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特征

2021-09-10曹霞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艺术特征传统

曹霞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高速的发展和经济持续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大众对于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全国各族人民在物质小康的基础之上,更希望精神上的小康。而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表演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内容非常的丰富,有着土家族的特点而且表演的形式更具趣味性,更容易吸引大众的注意,以此来满足高速发展时代下人们对于审美和艺术的需求和追求,并将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继续传承、发扬、创新下去。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于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特点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了黔东花灯戏的形成与发展,并提出了花灯戏舞蹈的艺术特点,以做参考。

【关键词】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特征

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我们国家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八个字来形容,尤其是在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等多项政策落实到了实处,各个地区的物质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当中,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对于社会文化、公共事务加强关注和重视,所以需要推广黔东传统花灯戏舞蹈,以此来让本地区的居民在生活当中多一些乐趣,并且满足本地区人们的精神世界需求,促进黔东地区向着小康社会的方向所发展和前进。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对于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1、黔东地区各区域民族风俗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个地区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尤其是在民族风俗上面,可谓是风格迥异。许家坝、文家店、大河坝、大坝场、塘头等花灯盛行。

黔东主要指的就是贵州省的东部,贵州省内有着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其中土家族的居民会多一些。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因为有着很大的不同,有着音乐曲调欢快、幽默风趣的戏剧情调思南花灯,并且思南跳花灯又被认为是唐朝时期所留下的360盏灯中的两盏,即茶灯和扇子灯。还有可以有说有唱、可以载歌载舞的印江花灯;还有能够表现出质朴感情和生活情境的沿河花灯;又热抒发心境的松桃花灯戏。各种各样的花灯戏,有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朵朵娇艳的鲜花开放了人们的眼前,陶冶人们的情操、净化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感受着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2、黔东传统花灯舞蹈传承的重要性和价值

(1)对于美德传承的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崇尚的民族情感、崇尚的民族气节,与此同时,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髓。黔东的花灯戏演出的主题都是将民间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以多形式、多样化的风格表演了出来,主要内容非常的丰富且发人深省。黔东花灯戏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因为它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的唱词具有独特性,它有着花灯戏表演艺术性和文学性的融合点,向人们充分的展示了育人的含义,同时也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当中真正的了解了祖国的意义以及人们生活在美好生活下应该怀有感恩的态度,进一步的提高了大众对于祖国的理解和拥护。

(2)舞蹈可以提升居民的体质

人们拥有健康的体格不单单是与生俱来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锻炼,通过对于黔东花灯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还具有健身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它将土家族舞蹈的步伐融入了进去,进行了不断的创新,让舞蹈不单单有艺术性还具有了娱乐性,让艺术性和娱乐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相辅相成当中进一步的提高大众的体质。首先,黔东花灯戏在表演的过程当中,对于场地的要求并不是十分的严革,在农户的屋中可以尽情的表演;在院子当中也可以淋漓尽致的演出,演出的空间只需要几平米就可以。演出的时间主要是根据邀请人的意愿来进行确定,表演的强度也无需太过苛刻,根据表演者的表演欲望来最终的确定,种种的内容让花灯戏的表演时间和强度都呈现出了可以控制的特点,因为舞蹈场地无需特别挑选,所以真正的让花灯舞起到了提高体质的效果。其次,黔东花灯戏的表演形式非常的简单,例如:在《拜年》等曲目当中,表演的形式主要以“扭”为主,通过对于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和人体的基本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当人们在表演花灯戏的过程当中,舞步呈现出了快速与缓慢相结合的境界,在锻炼的过程当中,让大众的下肢变得更加灵活。

3、黔东花灯戏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对于黔东花灯戏的起源进行追溯,发现其在清朝时代就盛行开来,伴随着元宵节习俗的不断变化以及各种玩灯游乐活动形式不断的革新,花灯戏得以传入了黔东地区,又慢慢的成为了黔东地区人们最喜爱表演形式,思南到处出现自编自演的《白号军》、《劝清军》花灯二人转。在长时间的艺术发展过程当中,形成最具潜能特色的花灯戏艺术表演形式。花灯戏演出的内容主要都是来自百姓当中的生活与内容,对于命运、理想进行充分的诠释或者是以古代故事为例来凸显今日,或者是对酒当歌抒发情怀。

4、花灯戏舞蹈动作解析

通过对于黔东花灯歌舞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它还有一个非常可爱、风趣的名字,那就是转转灯,通过对于转转一词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其是民间花灯舞蹈动作的组合称呼,主要指:手不离扇帕为特点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歌与舞、演唱与动作紧密的联合在一起,让二者在相辅相成当中共同的相关的动作。通过不断的表演,并且对于舞蹈动作进行优化与革新,慢慢的将舞蹈的动作变得更加丰富与多样。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的动作呈現出来的幅度有大有小、力度也有强有弱,所表演出来的艺术内涵也非常的复杂且广泛。

通过对于花灯脚上的动作进行分析,发现花灯脚上的动作是小八字步、大八字步、碎步、垫步、自由步、擦布拐子脚等;手上动作有犀牛望月、鸳鸯戏水、飞蛾抬水、大鹏展翅、天女散花、雪花盖顶、观音坐莲、双凤朝阳、猛虎下山、金鸡独立等,可谓是花样百出,让人目不暇接。再加上锣鼓灯,丝弦灯,说唱式,采茶、散茶、团茶、吹打采茶、倒茶、谢茶小丑亮相端腿跳,小丑亮相四方步,点踩步:仙女散花大鹏展翅等表演更是让人连连叫绝,观看之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花灯舞舞蹈的艺术特点研究

