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科技伦理观视域下融媒体演进的内在逻辑

2021-09-10吴思绮江润洁

今古文创 2021年4期
关键词:道家思想老子庄子

吴思绮 江润洁

【摘要】 道家思想中老庄科技伦理观,集中体现于“天人合一”“三生万物”“万物一马”三个层面。老庄科技伦理观中内在的思维方式、发展趋势、价值追求,不仅影响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的进程,而且两者在历史、价值、文化等层面具备着一定的内在关联逻辑。

【关键词】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科技伦理观;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4-0125-02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创项目:“道家文化视角下科技伦理文明跨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文明教育研究”,项目号K20190209;本文亦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改项目“文化对话视域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中国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编号JY—B201867;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EFL大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述话语多维分析”,项目号:2020ZC249。

道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老庄科技伦理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而且对现实媒体科学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1]学术界也有观点指出,道家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2]因此,梳理和分析老庄科技伦理观的代表观点,对我国媒体媒介的融合发展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一、老庄科技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以李耳、庄周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中,充斥着蕴含中华民族智慧理念的科技伦理观念。中国道家文化中的科技伦理观可谓一脉相承、各有所长,其中既包含对自然世界的认知,也包括对科学技术的辩证看法,以及对人性、人与自然界的系统阐释。其中,“天人合一”“三生万物”“万物一马”等老庄科技伦理观中的代表观点,不仅突破了西方哲学观念中“主客二分”的桎梏,而且建立了人、科学技术、自然界有机统一的系统理论。

(一)以“天人合一”为思维方式的核心价值理念。“天人合一”是老庄科技伦理观中的思想精髓。老子认为,“天”“人”以及背后代表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有机统一的,且必须与“道”的发展规律相符合。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人与天,一也”(《庄子·山木》)的代表观点。在老庄的科技伦理观中,天与人是辩证的“合一”,而非简单的归纳总结。首先,“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并不是以某者为中心,而是两者共同合乎于“道”,是在万物一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其次,“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也蕴含了两者的辩证对立关系。老子指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天道》)庄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天道与人道之间,存在着“无为而尊”和“有为而累”的逻辑关系。故而,“天人合一”作为老庄科技伦理观的思维方式,是对西方“主客二分”模式的超越,也是跨越科技伦理困境的有效途径。

(二)以“三生万物”为发展趋势的演进逻辑观。“三生万物”是在“天人合一”思维方式基础上,老庄科技伦理观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揭示。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化》)。庄子进一步指出,“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庄子·达生》)“三生万物”作为道家文化思想的精髓,其内在的揭示了事物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同时明确了自然、人与科学技术三者对人类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在老庄科技伦理观中,科学技术形成建立于道的规律基础,并通过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张力保持,最终形成了事物演进逻辑的基础规律。同时,“三生万物”也揭示了一切社会个体与科学技术中,都包含着与自然界相应的本质属性,是镌刻于血液中的互通基因。故而,“三生万物”的演进逻辑观点,也要求包括科学技术在内万事万物的发展,都应当遵从道和德的约束,遵从事物的发展基本规律。

(三)以“万物一马”为价值追求的科技辩证思想。“万物一马”,是继承了“天人合一”“三生万物”理念基础上形成的辩证思想,同时蕴含了老庄科技伦理观的价值追求。庄子在《齐物论》中,以“白马非马”的典故,继承了老子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观点,回应了诡辩主义学者的言论,同时也言明了事物的发展价值追求应当落于实处的辩证思想。“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庄子·达生》),“非指”与“指”之间的辩证关系,实则反映了现实主义与虚无主义、能动观点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关系,其意在点明,事物发展的价值而应致力于改善民生、带动社会发展等层面,而不应停留于理论层面的狭隘诡辩。故而,“万物一马”的价值理念,既是道家文化中辩证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老庄科技伦理观的价值追求。

二、老庄科技伦理观视域下融媒体的演进历程

互联网时代以来,媒体媒介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传播传媒领域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已然密不可分。“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和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3]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全媒体时代呈现出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四个主要表现形式。[4]我国媒体媒介的融合发展方向,实则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思维理念的现实写照;融媒体的演进历程,也充分体现了老庄科技伦理观的精神精华。

(一)融媒体的演进历程。融媒体的演进历程主要可分为,传统媒体时期、网络媒体时期和媒体融合时期。近年来,我国媒体媒介的演进,是传播传媒领域科技腾飞的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变化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中華民族对科学技术持有理性态度的现实写照。我国媒体媒介的演进,实则是老庄科技伦理观中思维方式、发展趋势、价值理念的现实反应。

