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后期的田间种植管理要点
2021-09-10张萌萌
张萌萌
【摘要】玉米是全国农业种植基础作物之一,能够在满足人们食品需求的同时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种植技术人员完善土肥管理工作,掌握相关管理技术要点,有助于不断提升种植的效果。近几年的玉米种植现状、土壤耕作管理以及土肥管理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
【关键词】玉米;种植;土肥管理;种植技术
引言:在我国地大物博,覆盖气候环境多样,土壤环境也大相径庭,农业种类丰富,我国是玉米生产、加工、外贸交易的重要国家,提高玉米生产效率和提升玉米产值可提升我国经济实力,随着玉米生产面积逐年增加,玉米的科学种植与管理也成为农业的重要研究对象,秸秆处理也成为了近年来玉米生产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玉米种植的阶段管理
(一)耕种准备
土壤管理以及根系强化能够对玉米的品质与产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播种前应耕翻优化土壤条件,促进玉米生长。深度耕翻可提升土壤条件,使土质疏松,活土层厚度需控制在30~40 cm,使玉米根系能充分吸收营养与水分,促进玉米生长。还应逐年深耕,避免生土过多。同时,还要通过差别化耕种的方式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土壤土质会影响玉米的种植与生长,土质管理重点是保证土壤的通透性。播种前应对当地土壤土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其渗水性与保水性,对土壤通透性加以管理,勤耕或者覆盖处理,提升土壤的理化性质。在保障基肥充足的情况下进行灌溉,之后扒土晒根,这样可保障玉米产量。
(二)中期管理
杂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在玉米生长的中期阶段,需彻底清理。杂草应按照两头浅、中间深的方式进行清除。初次中耕时应浅一点,到玉米拔节期应适度深耕,深度控制在5~6 cm。还可以通过除草剂等化学药品清除杂草,保障玉米生长。小喇叭口期需开展培土工作,此时还应适度加深中耕,才能有效促进玉米根系生长。
(三)后期管理
玉米的后期耕种管理工作也非常重要,能够进一步促进玉米的生长。此阶段耕种深度需保持在2 cm 左右,不仅能有效提升玉米根系的生理机能,还能保障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
二、玉米种植施肥管理
(一)基肥管理
合理施用基肥能够提高玉米发芽率,还能促进玉米的初期生长。基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基肥使用量应根据种植地区土壤的实际肥力确定,通常需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500 kg/亩,磷肥、复合肥、钾肥、尿素的施用量均为50 kg/亩。施用时还应按照科学配比进行基肥的配置与管理,保障肥料充分满足植株生长。为提高土壤肥力,可适当增加基肥的使用量。施用基肥时尽量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降低化肥的使用量,这样可保护周边环境,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施加基肥时应进行辅助型深耕,将肥料翻入土壤中,避免肥料流失,提高基肥的施用效果[1]。
(二)拔节期与抽穗期施肥管理
拔节期和抽穗期都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玉米对营养的需求量会增加,需适当追肥。追肥时,根据玉米长势、营养需求与土壤情况综合确定追肥量。肥力较低的土壤,追肥分2次进行,这样能提高施肥的有效性。同时,还应遵循前多后少的施用原则,拔节期施用追肥量的60%,抽穗期施用40%。土壤肥力高的土壤遵循前少后多的原则进行施肥。如果土壤肥力过高,应降低施肥总量,一般每阶段下调10%。施肥后及时灌溉,可加快肥料的溶解下渗,提升肥料的利用率。
(三)针对性选择药剂,轮换使用
结合冬麦田杂草发生的类型针对性选择药剂防治。目前河南省农户在药剂选择上存在一定盲目性,或者凭经验选择,导致药剂使用的针对性不强,降低了防治效果。建议及时向当地的农技人员请教,在其指导下进行药剂的合理选择与搭配,不可盲目搭配。阔叶类杂草,适合的药剂有唑嘧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噻吩磺隆等;禾本科杂草,适合的药剂有唑啉草脂、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等。各种类型的药剂不可长期使用,可轮换选择施用或者搭配混合施入,以避免杂草大量出现抗藥性[6~7]。
三、合理控制用药剂量
选择合适的药剂后,需仔细阅读说明书,结合杂草发生程度控制好药剂用量,不可自行增加或者减少。不同药剂适合施用的天气情况不同,在不适宜的天气下施用会降低施用效果,甚至没有效果,严重的还会发生药害。因此,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上的注意事项,关注天气情况。比如施入甲基二磺隆后,如果遇到阴雨、低温的天气,空气中含水量大,小麦幼苗会出现药害,表现为生长停滞、黄化等。施药时要求均匀喷施,确保不漏、不重喷。
四、及时深耕,开展人工除草
农作物播种前实施土壤深翻有助于减少田间杂草危害。杂草种子所处的土层不同,产生的危害程度也有所差异。一般以土层0至5厘米范围内的杂草种子危害最大,多数可产生危害;土层深度10至20厘米的杂草种子中能够萌发出土的占比很少;土层深度超过20厘米的杂草种子均不能萌发。传统农业生产中的深耕可将杂草种子多数深翻到土壤深度20至30厘米处,对减少杂草危害有很好的效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实施人工除草,将杂草集中带到田地外进行烧毁或者深埋处理,尤其是大雨天过后,土壤的湿润度会使得大量的杂草生存、生长,杂草根部占据大量位置,吸收大量的水分,会影响玉米补水和营养的吸收。
结束语:玉米种植要遵循科学种植与后期管理研究,当然因地制宜是农业种植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提供更适宜农作物种植的环境,根据某种的独特属性和基因重组,让农作物也可以在各种气候环境,不同土质下生存、丰收、更便于对农作物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娜,姚晶晶,穆贵孝.陕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田间管理及注意事项[J].农家参谋,2021,(0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