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对小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2021-09-10塞买提江·巴拉提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育内容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

塞买提江·巴拉提

【摘要】小学阶段的日常教学课程中,许多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当受到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以及法治意识是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就应当充分的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因此,对相关课程的探讨以及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对法制教育内容进行相关思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教育内容

引言:学校若想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深度,就必须对相应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教师对这一类课程具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学校也应当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建立起相关的观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

1开展小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1.1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法制观念的教育对于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青年阶段的学生群体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诱导,致使青少年做出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对于青年学生的普法教育应当重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开始有了自身的意识以及对于社会的观点,因此,学校应当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及时的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其树立起法治观念,并以法律约束自身的行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

1.2能提高小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社会治安不仅需要执法人员有效参与,更需要全体公民为建立和谐安全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当前社会法律体系较为完全,但是许多不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对学生群体进行相应的安全防范教育,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并且学校应教导学生合理的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而且此类课程当中包含的鲜明的道德与法制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此类课程的实施过程仍然存在有较大的问题。

2.1教学形式单一

任何课程的有效实施都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态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实施对于塑造学生法治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应的教学形式必须丰富有趣才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教师应当对此类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学生们容易接受,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推动课程的实施。

2.2缺乏法治教育的氛围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来引导学生们学习相关内容,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学校应当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以此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法律与道德教育,但是当前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并且学校对于此类课程的有效开展缺乏认识,

3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3.1对法治教育的形式进行创新

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应当按照一定的规范合理进行,相关课程进行的最终目的是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并且努力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的目的是要在思想阶段教育学生成为良好的公民,但是相关课程内容的开展方面,学校应当努力研究并开展特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应当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认知能力,学校应当采取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例如可以将各种普法教育做成漫画或者是动画的形式,这样学生们便会乐于学习相关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应当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可以通过编排歌曲或者是开展相应游戏活动的形式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应的内容。

3.2加强宣传教育

法律以及道德意识的教育离不开学校的大力宣传,学校除了安排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以外,对各种良好的行为以及过失行为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批评,以此使学生们树立起良好的法治观念以及道德意识。

3.3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开展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认知能力同成人有所不同,因此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认真加以研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当采用合理的手段使学生们对此类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并且教师应积极的采用学生熟悉的观点向学生们进行讲解,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方便教师接下来的课程讲解,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有效实施。

3.4开展法治趣味活动

从课程内容分布来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内容比较枯燥并且难以使学生接受,因此,小学阶段的相关内容实施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当紧紧把握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充分的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积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自主的参与其中的学习,并且努力的指导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教师应当积极的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们传授相应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交通信号灯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起一定的模型来教导学生辨别红绿灯,同时,教师应当收集一定的素材来教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给予学生深刻的教育。

结束语: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树立起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然后教师通过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以及教育活动,通过丰富日常的教學内容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使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忠婷.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教育学文摘.2020(16).

猜你喜欢

教育内容法治意识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刍议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的教学实践探析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中职学校三结合教育中学校的作用研究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微课程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