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影响

2021-09-10何思雅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设计思维工作过程教学设计

何思雅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设计思维在设计教育中越发重要,而设计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应当为设计思维的培养贡献力量。但是传统的设计构成课程能适应新时代的设计思维的培养吗?显然是不够的。在职业教育中,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思路为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在设计构成课程中的实践描述,阐明了这样的改革思路对培养学生设计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作过程;设计思维;设计构成;教学设计

1.在设计教育中要重视设计思维的培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工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类设计行业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开设的设计类专业也日益增多,不管是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时,只有在他们能形成系统的设计思维,才能持续地完成创意设计活动。那么,当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课程是怎样发展的呢?有学者通过对我国平面设计教育与教学发展的研究,提出设计教育课程在整体转型与升级,表现在:从重装饰手法向创意教学训练的转换,从重技能训练到设计手法学习的转换,从重表面模仿向形式语言研究的转换,从强调职业能力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的转换。

重裝饰手法表现在对形式美的追求,却甚少去探究美的形式背后的涵义、来源及适用性,比如一个糖果包装设计项目,如果只是重装饰,那么我们考虑的只是美的图案、漂亮的色彩、精致的质感、舒适的构图,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得重视创意思维的训练,要考虑的是表达什么样的观念、如何让功能与形态结构相适应、甚至是商业策略。重技能训练表现在以熟练掌握某项技术或操作能力为目的,而什么是设计手法呢?设计手法是设计方案得以实现的方式、方法,重视设计过程的多元性尝试。从表面模仿向形式语言研究的转换,是培养学生从被动设计转换成主动设计的表现,也是在设计教育中需要突破的地方,对于形式语言研究的教学最为重要的一门设计基础课程就是设计构成。在过去,我们的职业教育会把职业能力训练放在特别核心的位置,但渐渐我们认识到设计工作是跨学科的工作,设计不能脱离艺术、科学、文化、市场、生活,只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重创意教学训练、重设计手法学习、重形式语言研究均是对设计思维培养重视的体现。

2.设计构成与设计思维形成的关系

众所周知,设计构成课程起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通过对形态元素的分解、组合,探讨各种构成法则下的形式美学规律,完成有效的视觉传达作品,是多个设计专业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环艺设计等所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设计构成围绕“美学研究”为中心,使其具有专业基础性、专业通用性,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最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从科学的角度、基础的实践过程去摸索和掌握美学规则,这是设计思维形成的重要的基础知识储备。

设计思维是一种方法论,是在创造活动中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设计思维发生作用的过程中,从问题出发、考虑人的需求、整合有效资源、提出解决方案,具有系统综合性强、流程化程度高的特点,需要从宏观层面上去掌握。在这一点上,传统的设计构成课程的设计思路显然与设计思维的特点是不一致的。设计构成把构成视觉的要素首先分为二维图形和三维空间两种,然后又把二维图形分为了图的设计和色的设计两部分,因此就有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分支。每个分支下都分别从组成要素和构成方法两方面去搭建知识点,比如平面构成,从组成要素出发,有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从构成方法出发,有重复构成、近似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等。传统的设计构成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从微观层面去设计教学内容,从微观角度去渗透设计思维的。因此如果我们完全遵循传统的设计构成的课程学科内容去讲授,虽然能够为设计思维的培养奠定学科知识基础,但由于缺乏宏观层面的综合训练,很难让大多数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设计思维。

3.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实践

2006年,姜大源老师阐述了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而后在2009年,他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设计理念,阐述了相应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指出课程设计方法的系统化,包括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和学习情境设计。在2017年他在《教育与职业》中发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一文,文中指出课程开发的关键就在于:课程整体的结构能否全面、综合、系统地映射学生的学习组分、学习基础和学习路径这三个子结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在课程整体结构中以操作性指向予以回应,形成了一个行动导向的课程理论与开发范式。

因此,在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设计方法,能够解决传统的设计构成教学过于微观化的问题,从而让设计构成课程在培养学生设计思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下面以笔者主讲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介绍工作过程导向设计下的项目教学实践情况。

3.1学习情境的设计

设计构成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类课程的基础课程,其知识应用面广泛,也是很多职业岗位需要的基础能力,因此很多工作情境都能转换成学习情境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中,不光要考虑项目内容的相关度,还应该从学习规律去合理选择和安排学习情境,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老师带着学到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因此学习情境的安排上,从前到后应该有递进关系,后面对于前面而言应该是包容关系。递进关系主要体现在应用难度的加深,包容关系主要体现在内容有重叠、扩展。而且一个课程内的学习情境不宜过多。

在选择设计项目转变为学习情境的过程中,考虑到如今定制式、个性化的设计趋势日益盛行,同时希望项目载体能够是日常生活中能被熟识的,最后选择了围绕“婚礼”来进行的设计项目作为学习情境的载体。如图2所示,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分别是婚礼LOGO的设计、婚礼辅助图案设计、婚礼邀请函设计以及婚礼舞台布景设计,前两个情境属于较为单一的内容,对应的是平面构成的知识点,第三个情境包含了第一和第二个情境中完成的内容,并且增加了难度,是综合性较强的内容,对应的是平面构成及色彩构成的内容,但在这里重点解决的是色彩构成的知识点,第四个情境是在婚庆设计活动中任务最复杂、综合性最强的婚礼舞台设计,涉及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内容,但更多的是立体构成的内容。

