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思路

2021-09-10谯卜

红豆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教学改革

【摘要】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推进的背景下,高校武术教学内容革新也成为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通过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需要从思想意识上培育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本文将针对当前高校进行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终身体育的视域下探讨创新型的武术教学方式,并为其课程改革提供相关思路。

【关键词】终身体育;高校武术;教学改革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转变个人思想观念,帮助其规划好自身锻炼的时间和方式,将体育课程的精神延续到生活当中。终身体育视域下更加强调人们需要在思想意识和实际运动形式上明确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进而增强综合能力,迎合时代发展。因此,在此视域下进行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不仅能带动武术的传承,也更能够提升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水平,帮助高校体育教学事业迈入新发展阶段。

一、当下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教育成为当前各高校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部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将重点放置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体育竞技水平等方面,帮助培养学生运动技术的能力。但以往的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新要求,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对于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贯彻落实仍不到位,导致学生个人自主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存在不足,很少在课下进行武术练习。虽然在课程安排与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但并没有将武术这一运动项目在学生群众的普及开来,对于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引导尚有缺漏。此外,武术相较于其他体育课程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需要理论与技术两者结合进行教学。以往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高校教师往往只注重武术的技术教学,为学生直接讲解动作要领,却忽视了武术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只有让理论与动作技术有效结合,才能够让学生对武术有更加透彻的理解,促进其身心全面健康发展。针对这一教学现状,需要对武术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革新,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技能。

二、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建议

1.加强理论知识讲解,实施多元化教学

高校体育教学是大学生充分了解与学习体育相关知识的黄金渠道,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的多方面内容,并使其在领会体育文化精神、学习动作技能等多方面有所突破。传统的武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理论讲解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对武术的基本认识不到位,并没能产生全身心参与到武术锻炼的热情。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理论知识,传达体育精神与思想,进而为其传授武术的相关动作,以此彰显出武术课程的多元性。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武术的娱乐比赛,各个练习小组之间展开武术动作规范度的比拼,让学生在模仿学习、相互指正的过程中领会武术的趣味。当学生对体育内容及理论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后,其就能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激发热情,并以理论作为学习指导,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学生从体育活动中感知运动魅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也同样对推进整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开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2.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及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武术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需要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并给予解决的方案与措施。终身体育理念的贯彻实施离不开教师这一重要角色,在高校武术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经常为学生普及树立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性。并在课程安排上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进度,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针对性教学。此外,对于教师而言,也需要不断进步,提升自我。在理论知识方面,不断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只有教师对武术的相关教学知识有深刻地了解,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对武术锻炼的兴趣,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3.维护良好的武术课堂秩序,保障教学实践顺利开展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由于对体育课程及体质锻炼的重视度不足,经常出现旷课、挂科等不良行为。学生认为课程枯燥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导致体育课程的开设大多流于形式。这也侧面体现出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存在薄弱的地方,教师在课程目标的认知引导方面也存在改进之处。对此,体育教师需要建立较为规范的课堂要求,并邀请学生共同来维护武术课的课堂秩序。比如,在课堂上,要明确在武术动作练习时要保持专注,避免交流无关课堂内容的事情,尽量身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参与学习和锻炼。对于一些不愿配合参与武术教学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及时进行语言劝导,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从内心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进而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亚健康群体人数逐年增长。高校武术课程内容的改革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项创新,同时也是提升国民整体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引导者,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探究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云浩,余佳乐.高校武术课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茶叶,2019, v.41;No.214(10):142-143.

[2]赵彩钰,赵歆."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大学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119-123.

[3]郭小晶.高校武术课教学资源库制作与应用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6(1):139-140.

[4]崔白帆.中國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应对[J].学术探索,2015, No.192(11):111-115.

课题项目: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基地课题(青年项目):《《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改革探析》,编号:NCTY20C02。

作者简介:谯卜,男(1997.01.09),籍贯:四川南充,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教学改革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