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在化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2021-09-10尤忠春孙岩成
尤忠春 孙岩成
摘要:学为中心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正逐渐推广实施。从理论上看来,这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正向引导作用:教师能够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中逐渐培养团结能力;师生之間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关注的教学工程,需要建立相对严格的教学成果评价制度、整体提高教师素养等来保障。本文就化学课堂中的学为中心主题进行论述,探究学为中心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学为中心;化学课堂;初中化学
学为中心强调的是以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为中心,教师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达到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地学习课程内容,并依据自己学习的实际状态,形成对所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并在解决实际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建立个人思维。综合来看,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在面对中国传统教育与新课改两方面的影响下,坚持“学为中心”,改善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的学习模式,深人贯彻落实初中化学课改内容,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把以生为本的理念牢记于心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会积极主动进行反思并找到相应的措施,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而教师的工作就是鼓励与引导,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水的净化》和《水的组成》两个课题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生活,针对存在的化学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比如教材讨论部分:你可以利用其他什么物品代替实验过程中的滤纸和漏斗吗?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然后请代表陈述小组观点。指导学生开展一些有关水的化学实验,比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可能有的女同学不敢用火,教师就可以鼓励她们,在做实验前先给她们讲一下注意事项,然后让男同学先操作一遍。结合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就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以及鼓励的重要作用。
二、形成学生乐于学习、教师乐于教学的氛围
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不盲目或被动地听课,而是积极主动探索课本上的内容以外的知识;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以及帮助,这样的话教师就不用承担其他的教学压力。这样一来,学生和老师各自把自己的本职做好,学生快乐学习和老师快乐教学的氛围就很容易形成了,从而更能共创优质的课堂,以达到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中,学生要区分开生活中的盐和化学教学中的盐的区别,能吃的盐是氯化钠,即生活中的盐。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提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同学们在上这堂课之前就在食品、药品上查看成分表,看看有没有自己熟悉的盐,并在上课时和同学门交流自己看到的盐。课后,同学们可以把学习用到生活中,比如,氯化钠可以用来调味,碳酸氢钠可以可以用来制药、除油污、除味等。这样一来,无论是课内课外,学生都学到了化学知识,学生乐意学,教师也就更有教学的欲望,讲授知识时就能灵活教学了。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以学为中心,教师引导的模式教学,让他们主动学习生活,从而更好地学习知识。
三、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团队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教学上而不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这样,教师不仅把时间浪费在如何讲上,而且学生只会更加依赖老师,这不利于将来的深入学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小组教学的形式,让他们增强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不仅能够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对将来有着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的性质》课题时,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进行教学,分组后,让同学们先在组内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有关金属的化学反应,然后请组内的代表发言,此外,课堂上的问题以及实验都可以采取合作的形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增强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值得提倡的,毕竟,这摆脱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禁锢,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太过于依赖这种模式,因为以学为中心虽然重要,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从教为中心到学为中心,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出适当的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应该慢慢适应自主探索的这种方式,不能像以前一样太过于依赖老师,只竖着耳朵听,不想发散自己的思维。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较长的实践才能克服从传统模式中转到新模式中的困难。这将是初中化学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建设工程。
参考文献:
[1]欧颖,方泽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审视与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6(08):89-93.
[2]汪静.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开展策略[J].智力,2020(28):131-132.
[3]彭志平.以学为中心的高分子化学线上教学实践[J].大学化学,2020,35(05):18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