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实践与创新,拓展学生的能力

2021-09-10刘炜婷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情景数学知识新课程

刘炜婷

新课程的改革已贯彻多年,我国的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和方法也发生著深刻的变化,强调数学应用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国际数学界的认同。恩格斯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可见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在数学的教学中切实贯彻新课程理念,尤其是让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入实践和创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针对该问题,本人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注重实践和应用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阳光。新课程屏弃了旧课程中的过于注重数学知识体系,沉闷的数学设计模式。新课程的改革要改变学生的三种基本现象:强于基础,弱于应用;强于计算,弱于实践;强于应试,弱于创造。所以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就在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与应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应用,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数学知识与生活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很多教师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处理,并不能体现生活中真正的数学知识和切实反映生活的实际情况。例如,有一个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8分米的圆柱,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这样的问题就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以设计“购物”、“如何计算一卡车贡柑或沙糖橘的体积”等等的数学问题。学生学习的基础是生活实际经验,教师要把握住学生学习的关键点,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的实践经验中来提取数学灵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数学应用的意识。

2.模拟生活实践活动,解决数学问题

枯燥的传统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如果教师将数学的教学变成生活实践活动的模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将其引入数学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接近实际情景的实践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利息”时可以模拟银行存、取款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存款和取款及如何计算利息。通过识别存、取款凭条,填写存、取款凭条,使学生懂得存款和取款,也可以从中学会识别假币,懂得爱护人民币和节俭用钱。在数学课堂中模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知道数学知识是无处不在的,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情景,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

要真正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必须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上,从所熟悉的生活中设计一定的教学情景,把学生引入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进行实践体验,使学生能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听一节公开课中,授课教师设计了“抽奖”的环节,把学生一下子吸引。授课教师是这样设计情景的: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我们来做游戏——抽奖。这抽奖里面的奥秘可多了,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快点开始吧!

设计该情景令学生很快就融入了课堂当中,学生对所学内容“可能性”不但兴趣高,而且掌握的速度快,使课堂教学效率高。

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材特点,采取合适的教学模式设计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进入教学情景,在情景中进行实践体验。

例如,我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利用多媒体观看一段录象:农村里的房屋在新建;商店里的老板在给顾客倒酱油;一群小孩子在吃甜筒等等;其次让学生围绕录象所看到的,在小组间展开讨论,得出建房屋的吊锥、倒酱油的漏斗和甜筒等等都是近似的圆锥体。再次让学生学习新课,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些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怏然,该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生活中的数学

根据《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课题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注意本人和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因为生活中的数学强调数学的生活背景,让学生在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所以我利用课堂学习以外的时间,在学生的兴趣下开展了数学游戏、数学猜谜、数学参观、数学调查、小课题研究等等。通过以上的学习形式,不但使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广泛,令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而且解决了数学问题,提高了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开拓空间,发展创新能力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冰心也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生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的教育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注重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同时,不能忘了开拓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活动促发展,以应用促提高”的思想观念,其目的是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时,我没有用以前的一贯的教法(教师讲例题后,学生照教师讲的方法做),而是把课堂的主动权放在学生的手上。无论学生怎样想和怎样做,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开发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出来的就是最好的办法。所以“简便运算”这一内容学生们掌握得很好,因为方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学生能理解好和掌握好。该教学方法就能开发出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把学生不可估量的创造力激发出来。

真正要实现新课程的改革,让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入实践和创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顺利完成需要教育者呕心沥血、孜孜不倦的去工作,但我相信这终久会实现的。

(作者单位:肇庆市德庆县孔子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猜你喜欢

情景数学知识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