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业财一体化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用研究

2021-09-10杨照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7期
关键词:业财一体化信息共享内部控制

杨照

摘要:财政部明确强调,单位要实现会计与经济业务的有机融合,发挥管理会计职能,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融合信息系统。这标志着财政部对内部控制有了清晰的要求,企业也应该认识到业财一体化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并积极将其融入不同的环节。在建立不同规章制度、提高融合效率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水平提高;在加强控制、保证良性发展的前提下,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细致探析以上问题,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共享;业财一体化;内部控制

业财一体化是指业务与财务的完美融合,能够让高层领导实时了解财务信息,并根据客观数据来进行重大决策,为企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业财一体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以数据为中心的财务中心化,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而且能够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提升资金周转的顺畅性。高层领导应重视实现业财一体化的必要性,把握“业”与“财”融合的各个重要环节与前提条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1.业财一体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提高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业”与“财”的融合,是企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在财政部发文与相关政策逐渐落地的条件下,会计人员的手工做账逐渐被电算化所取代,不同的数据信息可以被自动处理,经济业务能够以电子图表的形式呈现,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为内部控制提供清晰的数据。在业财一体化实现之前,会计人员需要自行获取原始凭证与各项资料,时常会发生信息不对称、时间错配的问题,导致账实不符、账账不符的现象出现,耗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来对账、核查,以至于内部控制工作效率降低。而在“业”与“财”融合之后,通过电算化软件能够直接获悉原始凭证信息与各项资料的来源,有效遏制错账问题的出现,使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逐渐提高[1]。

实现财务中心化。现代企业中施行的“财务中心”制度,是“业”与“财”融合的另一表现。以业财一体化为基础来构建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资源配置与资金使用效率,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有助于较大规模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而提高财产管控能力与集团战略管控能力。“业”与“财”融合后,使得电算化平台内的各项信息更为精确,可以为高层领导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有助于提高重要决策的质量,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在预算编制阶段,利用电算化软件进行海量的数据分析,对比、甄别后,获得业务方案与数据信息,有效避免同一KPI指标的两种情况出现,实现事前、事中的良好把控,也能够防止执行层面的内控风险出现[2]。

2.业财一体化融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环节

2.1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指内部资源的公开,通过采用科技来营造共享的平台,建立共享文化,促进员工的知识更新,在节约培训成本、技术投入的基础上,加快内外管控水平提升,增强凝聚力。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实现资源协同效应,有助于内部管控的效率提高,助力企业在现代化的路途上阔步前行。可以采用引进电算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共享,比如,引入用友财务软件。用友公司在近年的发展势头较为迅猛,深耕于电算化领域数十载,现在已经跻身我国互联网公司排名前列,旗下的各种软件产品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能够为各类型企业所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企业可以利用用友软件来构建共享平台,管理者下放不同的操作权限,让各个职位的员工能够获悉岗位对应的信息,利用用友平台来处理业务,上传下载文件、数据,实现实时沟通、交流。在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利用电算化软件来完善内控体系,并将“业”与“财”完美融合,实现信息共享[3]。

2.2风险评估与防控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事件发生的前、后期,以量化评估的方式,分析可能带来的损失与负面影响,可以测评风险影响与损失出现的可能程度。业财一体化能够对“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弊端、产生的消极影响”三者进行融合,探究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需求的重要途径,属于内控体系策划的一种过程。同时,业财一体化也能够利用因素分析法来识别风险,结合统计数据、理论分析、管理层意见、利益相关方需求等内容,对源头、事件、成因、潜在后果等进行识别,提供一手信息,为重大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风险评估报告。还能够利用内控评价法来对被审计部门结构进行评价,以达到防控审计风险的目的。由于内控结构与控制风险相关联,内控评价法主要应用于风控方面,能结合风险防控项目建议书来细致阐述经营过程中存在的纰漏与将要面临的危机,并结合高层领导的以往处理经验与专家建议来提出合理的防控策略,旨在为企业化解危机提供帮助,进而加强内控体系建设[4]。

2.3资金周转与内部监控

资金周转是指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是支撑经济业务活动的重要因素。业财一体化在资金周转环节融入内控体系,可以在周转时间内细致分析资金占用数量与产品价值的影响,通过电算化软件或其他信息共享平台,来直观呈现预期内的资产变动情况与未来收益,为管理者呈现资金运动规律,进一步分析资金周转影响资本价值运动的原因。阐明理论,使管理者能够发现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不同因素,知道周转速度对于产值、效益变动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内控方法,进行高效的决策。而业财一体化在内部监控环节融入内控体系中,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内控工作的质量。利用一体化平台来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的制度体系,实现严格审批检查、健全会计管理、加强保管保卫、有效内部审计、部门素质提高等等。为管理层的经营方针与目标设定提供客观的监控数据,保证经营活动成果、资产、财务报告等信息真实、可靠,保护企业财产的完整,有效防止资金流失。

3.业财一体化融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前提条件

3.1建立规章制度,提高融合效率

欲要实现业财一体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业”与“财”的融合效率。为顺应新时期的企业发展战略,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并积极落实,才能够发挥业财一体化的作用,促进内控体系完善。财务工作方面可以围绕电算化来建立工作制度,为扎实会计人员的基本功,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性的保留部分手工做账内容,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约束会计人员的不良行为,鼓励其秉持“业财融合”的理念开展工作。在经营发展方面,要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财务管理转型,也能够促进经济稳步提高,逐渐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并获得一席之地。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将经营与内控体系结合起来,加强统筹规划工作,着眼未来可持续发展,提高“业财融合”的效率,进而为企业进步提供前瞻性的理论与数据,间接提升抗风险能力与综合实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阔步前行,实现稳定发展[5]。

3.2加强控制,良性发展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抵抗风险能力,企业要在实现业财一体化之前加强控制,实现良性发展。为开展并加强内控工作,企业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在决策、执行、监督的过程中将“业”与“财”融合,覆盖旗下子公司各单位的经济业务与内控事项;遵循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把控的基础上,增设专门机构,关注重要经济业务与高风险领域;遵循制衡性原则,在责权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工作纯洁性的同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遵循适应性原则,将内控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竞争等相关联,为实现业财一体化也可以做出适当调整;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利用大数据来确定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在保证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有效管控,保证企业的良性经营发展不受到影响。也要不断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思想认识,使其明白业财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树立“业财融合”的思想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4.结束语

业财一体化是新时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展的大趋势,管理者通过一体化管理的方式悉知财务结果,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促进企业平稳运行,保障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管理层领导应当认识到业财一体化的必要性,在信息共享、风险评估与防控、资金周转与内部监控等重要环节将其融入内部控制体系中,确保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工作不断完善,提高管理工作水平。建立规章制度,在确保二者融合效率提高的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蕾.企业“业财一体化”模式探讨[J].财会学习,2020,17:58+60.

[2]江萍.业财一体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和运用[J].纳税,2020,1424:187-188.

猜你喜欢

业财一体化信息共享内部控制
基于信息技术的业财一体化平台研究
基于共享服务的业财一体化应用研究
关于《企业业财一体化建设调查问卷》的分析报告
基于WebGIS的合肥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制造业服务化客户逆向服务研究
中国铁水联运信息系统物理框架设计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