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2021-09-10杨恒

红豆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唱歌小学音乐有效策略

杨恒

【摘要】唱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具有积极作用,会促进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沉浸在美的旋律中,提高艺术修养。学生会在实践过程中享受歌曲、学习歌曲,参与到歌曲演唱过程中,体会唱歌的乐趣,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唱歌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在歌唱中体会节奏和旋律,学会识谱和表达。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有效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关注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重视艺术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唱歌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学生通过歌唱会了解歌曲的音准、节奏、并且能够运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情感,在唱歌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教师要灵活地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指导学生主动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多样情境,点燃学生唱歌兴趣

情境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唱歌教学中也要积极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歌唱。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多媒体情境、喜剧表演情境等不同形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产生唱歌欲望。例如在学习《快乐的夏令营》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媒体情境,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夏令营的情境,使学生回想起自己曾经参加过的夏令营,感受夏令营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促进学生产生学习有关夏令营歌曲的欲望。情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唱歌的积极性被激发出发,主动地参与到情境学习氛围中。情境中学生的音乐唱歌主动性会被激发出来,在唱歌过程中学得轻松愉快,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歌唱和表达,体会到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深化认识。学生的想象力也会在情境中得到激发,促进学生跟随着音乐进行演唱,主动表达,自由联想,陶醉在音乐的环境和氛围中。

二、鼓励学生体验,促进学生发挥潜能

唱歌学习需要学生主动体验,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唱歌技巧和方法,学会用音乐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范唱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歌曲,之后模仿,这样的方式就是一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唱歌过程中不理解歌曲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也体会不到歌曲的意境,只是机械地记忆歌词,模仿教师的演唱方法,不利于学生体会歌曲的思想。教师要鼓励学生多体验,通过主动感知的方式来了解歌曲,学会唱歌。例如在学习《爸爸妈妈听我说》时,教师可以首先鼓励学生认真倾听,通过听的方式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了解歌曲的音准和声音表现力,促进学生更快、更准确地学会唱歌。倾听中学生会了解歌曲的内容,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歌曲的不同音色,以及旋律的高低。当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认识,歌唱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倾听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唱,在实践中感受歌曲的不同音色和旋律,在体验中掌握歌曲的每一个曲调。学生在实践中也会融入自己的情感,把内心中成长的烦恼通过歌唱的方式倾诉出来,通过以情带声的方式来演唱。学生的自主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对于陶冶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作用。

三、乐器优化课堂,帮助学生把握节奏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会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表达歌曲”。乐器对于唱歌教学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唱歌的准确性,促进学生更好地唱歌。教师要带领学生唱歌时要善于利用乐器,通过利用简易的乐器进行演奏和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唱歌興趣,促进学生产生唱歌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快乐王子的小船》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演奏电子琴的方式来演奏歌曲,带领学生倾听,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器伴奏节奏清晰,旋律悠扬,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品味和鉴赏,体会歌曲表达的情境和旋律。教师通过乐器演奏的方式可以在歌唱旋律难点出多演奏几次,促进学生自主感悟,在倾听和思考中了解歌曲的表达,形成自主性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倾听,多思考,融入到歌曲氛围中,感受歌曲的美好。有了乐器的伴奏,歌曲的欢快节奏会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促进学生体会到生动的通话形象,享受歌曲带来的快乐和乐趣,产生浓厚的音乐歌唱主动性。

四、合作交流感悟,引导学生把握精髓

新课改倡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交流,在沟通中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旋律和情感,实现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唱歌实践过程中多交流,多合作,纷纷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进而更好地展示歌曲的内涵和思想。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观点,在沟通中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形成深刻认识,进而把握歌曲的精髓和本质,形成客观性认识。例如在学习《马兰谣》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来沟通:“歌曲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景象?”“强弱切分成弱强弱在哪个小节?”“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沟通中,学生会自主交流,纷纷说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在沟通中提高理解。学生通过畅所欲言的方式会在交流中形成深刻认识,内化知识,主动加工。通过学生的交流,他们会总结出歌曲描绘了青山,油菜花,牧童骑牛等景象,展示出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通过对于歌曲的学习和演唱,学生会了解歌曲中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民俗,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了藏族同胞的生活,在情境中融入情感进行歌唱,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唱歌会给学生带来愉快的心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在情境中主动体验和感悟。学生会通过思考和体验的方式来理解歌曲,形成对歌曲的理性认识,产生歌唱欲望,在情境中自由演唱,表达情感。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会体验音乐的美好,学会表达,学会创造,进而唱出属于自己的歌曲。

参考文献:

[1]郭崎凌.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深思[J].北方音乐. 2020,(08):207-208.

[2]季慧.论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歌唱教学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 2019,(38):75.

猜你喜欢

唱歌小学音乐有效策略
唱歌和本人一样不靠谱
唱歌猪
不会唱歌的蝉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