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思考

2021-09-10陈婧

红豆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促进健康成长

陈婧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为此,学校应积极的联系家长,开展家园共育,共同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本文将针对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进行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引言: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课程进行了持续且深入的教学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比重正在持续增加,很多学生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常常会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甚至是轻生行为。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只有将两者进行有效的集合,家校共育,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1、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校都意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且开展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长会,让家长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之中,并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增加了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便于家长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1]。但是,这样的家校共育方式较为落后,家长仅仅只是参与者,并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此外,单一的家校共育模式下,家长并未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也无法深入了解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无法发挥出家长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策略

2.1教育部门加大对家校共育的宣传力度

想要更好的提升家校共育的价值,还需教育部门能够加强对教育共育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的关注,提升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家长与学校能够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已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2]。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教育部门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教育学家对于每个区域内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出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及时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学生应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此外,教育部门也应意识到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的重要作用,与具有流量且关注度较高的新兴媒体合作,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都能充分的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为家校共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2.2开展家校共育的相关活动

家校共育自然离不开相关活动的开展,开展相应的家校共育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也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3]。为此,学校应定期的举行一些亲子娱乐以及亲子旅行活动,为家长和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交流与互动的机会,也能在具体的活动之中,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了解,让家长能够更好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也能有效的提升家校共育的质量。

例如:在五一假期,学校可以组织和开展假期旅游活动,提前制定旅行的路线以及旅行过程中的活动项目。如学校可以安排每组家庭进行野外生存活动,并未每组家庭设置相应的障碍,家长和学生需要通力合作才能跨越障碍,获得相应的粮食和水。通过这样的亲子旅游活动,能够有效的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也能让家长通过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便于家长能够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能拉近學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

2.3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的机制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的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开始采用家校共育的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并未建立大部分的院校都并未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和机制。同时,大部分的院校缺乏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指导,当学生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时,家长多以训斥或者批评的方式为主,使得家庭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表面层次上。因此,学校应建立健全教育共育的机制,加强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

例如:学校可以成立家校共育的领导小组以及相应的家长委员会,在家长中选择合适的家长代表,担任其家长委员会的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家长们学习相应的教育方法,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学习活动。其次,可以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定期向家长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资料,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群,让家长清楚自身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结语:综上所述,家校共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为此,学校应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动与家长合作,加强对家长教育方法的指导,开展家校共育的相关活动,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茹,邹雨含.家校共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01):71-73.

[2]张胜楠.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探索和尝试[J].智库时代,2020,(07):97-98.

[3]刘莹,崔淑娟.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探索和尝试[J].新课程·小学,2018,(08):196.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促进健康成长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