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2021-09-10黄杏涛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

黄杏涛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依据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所关注。因此,第二课堂也被提出,依托第二课堂满足爱好计算机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网络化时代的背景下,网络资源成为了除教师之外,学生所能够进行知识获取的优秀平台。基于此,本文就将从建设校本课程资源的意义入手,以小学信息技术电子报刊教学内容为例,研究第二课堂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方式。

关键词:第二课堂;小学信息;校本课程资源

一、建设课程资源的意义

第二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以及开放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及时进行师生信息互换,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教学讨论环境的缺点。在此背景下,进行学校创新教学资源建设,就能够有效地对这些缺点进行弥补,通过鼓励教师收集并开发特色性的教学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呈现,不仅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以及利用,增强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教学资源收集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以及教师能随时随地地对优秀资源进行利用。

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分类及渠道

(一)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分类

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科目、不同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配套信息资源等,按照不同的层级划分进行分类收集。除此之外,还包括互联沟通平台上教师与学、教师与家长、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记录,以及任务文件,教师的教学反思、教学总结文档等。

(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渠道

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离不开资源的收集、整理、上传这几个步骤,而主要的建设渠道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由教师个人在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网络浏览,对一些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的,外界优秀资源引入渠道。另一个是: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教学经验,自主开发实践的一些教学课件、教学配套资料等,自主性共享资源。

三、小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方式—以“电子报刊”制作为例

(一)完善准备教案文字资料

一个完整的教案,不仅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帮助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指导文件,同时教案中对于教学课程详细的安排以及各步骤设计,也能够成为第二课堂有效地指导资源,帮助学生在第二课堂高效自主地开展学习。以电子报刊学习内容为例,教师在进行第二课堂该板块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时,就可以先将自己关于这一版块想要进行的教学设计内容编写为教案,在其中将本版块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想、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设计策略、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引入等,以文字进行清晰明确的呈现,并着重对其中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在电脑编辑软件上,学会插入文件、艺术字、文本框,以及简单进行文本框、图片等格式的修饰,这一认知学习目标;以及通过学习提升个人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这一技能目标;通过与他人的学习交流,培养个人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这一情感目标;进行显著标注,随后将完整的教案文件,以word文档的方式上传到校本课程资源库中,供其他教师以及学生进行自由观看,帮助其他教师打开教学设计思路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对本板块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有一个大致的掌握,使一些感兴趣的学生,能够合教案的安排自己在第二课堂进行尝试性学习。

(二)结合教案设计配套课件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即使有兴趣的支撑引导他们自主地开展第二课堂的内容学习,但由于思维的限制,对于一些文字性的理论内容,也可能存在阅读认知障碍,或者理解困难的问题。因此,在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引导下,完成了电子报刊教案资料的资源内容建设后,将配套的教学设计课件进行资源补充,提升该版块校本课程资源完善度的方式之一。

例如,对于“电子报刊”这一版块的内容而言,教案虽然对这一版块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定,但关于一些实际的图片格式调整方式,以及不同来源图片的保存、插入方式,艺术字的字体变换和调整等,并没有一个详细过程的呈现,学生也难以根据文字形成形象的操作步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案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从网络上为学生寻找一些相关的演示视频,甚至教师可以直接通过电脑录屏的方式,将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录制,并根据每个教学点的不同,分为不同的主题视频,并在进行资源库的上传时,以艺术字的格式修改、图片的插入、文本框的插入及删除等,作为每个视频的主标题,方便学生在进行资源搜索时,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找到每一个对应内容。

三、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有极强的兴趣引导,还需要教师及家长能够為学生提供有效的资源帮助,通过清晰有条理地进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并通过分层、分级的归类存储,能够既帮助有较强搜索能力的教师,更有效地对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利用,也能够帮助搜索辨别能力较差的学生,能够在清晰的资源分类搜索指引下,高效地完成第二课堂的自我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曼. 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赵梦可. 小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效性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3]周睿. 小学第二课堂实施的个案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作者单位:惠州市实验中学附属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0)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保护母亲河
走进黑暗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对学生养成的促进作用分析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开设的必要性、有效性分析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运行实践研究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