(1)花灯舞蹈继承了传统特点,向着多层次的美感所发展

思南花灯音乐曲调丰富、清洗纯朴、优美动听,调式多为五声调式、六声调式,其中四、五度结构和三、五度结构较为典型,由于土家花灯曲调繁多,风格各异,各地有不同特色,因而有花灯“不过寨,不过坡,不过界”的说法,土家花灯音乐,传统伴奏乐器不多,但曲牌丰富。传统的乐器有马锣、大锣、二胡、月琴、三弦等。当众多的老艺人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了许许多多口传身授的秘诀,例如:跳灯的要领是,圈子要圆、套子要连、动作要美、变化要不断。圈子要圆主要的内容就是指花灯舞蹈的场地不可出现其他的形状,要呈现出规范、流畅的特点;套子要连主要指的是舞蹈的动作不可出现停顿,要给人一种天人合一、连贯的感觉;动作要美从字面上的意义就可以充分的理解,即在舞蹈的过程当中,舞者要将轻柔、飘逸等全面的突显出来,并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最后有一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魅力;变化要不断指的则是在表演者表演的过程当中,需要将舞蹈的层次感全面的体现出来,在舞蹈当中给人一种变化的感觉,并真正地实现多色彩、多层次的舞蹈演绎。

(2)花灯舞蹈融合并吸收民族舞蹈的精华

通过对于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不仅仅具有独立的特点又具有开放的特点。独立的特点全部体现在了黔东花灯舞蹈的动作和艺术表演形式上面;开放则是全面的体现在了在传统民族舞蹈的基础之上,将土家族摆手舞的神韵全部的吸收了,并借用了順拐、颤抖等等具有特点的舞蹈动作让黔东传统花灯舞变得更具特色、更有内涵、更具魅力,让舞蹈者的手法更加的灵活、五官更加的优美。

(3)黔东舞蹈设计当中包括了许多舞蹈语汇,让舞蹈表演更具魅力

黔东花灯舞蹈的装饰共分为了三种,即高、中、矮。桩类有二十几套,例如:丁字桩、骑马桩、弓箭桩等等。据了解,在舞蹈当中难度非常大的当属矮桩。在三种固定桩式的基础之上,各个地区又不断的将舞蹈的动作与形式进行了革新与优化,并发展出了具有特色的步伐,这样不单单让桩式舞蹈与会变得更加丰富,也让舞蹈艺术更平添了一分魅力和内涵。

6、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的传承

首先,众所周知,贵州省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域,许许多多的传统民间艺术都在贵州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黔东更是贵州土家族的集中区域,传统花灯舞蹈是最能代表贵州省特色的艺术之一。在2006年,国家与相关部门又将土家花灯列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黔东传统花灯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高抬戏、二人转等等文化艺术形式促进着当地的经济生活、地理环境等等,并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特点,在面对着全球经济文化呈现一体化趋势的大背景之下,具有地域特点的黔东花灯却出现了失传等等的问题,所以急需大量喜欢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的人,继续再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与发扬。

其次,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优势与特点被广泛的流传、发扬与传承,并且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通过人们不断的对其创新,之后成为了中国音乐界的活化石。虽然说在其经历过的各个时代当中,有对其的打击、有对其的保护,但是它们长期以来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被保存了下来,成为了艺术创作长河当中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不论是其艺术的形式还是题材都具有丰富性的特点,古今中外众多的学者都对其有着众多的研究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魅力和内涵。所以需要加大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力度,让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认识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其进行保护,让其在时间的长河当中不断的流传、不断的发展。

最后,黔东传统花灯戏在其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引起了许许多多学者对其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众多的学者还对其进行了研究,但是众多的学者都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对其艺术形态的探究上面,对于传承保护的文献资料是很少的,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的尝试更是少的可怜,因此,呼吁需要将传统艺术加入到现代艺术体制教育当中去,让其在现代艺术教育体制当中落地生根,并结出丰硕的果实。让传统文化得到不断的传承,并在高等艺术教育当中获得不断的发展。不仅如此,艺术体质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将艺术教育建立在多民族艺术文化的基础之上,扛起发展当地民族艺术建设创新的大旗。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章主要对于黔东传统花灯舞蹈的一种特点、形式等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不断进行传承与发展,在提高居民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等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还要确保黔东传统花灯舞蹈不会被遗忘、不会在历史长河当中消失。与此同时,还希望国家与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黔东传统花中舞蹈的关注与重视,呼吁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或者是舞蹈爱好者,多多参与到黔东传统花灯舞蹈发扬与传承过程当中去,让其获得更多人的喜欢,让舞蹈彻底征服众多的观众,确保黔东传统花灯舞蹈不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参考文献:

[1]周林莲.论黔东土家族花灯的语言特色与民俗底蕴[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04):13-16.

[2]徐江南.人地关系视角下贵州民间戏剧文本形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3]崔德虎.关于黔东土家族民俗文化遗存的考察——以黔东土家族民间艺术为中心[J].青海社会科学,2014(04):189-191.

[4]邱成斌.黔东土家族花灯戏灯词艺术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0):61-63.

[5]黄尚霞.黔东民间文学的特点及价值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8,37(01):11-14.

[6]龚咏军.黔东民族民间文化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融合研究——以贵州铜仁幼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研究对象[J].高教学刊,2018(12):176-178.

[7]胡琼,赵斌.黔东传统花灯舞蹈艺术特征剖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7):242-243.

猜你喜欢

艺术特征传统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少年力斗传统
广西贺州过山瑶尖头头饰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性与创新设计
电影《煎饼侠》的大众艺术美学特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