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

2021-09-10刘旭东倪雪纯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刘旭东 倪雪纯

【摘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得以推广应用。当时,被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且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增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关注。但随着学校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网络教学模式的兴起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名词,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一、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重要性

当前,创新课堂教学结构的核心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中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接受外部知识灌输的对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则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讲解就能够获得,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人际协作和讨论,实现知识在意义层面的构建。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了诸多潜在的可能性。

在小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其自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所需的知识内容。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化教学,充分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充分尊重了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育理念,是未來教育体制改革深化的主要方向,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策略

(一)注重更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小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形式,而是有机性融合,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发现和意识的创造。随着教育工作人员对知识意义构建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设计工作要以资源和学生为中心,增强整个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促使学生在学习某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获取到更加丰富的制止内容,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充分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如果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的过程中,教育理论与学习理论得到了充分化的发展利用,并且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应用时,也会再次的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从而实现整个教学环节的信息化转变,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层次性

高层次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将传统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形式。教师在这个背景下,要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工作的开展,转变学科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使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科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教育传播系统是由学生、教师、内容、媒体这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既然是同个教育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角度出发,这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形成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的新形式。

(三)注重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表达方式

视听媒体理论表明了,人类获取信息有83%是来自于视觉,11%是来自于自动。如果视听结合方式,能够使人们获取的信息达到90%以上,且其对这部分信息的记忆时间更长。相关实验验证表明“人们能记住的阅读内容有10%,记住的听到内容有20%,记住看到的内容有30%,记住自己听到和看到的内容有50%,在整个交流过程中记住自己所说的内容有70%。”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利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所获取到的知识内容是大于传统层面上的灌输式教学。所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四)注重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导入方式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学活动中新旧知识点的承接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新知识的学习效率。但同时,在教学导入过程中,要注重导入方式的启发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提供动力。因此,课堂教学导入的整体效果,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这就使得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阶段,为了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强化信息技术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渗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东.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J].信息化建设,2016(1):162-162.

[2]涂建文.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J].好日子,2019(018):P.001-001.

[3]马碧黛.浅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及应用[J].读与写旬刊,2010,09(9):186-186.

[4]石玉娟.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4(06):005-005.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形成与运用
浅析打造优质高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论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浅谈创客教育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