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方向
2021-09-10张珂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公共文化空间概念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乡村属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公共文化空间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属于传承、创新的关键区域。因此,在全新的时代挑战下,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乡村区域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确保其能够维持正常发展方向,达到理想的革新目标。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公共文化空间;乡村发展
在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国家引导与战略措施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应对新时代的国际挑战,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领域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产业发展的速度,为文化传承提供基本原动力。在这些流程中,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具有关键性意义,因此需要结合振兴建设措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索,确保乡村区域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得到有效建设。
1.农村空间类型向乡村空间类型的回归发展性转变
我国属于文明古国,乡村在历史中占据了关键地位。在长时间发展的过程中,乡村需要承担社会生产、文化传承、政治发展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认为乡村属于中国的情怀发源地,同时也对社会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现代发展策略中,乡村振兴属于重要的战略措施,在党中央的政治评估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乡村与农村的概念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农村主要代表产业分类的角度,这一称呼将乡村位置归类为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经济体,属于旧时代概念类型[1]。而乡村称呼则具有全面性特征,可以代指社会组成体系,也能够明确区域除农业生产外存在的相关活动。通过以乡村视角进行分析,能够明确振兴计划的真正含义,有利于认知体系的进一步提升。在党中央的指导下,新时代背景将原有的农村区域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转变,使其回归至乡村区域的公共文化空间。这一转变过程属于文化寻根的重要体现,能够表明中国传统的基础属性,具有重要的发展阶段性意义。因此,在分析发展历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农村到乡村的转变趋势,并将公共文化空间的全面性特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重新诠释文化创新、发展、建设的时代意义,为乡村精神的传播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公共文化空间与乡村的概念转变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农耕社会文化传承内容进行挖掘,可以进一步弘扬文化空间的人文、道德特征,使正能量在社会体系中传播,有效塑造全新的发展精神。在公共文化空间回归的流程内,需要明确农村与乡村的区别,进一步深入文化内涵,合理规范乡风文明的基础概念。
2.乡村空间重构向社会主义空间类型的革新式转变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其方向的分析需要注重社会主义的基础阶段。从广义概念进行探讨,公共文化的概念与政府对民众提供的文化元素具有密切联系,其属于国家服务活动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关键组成条件。在我国城乡建设过程中国,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的核心需要以政府作为主要部分,确立全新的活动类型。但是,由于历史遗留因素等问题的影响,当前我国乡村地区仍然存在民俗风格的文化特征,其在活动地点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生产活动、秩序管理活动等[2]。因此,我国公共文化空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政府控制、社会控制的双重主体,乡村也不例外。此类双重主体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体制的剧烈变动效应,同时城市化概念与市场经济的概念也进入了乡村地区。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出现了重新构造的趋势,开始逐渐向社会主义类型转变。可以认为,此阶段的文化空间产生了自我消解的现象,农村公共空间的文化状态日益衰落,舆论产生变动,乡村居民的价值生产效率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文化在生活中的逐渐弱化也导致乡村地区的公共空间受到了挤压,进入快速转变的状态。
在社会文化进入衰落阶段后,乡村地区的公共生活出现了贫困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决定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的重构,使公共文化空间能够得到重新建立。因此,在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乡村区域的状态出现了长时间重构的情况。在这一阶段中,我国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包括公共空间服务项目建设、空间重构活动、文化元素传承等。这些措施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效践行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使公共文化得到了有效的指引,进一步强化了空间的完善性。乡村公共文化区域通过对活动与制度进行设计规划,使传统文化元素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同时,还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全新的转变措施,强化了公共空间的基础特征,为乡村居民的精神追求发展提供了理想条件。通过激发民众的基础创造意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功培养了社会主义的思潮,使区域道德素养级别得到了显著提升[3]。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成功使乡村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义主体,解决了文化逐渐衰落的问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需要注重社会主义的基础概念,确保相关活动能够围绕原则进行,达到传承传统文化内容,增强民众认同感的目标,为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探索全新的发展途径。
3.乡村区域公共文化空间主体向城乡共同主体的转变