通过这四个学习情境的设计,能够把三大构成的应用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开展,在内容上实现包容和递进的关系,让学生在从前到后的学习过程中,深入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前面知识点的认知,在一些学习环节中能够实现由老师带着做到学生自主做的转化。

3.2教学流程设计

普适性“工作过程”即完整的行动和思维的过程通常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对于设计构成的项目设计而言,在转换为学习过程的时候可以有所简化和调整,以更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训练的教学。因此笔者把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分为了任务分析、策略选择、方案构思、优化及定稿、展示与评价五个环节,同时对教学活动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

(1)任务分析环节

课前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项目任务,接收学生反馈的任务模糊点,在课堂上对项目任务进行针对性讲解,明确任务目标,通过案例来展示项目结果,让学生对任务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布置具体的子任务。

(2)策略选择

根据任务要求进行素材提炼,向学生提供素材资源库、常用素材网站,在课堂上以案例示范素材提炼过程,课后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素材整理PPT范例,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

(3)方案構思环节

老师通过案例展示草案表现形式,并指明方案的要求及规范。分组讨论素材提炼成果,确立小组设计方向,学生个人按照小组方向进行草案构想,应用设计构成的理论知识来构思方案,以手绘草图、Photoshop绘图、草模等方式完成个人方案。

(4)优化及定稿环节

学生按照时间节点在线上教学平台上上交作业,结合学习情境的任务内容展开专题讨论,探讨在优化方案中的疑难点、设计理论应用的重难点,老师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点评,学生同步优化方案。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案例展示定稿范例,指明方案的要求及规范,指导学生突破制作难点,课后通过微信加强沟通交流,学生完成定稿的制作。

(5)展示与评价环节

项目评分由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两部分构成,小组评分与作品展示环节同时进行,在课堂现场进行打分。小组评分首先考核的是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有无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方案;然后考核的是小组的竞争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识,每组选择较优的作品进行组间评比打分;小组组内再对个人在整个项目的表现进行评分。综合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得到学生在本项目的最终得分。

3.3教学实践情况

根据上面的总体设计思路,在两个工业设计专业班级中开展了教学实践。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大一的学生,在上大学前基本没怎么接受过美术训练,绘画基础较弱,但由于本学期同步开设了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学习Photoshop软件,可以运用此软件辅助本课程项目的开展。第一个学习情境,由于学生刚接触,基础薄弱,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但作品质量普遍不高。进入第二个学习情境后,学生的表现渐入佳境。图3展示的是笔者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设计思路对第二个学习情境婚礼辅助图案设计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次项目中每个小组同学以一种花为基础设计元素,完成系列方案设计,用黑白稿上色。有了明确的设计流程的引导,同学们对知识的应用更加自如。在项目最后阶段,我们还进行了课堂上的现场点评与打分,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通过反思与总结去积累学习经验,为下一个学习情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4.设计构成改革实践成果分析

本课程设计了四个学习情境,虽然第一个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成果展现不够理想,但是通过多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的锻炼,学生对设计流程的体验逐步加深,学生实操过程越来越顺畅,作品质量在后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到了第三个学习情境,学生逐步学会寻找办法去解决新的问题,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第三个学习情境对应的是色彩构成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色彩构成的训练中,学生的对于设计的自我创作意识较弱,或者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作品往往是缺乏应用价值的。我们可以看看过去的教学设计体系下学生的作品和如今的学习情境下学生的作品的对比,如图6,显然现在的作品内涵更清晰,应用价值更大。

到了最后一个学习情境——婚礼舞台布景设计时,任务条件更加地开放,学生有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学生能够在顺畅的设计流程的引导下大胆地去完成方案的创作。学生的作品风格多样,他们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元素去实现方案效果,通过小组各人的共同努力才呈现出了这样的作品。可以看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设计构成课程的知识外,设计思维在逐步强化,他们学会了如何从问题出发、选择解决方案的策略、整合资源、检查优化方案。

5.结语

首先,笔者认为设计构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是极其重要的,然后笔者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理论,对设计构成课程的项目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施检验。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是可行的,而且调整后的教学设计方案,让学生在有相关性的项目内容下,通过重复的设计流程的锻炼,逐步形成设计思维,使其流程化、系统化的设计思维得到明显的塑造,从而使学生在面对设计项目时可以更加地深入,成果也更显著。因此,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对培养学生设计思维是具有深远影响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刘花弟.新时期中国平面设计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6,6:98-106

[2]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教育与职业,2017,7

[3]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7(3)

[4]石莹.论工作过程系统化与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的管理类课程教学设计.科技经济导刊,2020,(33)

[5]王雯,韩锡斌.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混合教学设计.中国职业教育,2020(5)

[6]柴丽芳,服装设计教学体系的“艺工融合”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设计,2020(19)

猜你喜欢

设计思维工作过程教学设计
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
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
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