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与实践的逻辑维度

2021-09-10陈兴明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陈兴明

摘  要: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形成与实践是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在理论逻辑上,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是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劳动教育理论是理论依据[1],中华文明丰富的劳动育人理念是文化渊源。在现实逻辑上,包括学校劳动教育缺失、家庭劳动教育缺位和学生劳动价值观异化三个方面[2]。在实践逻辑上,需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坚持“五育并举”的基本方针,构建協同育人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实践逻辑

中图分类号:D6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8-000-0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劳动教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新时代背景下,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与实践逻辑,可以更好地把握学校劳动教育规律,推动学校劳动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并且具有深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理论源头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人类社会生存和延续的基本条件,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还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4]。在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严格调节劳动时间并采取其他保护儿童的预防措施的条件下,生产劳动和智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首次阐明了生产劳动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手段。列宁在1919年指出,如果不将青年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不能创造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条件和知识水平。之后,列宁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甚至还提出了“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教育思想[5]。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的理论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理论根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劳动教育理论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显著特征[4]。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针对我国生产发展落后的实际情况,提出教育要为“生产建设和工农服务”的指导思想,1958年提出“劳教结合”的教育发展思想。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在内容上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以此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大学生面临的劳动环境发生极大变化,江泽民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2006年,胡锦涛提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理论[4],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必须与国情发展、时代发展、学生实际相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在全面把握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深入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论述了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实践原则与实践路径,使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有了创新性发展。

(三)中华文明丰富的劳动育人理念是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文化渊源

第一,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和尊重劳动。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尊重劳动,人们通过劳动节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企图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影响自然、让自然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精神愿望。《帝王世纪》记载,“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每年的二月二日要亲自率领部落与联盟首领“御驾亲耕”,倡导大力发展农桑。《史记》记载,周武王每年的二月二日率领百官亲耕,这一天被定为“春龙节”。唐代以后,每年的二月二日被定为“劳农节”,农民在农具上绑上红布绸缎,表示对节日的庆贺。清朝,法制规定“凡七十以上的耕作者,免于赋税和杂差,劳农节赏绢一匹,棉十斤,米一石”。

第二,中华文明历来重视劳动的作用。中国古代人已经认识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是财富之源。人们只有通过辛勤劳动,自强不息,才能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人生。《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中有关于“慎之劳,则富”的记载,《尚书·周书·周官》中有关于“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记载,《古今药石·续自警编》中有关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的记载,《故一·民生在勤论》中有关于“农夫不勤则无食,桑妇不勤则无衣,士大夫不勤则无以保家”的记载。

第三,中华文明有劳动铸就民族伟大的历史见证。一是劳动从物质层面铸就民族伟大,如举世闻名的故宫、布达拉宫、“四大发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万里长城等;二是劳动从文化层面铸就民族伟大,如闻名世界的诗词歌赋、服饰、文学著作等;三是劳动从科技层面铸就民族伟大,我国的农学、医学、天文学、建筑学、造船技术等一度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二、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形成的现实逻辑

(一)学校劳动教育缺失

第一,学校劳动教育地位虚化[6]。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从小学到大学均设置了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劳动教育尚能落到实处。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受升学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影响,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学校只重升学率、重点率和就业率,学校教学课程挤压劳动课程,劳动教育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最终使其停留在纸质层面,地位严重虚化[4]。

第二,学校劳动教育投入不足。一是劳动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大多由体育教师或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因不具备专门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劳动教育技能,在劳动教育课中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最终使其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6]。二是劳动教育配套设施缺乏。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教育,在教学场地、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上均有特殊要求,需具备特殊的配套设施,包括用于劳动教育的专用体验场地、实验基地、劳动器具等,但这方面正是学校劳动教育资源投入的短板。

(二)家庭劳动教育缺位

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起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学生劳动教育具有启蒙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劳动形成科学认知,直接关系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行为价值取向。但是,家长对家庭劳动教育功能认知不足一直是家庭教育的短板,进而导致我国家庭劳动教育存在弱化、软化和淡化的倾向,家长不愿让孩子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而是把大量业余时间用于参加各种课外培训。因此,有的学生踏入社会后缺乏劳动意识,有的学生轻视劳动、不重视劳动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好逸恶劳,在工作中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甚至宁愿在家“啃老”,饱受社会诟病也不愿劳动。

