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9-10邱秋共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农村小学核心素养

邱秋共

摘  要:计算能力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算能力已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十大核心词,是学生数学素养最基本的技能和最基本的素质。笔者作为一名教育一线的小学农村教师,深深的感受到农村学校的学生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他们害怕学数学,越到高年级,他们学数学越艰难。从学生的练习和测试可以发现其原因是:很多孩子计算能力不过关,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将探究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核心素养,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决胜课堂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农村小学;计算教学;策略

随着《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提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运算能力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十大核心词”之一,它是推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最基本的数学学科素养。它影响、制约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面对运算能力滞后的农村小学,如何通过有效的计算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用计算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推动农村小学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决胜课堂奠定基础。

一、计算的动力源于生活情境

儿童有与生俱来的“内在潜能“,这种潜能是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因此,计算教学要尊重儿童的经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动力,让学生想算、乐算、能算。例如: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我一包棒棒糖(标价6元),让一个学生上来当售货员,我拿出了15元买一包糖,问售货员应找多少元?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形成:13减去6,并让学生分享计算方法,沟通了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再如,学习口算乘法时,我创设了本校三年级每班有40人,5个班有多少人?上体育课,同学们排成4排,每排12个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为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口算乘法可以快速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计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这些有价值的教学情境都是生活的原型,它能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让学生想算、爱算、想方设法算。

在计算教学时,教师要保持学生学习的新奇感,给农村小学的学生不断创造具有乡土味的有价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使之能自觉主动利用计算灵活的处理生活实际问题,感受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巧作转化理解新知

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的。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每一种新的计算内容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是一门知识连贯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教师在计算课的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加以引导,从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渗透转化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课本中呈现了一个情境小朋友买风筝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下面的问题:一个蝴蝶风筝3.5元,3全蝴蝶风筝多少元?学生不难列出算式3.5×3=。这是一个新问题,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他们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根据生活经验,有的学生知道3.5+3.5+3.5=10.5元;有的学生把3.5元转化成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1.5元,9元+1.5元=10.5元;还可以把3.5元看作35角,35角×3=105角,从而得出3.5×3=10.5元.这个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进行推算,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说明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可以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看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当位数不够时,再添“0”补足。显然,在小乘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构建过程中渗透了转化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算法多样化中散发思维的火花

在计算教学中,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应关注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交流中呈现多种算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比较中,选择最优算法。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与升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探索计算0.25×4.78×4时,学生出现了以下计算方法:

(1)0.25×4.78×4 =1.195×4=4.78

(2)0.25×4.78×4=0.25×4×4.78 =1×4.78 =4.78

(3)0.25×4.78×4=0.25×19.12=4.78

面对学生呈现的多样化算法,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在交流中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实现学生的计算由“慢、笨”到“快、巧”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这种思想方法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经济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创造的算法被列为最佳,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会萌发出自我的价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

四、反复练习中提高运算能力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合兒童心理特点的练习形式。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时,我让学生通过开火车;抢答;争分夺秒,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等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入学习,让学生在动口、动脑中提高运算能力。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农村小学一线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教学中,通过创设具有乡土味的有价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探究算理中掌握算法,反复练习中熟练算法,从而提高农村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实现高效课堂、决胜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吴正宪、周卫红、陈凤伟编著,《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河口小学,广东  陆河  516700)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农村小学核心素养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