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现实主义文学中贫富与人性的思考
2021-09-10张淼
【摘要】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1861年发表的作品,这是作者十年放逐后的力作,也开始了向《罪与罚》的过渡阶段,这是体现他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创作思想为:描写被侮辱者的不幸,从现实主义思想来理解,揭露贵族资产阶级的自私和贪婪、冷酷与虚伪。故事主线是在现实社会的势力逼迫下,和谐家庭破裂的情境。别林斯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具有描写人生悲剧的天赋才华。”这本书能使人变得坚强,不再情愿受人侮辱与损害。
【关键词】 现实主义;社会;人生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0012-02
一、剥丝抽茧,审视文本中的社会际遇与人性碰撞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是呈双线进行的,一条线索是伊赫缅涅夫一家,一条是史密斯一家,两者从完全不相交的部分最终融合到一起,是陀氏自《穷人》以后的尝试与进步。
“这是一个阴森可怖的故事,在彼得堡阴沉的天空下,在這座大城市的那些黑暗、隐蔽的陋巷里,在那令人眼花缭乱、熙熙攘攘的人世间,在那愚钝的利己主义、种种利害冲突、令人沮丧的荒淫无耻和种种隐秘的罪行中间,在毫无意义的反常生活构成的整个这种地狱般的环境里,像这种阴森可怖、诗人肝肠欲断的故事,是那么经常地、难以察觉地,甚至可说是神秘地进行着……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本三十万字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写于第二部末尾的一段话,它概括了那一个章节,也在某种程度上概括了这本书。
陀氏的书,永远给人伐骨洗髓的快感,你那些隐秘的、幽微的、不可告人的心理,他统统写出来,写得比你自己还懂你,你只好惭愧、又释怀地卸下伪装,也卸下重负,轻松又坦诚地,听他说这些话。他是心理学和叙事的大师,太懂读者的大脑结构,你从第一页通读到最后一页,像小河流水一样自然通畅,又不缺惊涛骇浪、跌宕起伏,读他的小说,你的心、你的人都被调动得一波三折,像坐过山车一样,既不磕绊,又不缓慢,行云流水中获得不间断的快感。
他写的是社会和人性,那么透彻,却又不艰深,他说的都是口语,最普通的人的口语,只要你是个人,就能跟着人物的状态,追踪他们的语言,理解他们的思想,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他把人想透了,写明白了,虽然是小说,但无比真实,在现实中你听不到这些不掩饰的自白,看不到社会规范下千人一面的面具下是一副副怎样的面孔,陀氏看到了,他让角色说读者听。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不长,节奏尤其明快,人物不多,故事也简单,但在巧妙的构思下,悬念迭起,扣人心弦。托翁的武器是大斧,善于开辟宏大的世界,而陀氏的武器是电钻,在不那么大的世界里,讲一个小故事,探索人性深度的极限。
故事里有两条线,一是娜塔莎等人的爱情,二是小姑娘一家的不幸,两个故事的反派是同一人,人物关系相互交织,形成的结构十分精巧,让人想起《基督山恩仇记》,但不像大仲马那么“爽”和快意恩仇,这是陀氏,他的故事虐人,他写真实,比真实还真实,真实中没那么多“爽”,绝大部分是无奈、憋屈、被侮辱和被损害,读者读爽文,代入主角觉得爽,但无论什么爽文,主角就那么几个,绝大部分是反衬主角的众生,不爽的众生,蝼蚁样的众生,被侮辱和损害的众生,陀氏写的是他们。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通过涅莉母女的遭遇,就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贫民窟的悲惨生活。至于说到主人公史密斯,自从女儿背叛,并且自己的财产被骗之后,原本的幸福家庭变成悲惨之地,在他的女儿死后,他的精神也开始失常,身上瘦得没有一点肉,他死之后甚至找不到一件像样的衣服当寿衣。作者力图把这种惨烈的生活原原本本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小说中的另一处场景就是伊赫缅涅夫一家。伊赫缅涅夫出身落魄的贵族,他的性格善良正直,同时又善于经营,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因为主人公的善良,通过一系列诡计多端的行为与欺骗搞垮了伊赫缅涅夫,同时又让儿子与娜塔莎的爱情破碎……其实小说只是当时众多社会苦难的缩影,作者的意图是让人关注潜藏在背后的更多的不幸的人们。读这部小说,使得读者如游历过一场场贫民窟般悲惨的下层人民生活场景,他们衣不蔽体,朝不保夕,如果不是陀氏的精细的笔触,谁能知道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呢?