在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主体也出现了较为显著的阶段性转变。我国传统意义上,社会具有城乡区域一体的基础特征。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从主体意义上趋于一致。但是,在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后,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并且随着生产力的上升主体差异也出现了快速增加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乡村的衰败状态开始显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负面影响。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在客观意义上具有对立性特征,发展资源的局限决定了城乡建设的资源从根源上处于不平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与乡村关系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探索相关建设方式。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过程中,闡明了制度压迫下的城乡对立问题。在城市与乡村发展长期失衡的状态下,公共文化空间也会产生对应的转变。因此,进入新时代背景后,我国针对乡村区域的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采取了基层推进的措施,使基本服务能够向标准化发展。但是,由于资源分配的原因,城市与乡村的对立问题仍然处于较为严重的状态。城市区域的文化投入较为庞大,应用设施齐全。发达城市甚至可以拥有数十亿投资的剧场空间,整体投入成本高、经济收益高[4]。而乡村区域基础文化设施条件较差,部分严重落后的地区如中西部等,存在设施破败无法修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成本受限存在关联,对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限制较大。此外,政府资源分配与实际文化需求的差异、应用资源违规闲置等因素也增加了公共文化空间的闲置条件,降低了建设效果。因此,主体发展过程中我国逐渐采取了改变配套设施、平衡文化供需等主要方式,对城乡对立的主体结构进行了改善,使其能够达到乡村与城市文化融合的目标。融合主要以和谐原则为基础,通过追求良性互动的方式,使乡村地区的公共文化空间能够建立有效的发展机制,与城市建设共同开展,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通過相关发展策略,乡村区域的公共文化空间逐渐产生了主体转变,成功实现了城乡共同体的过渡。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空间开始迅速融合,发挥各自的基础优势特征,如成本、文化特色等。利用互动的方法,空间的内部转化状态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使公共文化完成了内在转变目标,进一步推进了乡村区域振兴的进程,实现了良好的文明塑造效果。因此,在乡村区域公共文化空间发展过程中,城乡共同体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属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之一。
4.乡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对现实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性转变
进入新时代背景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此类技术构建的互联网应用直接改变了文化的发展进程,使其产生了类似革命的转变过程。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重新改造,使其能够结构化、规范化,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互联网环境中,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被模糊,文化信息的传播速度被无限放大。其形成了虚拟的文化发展空间,能够有效接纳大众群体,使传统文化特征得到有效转变。与经典文化传播空间相对比,信息化空间能够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打破地区位置的局限,使文化元素以无中心状态进行传播。因此,虚拟文化空间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通过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建设活动,能够使传统现实文化空间向虚拟化空间类型转变,让网络平台可以得到充分应用,进一步提高传播速度,拓展空间范围。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乡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部分代替了经典现实文化空间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属性,实现了理想的文化建设目标[5]。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文化本身的基础载体状态,明确其虚拟化生产的流程,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空间的基础特性,使其能够与网络技术相互结合。这一过程会对传统现实类型的公共文化空间产生不可逆的影响,能够满足乡村地区居民的需求,使他们暂时突破地理位置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参与到全国范围的公共文化空间中。
在转变阶段中,虚拟空间可以有效增强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创新与传承。通过网络公共空间建设,可以使文化生活再次得到乡村重视,并加强乡村地区的聚合性。网络能够跨越空间限制,使我国各地的乡民能够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交往,重新创建乡村区域的文化空间连接,达到网络活动的目标。这一流程会重新建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舆论状态,使乡村精神得到复兴,有利于文化的再生产活动正常展开。虚拟世界并不完全虚拟,其可以与现实生活进行深度交互,从而影响国家文化状态,对公共文化空间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注重对虚拟空间的管控,确保其能够在乡村环境的指引下进行空间建设,完成理想生态的构建目标。通过结合过去发展历程,可以对乡村虚拟公共文化空间的融合趋势进行指引,使其能够与现实环境相结合,达到建立全新秩序的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区域的公共文化空间出现了多种转变趋势。这些转变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公共文化空间核心,具有良好的适应特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进一步落实虚拟公共空间的建设,确保文化元素能够得到有效创新与传承,为未来乡村区域的文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房亚明,刘远晶.软治理: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拓展[J].长白学刊,2019(6):65-67.
[2]胡恒钊.新时代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8,403(06):89-93.
[3]宋姗姗.新时期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050(005):71-74.
[4]杨 斌.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就,问题与路径——基于西安市的调查[J].图书馆杂志,2019, 38(11).
[5]王国华, 张玉露.我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对村民人际互动的影响——基于河南省部分文化大院的调查[J].调研世界,2019,000(005):29-33.
本文系项目“乡村公共文化在“互联网+”模式下研究”(项目编号:YS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珂(1982.3-),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