业整理检查制”,即每周五放学前由导师帮助学生整理一周的作业本和练习纸,双休日除教师指定作业外,学生必须把上一周做过的作业重新整理一遍,尤其是做错过且已订正过的题目。周一集中检测,一份试卷五门学科,每科20分,试题全部来自上周作业中的高出错率题目。检测后,将学生的得分情况作为教师调整教、学生调整学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三、综合评价制:多元创新作业考核

学校建立质、量、评、研的作业考核机制,将作业设计能力、作业量控制、作业的有效反馈和作业改革研究等纳入教学考核,促使每名教师都能真正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学校教务处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定期调研作业情况,发现典型经验即时进行推广。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必须“教师先做”,否则不进入作业本,有效保证了作业的质与量;“有作必改”“有错必纠”,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反馈。在“研”方面,则开展把作业改革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学业水平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进行的课题研究。这是建立作业改革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努力仅仅是限于学校教师层面的努力,要真正实现“减负提质”的目的,还需要社会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们不愿看到“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们始终相信四季有序、万物有时,学生应该拥抱一种从容成長的学习姿态。因此,我们会在“减负”的道路上坚定地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