(三)学生劳动价值观异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西文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相互交流、交融,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的输入使学生对劳动价值认知发生“异化”。他们忽视了劳动对于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发展的价值意义,相反他们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崇尚“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生活方式,崇尚“明星式”的赚钱方式和生活条件,他们质疑劳动、抹黑劳动、鄙视劳动,浪费劳动成果,甚至拒绝劳动,诋毁劳动者、污蔑劳动者[4]。以上行为严重影响社会风气的正向发展,负面价值越来越多,在青年学生中愈演愈烈,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带来严峻挑战。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我国劳动教育缺位以及学生劳动价值观“异化”的现实境遇,将劳动与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风气紧密联系,提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论断,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了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4]。

三、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的实践逻辑

(一)实践目标上,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

第一,引导学生“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责任担当。劳动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的力量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有了新的时代课题,那就是实现“中国梦”,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何实现“中国梦”,靠谁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把青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要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青年是未来劳动的主力军,是国家创造力的主要来源,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劳动教育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要条件。通过劳动教育,可使学生树立劳动为国、劳动为民的远大理想,将劳动与自身成长成才有机统一,可使学生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认识到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第二,教育学生以劳动“弘扬劳模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劳模精神是劳动者在辛勤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劳动的积极态度与行为价值取向,是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优秀劳动者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深刻体现,对人才培养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教育学生传承劳模精神,是劳动教育的题中之意,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并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3],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重点是教育学生养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8]的劳模精神。

(二)实践内容上,坚持“五育并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以劳树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劳动过程,从而懂得尊重劳动[6],形成努力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学生在劳动中感悟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感悟只有劳动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从而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勇做时代新人,养成劳动素养、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第二,坚持以劳健体,铸就学生强健的体格。通过劳动将学生身体机能充分调动起来,激发身体活力,磨炼劳动意志,实现增强体质、提高体能的目的。

第三,坚持以劳求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过劳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手脑协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四,坚持以劳育美,引导学生感悟“劳动美”的真谛。劳动过程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也是对美的重构和内化过程。学生通过劳动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获得劳动的愉悦感和幸福感,从而对劳动产生情感共鸣,学会享受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果实,以勞动实现对美的追求。

(三)实践路径上,构建“协同育人”的基本格局

第一,加大学校资源投入,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用好这一主阵地,是劳动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是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力度,通过资金投入,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购置不同的劳动器具,建立不同的劳动教育场地。二是加大学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根据学生专业实际,引进不同专业背景的劳动教师,定期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劳动教育技能。三是构建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动教育体系。根据大中小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采取由低到高、由简到凡、由少到多的原则,在做到大中小劳动教育无缝对接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劳动教育目标,开设不同的劳动教育课程,采取不同的劳动教育形式[6],把劳动教育贯彻到课程开发、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党团活动中,将学校劳动教育抓好、抓实。四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一方面,对教师的劳动教育技能、劳动教育态度、劳动教育知识进行定期考核,并将态度不端纳入师德师风考核范畴,实行考核退出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严格考核。既要考核学生关于劳动的理论水平,又要考核学生在劳动中的行为表现、行事态度和价值取向。

第二,转变家庭价值观念,打造和谐的劳动教育环境。一是家长要转变价值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启蒙作用[9],重视劳动教育对学生知、情、信、意、行的熏陶作用。二是从家风入手,将劳动教育提高到家风建设的高度。家长要将劳动教育生活化、日常化,要以家庭环境卫生、外出旅行、家庭重要节日为契机,引导孩子喜欢劳动,热爱劳动,渴望劳动,养成自觉劳动的行为习惯,树立劳动光荣、劳动幸福的理论认知,摒弃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不良劳动习惯。三是劳动教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劳动不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也不是单向的。由于家长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示范效应,因此在劳动教育中,家长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做好应尽的劳动义务,教育引导孩子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今天的事要今天做,不能寄希望于别人,锻炼其独立劳动的能力,也不能寄希望于明天,避免养成拖沓懒散的劳动习惯。

第三,净化社会道德风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一方面,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有机结合,传播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劳动文化、新时代社会主义劳模精神和劳模故事,传播劳动正能量。另一方面,整合社会劳动教育资源,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有力补充。利用社会劳动教育资源[6],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将劳动场地由校内扩展到校外,让专业技术更优的人员加入劳动教育教师队伍,让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接受更好的劳动教育,真正达到劳动育人、劳动增才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素斐.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及对当下中国的启示 [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82-86.

[2]徐海红.生态劳动的困境、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70-80.

[3]王学俭,施泽东.新中国70年党的育人目标的演进与发展 [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6):140-151.

[4]孙怡.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 [D].喀什大学博士论文,2020.

[5]郑银凤.“90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6.

[6]赵娅倩.新時代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探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20.

[7]石中英.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9-15.

[8]冯瑞,杨丽丽.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18-21.

[9]谭敏,等.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J].新西部,2020(2):138-139.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依赖与超越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
浅谈供给侧改革
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