二、残酷现实中永不泯灭的善良
陀氏告诉读者,他们也内心高贵。他写了很多这样的人,在底层世界,在险恶的社会中,被侮辱和损害着,却未失去内心的正直和善良,这样的人会让读者敬佩他们的人格,但又担心自己像他们一样受穷,人希望自己有钱有势是常情,但有时会自欺,以为自己躲开没钱没势的人,离有钱有势就近了一步,陀氏把你拉过去,让你看看穷人,他的故事讲得好,扣人心弦,你不得不看,看了就不得不被触动,你就对穷人多知道了一些,对他们的善意多了一些。
一个贫病交加的小女孩可以如此光芒四射,照出你灵魂中的猥琐,这是一颗明星,在文学史中永垂不朽,永远让世人落泪,她是一个病人,一个身心饱受摧残,留下了至死无法愈合的后遗症的病人,她犯起病来举止疯狂不近人情,但没有人会怪她,所有人都知道那是源于她深深的不幸,尤其让人敬佩的是,在那样不幸的遭遇中,尽管她的身心健康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她的善良、坚强和骄傲并没有受到影响,她没有能力反抗侮辱和损害,她能做的只有忍受,但她的高贵内心始终没有屈服,天使不该是脏的和病态的,但她毫无疑问就是天使。在她的恒星般的光辉下,娜塔莎和卡佳都有点黯然失色了,这两个互为情敌、却同样聪慧善良的女子,两颗高贵的内心的接触中产生了金子般的友谊,但她们的爱情总让读者感到压抑,不像小姑娘的故事那样酣畅淋漓,她们共同爱着一个傻瓜,一个好心肠又蠢得冒烟的幼稚鬼,很多读者会拍桌子怒骂:这样的废物有什么值得爱的,像读《飘》时无法理解怎么那么好的两位女主会爱上废物瓦西里,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人和能人,却比较缺单纯人和好人,聪明的好人,难免会心疼单纯的好人,爱他们的好,恨他们的单纯,不是恨他们,而是恨这个让单纯成为一种错误的世界,单纯、真挚和诚实都是可贵的,但在现实的层面这样的人会吃亏,所以大部分人就不这样了。不肯失去赤子之心的人,他们幼稚、无用,同时也可贵。娜塔莎和卡佳的核心区别,是娜塔莎穷,而卡佳富,而阿辽沙需要的是能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都养育他的人,娜塔莎可以在精神上引导他,但她又在物质上依赖他,这有点不伦不类,所以她不如卡佳更适合他。他像孩子依赖着肩膀,阿辽沙与其说在寻找妻子,不如说在寻找家长,他的可贵的善良的另一面是他经不起风霜,禽兽不如的公爵在这方面说得全对,他需要一个庇护所,需要能成为他庇护所的女人,除了他自己之外,所有人对这一点都非常明白。
在娜塔莎和卡佳之外,万尼亚是另一个圣人,当青梅竹马的女友移情别恋,有几个男人能转而扮演她新的爱情的祝福和守护者的角色?书里这四个年轻人的爱情纠葛中,每个人都美好得不近人情,这太美好也太假,几乎让人怀疑是不是陀氏写下的文字,但看看叙事节奏和心理描写,那还是陀氏无疑,这部小说承载了太高的理想,它讲的爱情故事是真的爱情故事,是真的爱情,而不是世俗口舌中那种掺杂了无数杂质的所谓爱情,真的爱情太纯粹不沾泥土,反而失去了普遍的意义。陀氏小说给读者的,就是人性的真相,人人都有恶念,这没什么了不起,你有恶念,不用自责,因为你是人,有惡念就像有眼睛一样,只要你是人你就有,没有人应该因为有眼睛而自责。好人和坏人的区别,不在于好人没有坏念头,而在于好人知道那样做不对,而不去做,这可能是出于利益,也可能是出于良心,无论如何,这克制的结果对别人是好的、对社会是好的,这就是善行。而公爵那种道德虚无主义的话术,只不过是流氓的无耻宣言。
三、统观文本特色,感受坚强的力量
本书中两大特色,也是陀氏小说的两大特点,一是出色的人物心理描写,用对话与心理活动将人物的感情活动描写得很是细腻;二是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波三折,像精短的话剧一般。比如开头,一个狗与老人相继去世,很震撼,而且人物关系,真相是逐渐展开的,很吸引人。其中,揭开真相时候的雷雨天,与《雷雨》类似,可能后者受前者启发吧。
陀思妥耶夫斯基坚持要在“小”人物的身上挖掘出“大”的灵魂,即尽管他们贫穷,地位卑微,物质匮乏,但他们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也是陀氏思想的精华所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他把人对基督教的皈依看作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追求,人的自我超越与实现。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思想以及当中所表象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无论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还是对受凌辱、受欺辱者的同情,这些都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娜塔莎与阿辽沙的爱情,怎么看都觉得怎么可笑,一个女子,抛弃正儿八经的情人万尼亚,爱上了另一个富二代,而万尼亚还不依不舍地来回斡旋,心真大。那个富二代阿辽沙,完全是一个纨绔公子,见一个爱一个,那嘴可真能说,有了外遇这种情况都能说得那么高尚,跟他父亲一个德行,心里头阴险狡诈,嘴头上仁义道德,虚伪得很。
四、结语
关于小说中传达的思想,不以暴力反抗,而是主张基督教的忍从,逆来顺受,到宗教教义中去寻求解脱,这就不对了。那涅莉以忍受苦难为一种乐趣,“她竭力刺激自己的创伤,仿佛从自己的痛苦中,从那种只顾自己受苦的利己主义中获得一种快感”,真是看得揪心啊,是对人世间产生了怎样的绝望,才会说出这么荒唐的话来?十年流放牢狱之苦的经历使得陀氏,不再相信反抗,而是投入宗教的怀抱,这是一种成功的解脱,但也是一种失败的逃避。另外,书中的反面角色,瓦尔科夫斯基公爵形象不具体,很难让人概括这个人是什么样子。其实,《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写的是一群善良的人遭受压迫的苦难史。
参考文献
[1]王威.陀思妥耶夫斯基社会性小说中的三大主题[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05):36-37.
[2]周卫忠.巴赫金诗学的双重性思想[D].浙江大学,2005.
作者简介:
张淼,女,汉族,辽宁朝阳人,研究生在读,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语文),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