(二)融媒体演进历程的主要特征。我国媒体媒介融合发展的历程,呈现出时代性、多元性、人民性等主要特征。其中,时代性主要集中于融媒体演进历程,与党和国家的要求同步、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同步、与世界媒体行业发展同步等方面;融媒体演进历程的多元性,体现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传统媒体的优势,而且结合了新兴媒体的传播技术和理念,最终打造了形式多样、渠道丰富的全媒体平台;人民性,主要指融媒体演进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于增进人民生活福祉,而不在于满足单纯的理论突破或服务其他利益集团。

融媒体演进历程中时代性、多元性、人民性等主要特征的形成,与老庄科技伦理观的积极影响密不可分。时代性,体现了融媒体演进历程不断发展、推陈出新的动态过程,也是道家文化思想中“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理念的科学继承;多元性,体现了我国媒体融合过程中全线突破、多维发展的特点,也是道家文化思想中“三生万物”“上善若水”等科技伦理观念的时代发展;人民性,体现了我国全媒体时代媒体行业领域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也是道家文化思想中“万物一马”“道技合一”等生命科技伦理精神的生动写照。故而,我国融媒体演进的特征,不仅是传播传媒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现况的集中反映,而且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的高度体现。同理,老庄科技伦理观之所以可以解释我国当代媒体的演进发展历程,实则也揭示了两者之间内在逻辑的相似性。

三、老庄科技伦理观视域下融媒体演进的内在逻辑

老庄科技伦理观,既为我国传播传媒领域的演进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其形成过程与科学内涵,也揭示了全媒体时代媒体媒介融合过程的内在逻辑。以老庄科技伦理观为视域分析融媒体演进的内在逻辑,不仅可以科学阐释其演进过程,而且可以为下阶段我国媒体行业产业发展提供理论经验。

(一)辩证汲取、扬弃发展的历史逻辑。老庄科技伦理观始终倡导了动态发展的观点。庄子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及在科技伦理观中的代表思想,是沿着老子的思维脉络,一脉相承又扬弃发展而来的。从老子、庄子至列子、王弼、郭象等道家代表人物的观点来看,道家思想的发展,是不断总结前人、推陈出新的动态过程。近年来,我国媒体媒介在融合演进的过程中,一方面汲取了传统媒体媒介、新型媒体媒介的发展建设经验,也辩证的扬弃了西方融媒体、西方文化的优缺点;另一方面,全媒体时代我国融媒体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自我扬弃、自我革命,特别是对传播内容的考证和严抓,更充分体现了立足于史、继往开来的历史逻辑。

(二)国家至上、人民为先的价值逻辑。道家文化思想中蕴含着“圣人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道德经·彻悟》)”“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庄子·让王》)”等优秀价值观点。老庄科技伦理观更进一步地阐释了科学技术进步,不仅应当致力于服务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而且应当满足人民的切实利益。以此为视角看待融媒体发展的过程,我国媒体媒介在演进创新中,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的立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目前我国融媒体平台的建构、各级各类媒体渠道的融合发展,虽存在组织形式和传播主体的区分,却各自充分继承了老庄科技伦理观中的优秀理念,始终沿着国家至上、人民为先的价值逻辑而不断发展。

(三)触类旁通、博采众长的文化逻辑。道家文化思想发展脉络是开放、多元的演进过程,其有机结合了儒家、法家等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辩证地分析名家等部分学说流派的不足之处,最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理论框架。我国媒体媒介的融合过程中,同样秉持着开放包容的文化逻辑。现阶段,融媒体的发展,不仅要容纳我国文化领域的优秀内容,而且要汲取部分西方文化的优质基因、抵御部分外来文化的劣势思潮,同时也要抵御部分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言论攻击。在老庄科技伦理观视域下,看待我国融媒体的演进发展,则愈发突显了其历史逻辑中辩证汲取、扬弃发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02).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45.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務印书馆,2000:37.

[4]习近平.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N].人民日报,2019-01-26(001).

作者简介:

吴思绮,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江润洁,通讯作者,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和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

猜你喜欢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
漫画
《庄子说》(二十二)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白诗歌悲剧意蕴探析及其走向
《庄子说》(二十)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与人格力量
智者老子
《庄子说》(十五)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