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2021-09-10卢华娟
卢华娟
摘要:在心理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离不开父母的,不可能由教师单方面的操作。因此教师和家长相互之间的合作是推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向。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9-204
引言
小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学生年龄不断增长,小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困惑。小学学生青春懵懂,自尊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意识也逐渐形成。但是因心理的不成熟,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有的小学生会在课堂上分神、不听讲;有的会因学生评价而表现过激行为;有的则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等。作为一名教师,在和学生相处中,能真切感受青春期孩子的躁动不安。因此,应针对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为其今后生活学习奠定品质基础。
一、小学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孤獨与自闭
孤独和自闭倾向是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学生兴趣较少、敏感、社会交往能力较弱以及感觉统合失调等现象出现。同时也会出现缺乏信心以及性格孤僻等不良心理状态。孤独与自闭心理的形成并不是一方面原因导致的,其中包含学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先天的生理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二)过分叛逆
小学中大学龄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进入青春期与叛逆期阶段。学生因长期被家长以不正确方式的管教以及在学习压力的打击中,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及环境的影响,逐渐出现性格暴躁、冲动、厌学以及抗拒家长及教师管教的表现,这即是学生过度叛逆的表现形式以及成因。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引导家长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注意引导家长认清家庭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其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家庭教育,首先,要求父母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在保持健康心理的情况下,父母才可以去感染孩子。新时期社会发展出现了很多的进步,但也存在着很多的诱惑,因此,部分家长确实会存在家庭教育的误区。如果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那么他们的心理健康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作为家长,首先就需要树立自己的品德,给孩子做好榜样,只有这样才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二)正确引导同学关系
小学生大了,男女同学间会出现课桌“三八线”,不愿意同桌听讲,产生异性吸引的情愫等,同性同学间也会有拉帮结派的现象。这种青春期现象对学生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应及时介入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应通过组织班级互动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彼此了解、增进友谊,使学生正确认识同学间的感情,互助互爱、共同进步。比如,组织对子班的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男生在赛场上积极表现,女生做啦啦队队员,为男生送水做好后勤,从而使学生摆正心态,融洽同学关系。
(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重视个别教育
既往,学校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多是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忽视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待发现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后再去补救,便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找到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计划和有目标地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再对个别特殊学生实施个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每个学生均能客观和正确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从而能促进其获得良好的发展。
(四)心理咨询,答疑解惑
随着心理健康课程的不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学校的重视。许多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确保学生健康成长。随着智能通讯的普及,咨询方式也由单一的面对面咨询转变为微信平台咨询等方式,使学生的隐私得到保护,也使学生更加能敞开心扉诉说情绪。
(五)教师需要树立正确地认知
在实际业务的推进中,教师首先必须要树立起自我的个人认知,在学生面前必须要讲诚信,为他们构建起好的榜样。其次则是要尊重学生,对学生做出较为积极、正向的评判,这里所提到的尊重,既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人成绩,也包括尊重学生的个人品格、隐私、劳动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保持自信。再次是要做到足够公平、公正、公开,不能感情用事,从而逐步缩小学生的差距,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结束语
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日积月累中出现的,干预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在于预防,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积极开展实践类型活动、以更强大的亲和力与耐心对待学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注重预防和消除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与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对于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要及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及干预,以此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科普童话,2019(24):118.
[2]李春红.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融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45-147.
[3]杨文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心理辅导的运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15):8-9.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周鹿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