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策略探析

2021-09-10黄立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命观生命教育德育工作

黄立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现状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所导致的小学生道德观念以及生命观念教育薄弱的现象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在德育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主要包括注重多门学科融合并且培育课堂的德育氛围,同时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多重呈现生命意义,以及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弘扬国学文化和传统文化,从而培育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人才。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生命教育;生命观

一、引言

作为义务教育的奠定和入门阶段,小学教育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同样也注重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两方面共同促进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学生。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在划分基础教育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将德育和知识教育放到相同重要的位置。而过去总结的教师经验和相关研究中,更多注重德育教育如何在课堂展开,对于实际的应用效果,也就是德育教育工作最近多大程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小学德育工作中的生命教育,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策略。

二、德育工作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

道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各种说教和实践手段,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人的生命的意义,从而对家长、教师和整个社会产生和谐的感激之情,认识到价值基础。

但当前小学德育工作总体的情况未能够得到足够重视,这产生最自然的影响是小学生也不再重视德育教育课程。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培养起很好的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对待老师布置的任务和课堂上的教育不能够全方位地吸收,因此按照其他学科一样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常规途径和策略并不适用 。但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当前德育教育往往只停留在课堂的照本宣科,尤其对于生命教育这样需要理解和认识较深层次的方面。同时当前中小学教师团队配置有限,德育教育工作大多没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而是由不同的科任老师兼任。对于教师而言,在进行日常的繁忙的科目教学工作之外还要兼顾德育教育工作,因此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强度较有限。

在校园之外,回归到家庭生活中,往往出现的情况是家长的工作较为繁忙,仅能够做到监督学生的科目家庭作业按时完成情况,而没有及时跟进德育教育,造成了校园德育教育和家庭德育教育的脱节,因此造就了大量学生在校表现积极,回家表现消极的情况。可以说诸多家庭教育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和技能竞争等方面的教育,應试教育带来的竞争压力不断下沉,诸多学生在小学阶段过早地就养成了应试思维:只关注成绩,不关注德育教育。在大环境的趋势下,教育“内卷”让和这些竞争排名都无关的德育教育沦为虚空。学生在小学阶段还是心智仍然淳朴,对于生命和自然充满好奇的阶段,但过早地进入了应试教育的竞争压力则冲散了德育教育的氛围。

三、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针对上述小学阶段存在的德育教育问题,当前教师队伍在进行针对化的德育教育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探索适应当前环境的有效德育教学手段,这包含了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策略。本文主要从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这一重要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参考建议。

1.注重多门学科融合,培育课堂德育氛围

生命教育相当重要的方面是对社会和谐观念和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认识,这当中不仅包含纯粹的德育理念,同时也涉及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在讲授生命教育的进行过程中,可以结合不同学科对于学生进行良好的科普,让学生理解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交往规律的同时正确培养德育观念。

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更多关注德育氛围的建设,一堂课中不用过度追赶原本设定的教学进度,而是在轻松自然的讲课节奏中普及生命道德观念,这种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对自然的生命道德感有更好认知。这与原本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课程量并不冲突,因为在生命教育方面,更加重要的就是生命观的培养。

2.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生动呈现生命意义

生命教育的具体对象来自世间万物,最重要的特征便是其都有生命性。在德育教育课堂中可以利用多重数字教育手段以及媒介,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从大树到森林的成长过程,进而体会其中蕴含的生命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挑战来自兼任德育教育课堂的不同科目的教师,制作视频等多媒体化形式在不同程度增加了教师课后备课时间,更应当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展开教师团队的协作联系,共同建立校园智慧云课堂,实现生命教育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如此,互联网平台上的丰富视频资源同样可以运用到生命教育教学中,这一方面可以选取学生较为喜爱的动画形式,甄别其中的精品资源,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性展示,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生命德育教育。

3.联结传统国学文化,继承弘扬优秀文化

生命教育所承载的厚重理念决定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工作中,更应当加强如何从传统国学和古典文化中发掘优秀的事迹和人物,辅助以故事化的形式促进同学们对生命教育的理解。生命教育强调感恩和回报,联系传统家风的建设才能够更好地让家庭环境这一环节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来。这一层次的德育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国文理解基础之上,诸多国学知识当中蕴含的智慧以及生命道德观都值得在德育教学中强调。

涉及到有关如何善待父母以及家中长辈,更应当让学生联系自身的家庭状况,从而深化对生命教育的理解。这也和德育教育的理念要求直接关联,道德并不仅仅存在于课堂和知识当中,而应当落实到实践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中。因此更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外也就是家庭和社会上的道德实践,用具体的道德实践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命观念进行传承。在这方面的生命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小组分组的形式,不但能够促进同学间的道德监督还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互助氛围。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采取因材施教,例如让较有主见对于生活中的启示较有观察力的同学主动上台发言。此外还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班会。确保在集体的氛围下,学生能够尊重生命和敬爱生命,从而进一步反哺课堂的德育教学。

四、结语

以上有关德育教育工作针对的是生命教育这一方面的可持续实施途径和策略。作为教师而言,应当确立把道德教育工作作为学生培养的基础,这当中脱离不开学校方面、教师自身方面和家庭方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之上开展教书育人,为新时代输送真正具有良好道德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范笑仙, 姜蓓佳. 聚焦2035中国教育现代化(笔谈)[J]. 中国高教研究, 2018, 000(002):18-21.

[2]陈秀环.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探究[J]. 视界观, 2020, 000(002):P.1-1.

[3]王北生. 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阈拓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肖川.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 辽宁教育, 2006, 000(003):53-55.

[5]韩琴. 小学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重点分析[J]. 教育研究, 2020, 3(6):146-147.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天成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猜你喜欢

生命观生命教育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