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1-09-10乌日根李新鹏庄倩刘洪大石国明
乌日根 李新鹏 庄倩 刘洪大 石国明
摘要: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腰桑南组地层中,赋矿围岩主要为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岩。矿区内共圈定工业银矿体30条,其中深部隐伏矿体20条,均呈脉状赋存于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位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在矿体中见有大量石英脉及少量闪长岩脉侵入,表明成矿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以矿体为中心,蚀变可划分为3个条带:强黄铁绢英岩化带→弱硅化碳酸盐化带→青盘岩化带。腰桑南组地层、北北东向断裂、强硅化等是重要的地质找矿标志;正磁异常、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Ag、Pb、Zn元素土壤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关键词:蚀变带;地质特征;腰桑南组;找矿标志;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
中图分类号:TD11 P618.52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文章编号:1001-1277(2021)08-0027-05doi:10.11792/hj20210806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金水农场八分场西南2 km处,伴生铅、锌等元素。2013—2014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通过在该地区开展矿产预查工作,首次在地表发现1条银矿体。在此基础上,2017—2020年,在黑龙江省省级矿产资源专项基金支持下,进行普查评价,发现了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在该地区取得了找矿的突破性进展。本文在充分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信息,分析找矿标志,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1 区域地质背景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弧盆系之扎兰屯—多宝山岛弧罕达气裂谷中,依克特火山弧东北部附近[1-4](见图1)。区域内前中生代地层区划属于大兴安岭地层区扎兰屯—多宝山地层分区和海拉尔—呼玛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属于大兴安岭地层区黑河地层分区[2]。区域地层主要有顶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S4-D2n)、中泥盆统腰桑南组(D2y)、下白垩统龙江组(K1l)、下白垩统光华组(K1gn)、下更新统大熊山玄武岩(Qp1dβ)及第四系河漫滩堆积(Qh2)。
区域内岩浆活动较为频繁,从中奥陶世、石炭世、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均有不同规模侵入。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多以岩株和小岩体产出。区域内构造十分发育,构造系统极其复杂,具有多期活动、互相切割的特点[3]。古生代构造以脆性—韧性剪切带、韧性剪切带为主,表现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南北向及弧形剪切带等,其主要变形机制表现出由韧性向脆性过渡的趋势;中生代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构造,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表现为北东向断裂及受其控制的多个火山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断裂、火山构造、夷平面和河流阶地等为主要特征。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 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腰桑南组(D2y)灰紫色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石英细砂岩、粉砂岩、凝灰砂岩(D2yhtss)、砂质板岩(D2ytss)、泥质板岩夹凝灰质板岩、变质砂岩(D2ymss)(见图2)。矿体主要赋存在腰桑南组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岩的裂隙中[4]。
2.2 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主要为脉岩。其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γπ)、石英(q)、闪长玢岩(δμ)、闪长岩(δ)等,大致顺层侵入腰桑南组地层。脉岩受构造控制明显,呈北东向展布,部分石英脉具有较强的蚀变现象,蚀变主要为褐铁矿化、绢云母化。其中,闪长玢岩与闪长岩地表未出露,仅见于钻孔中。
2.3 构 造
矿区位于中生代火山构造断陷盆地南缘,发育的断裂主要呈北北东向、北西向及近东西向展布[5],主矿体位于北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其中,北北东向张性断裂是主要控矿构造,矿区内脉岩明显受构造控制呈北东向展布;北西向构造为后期构造,对北北东向构造进行了改造[6]。矿区内矿体赋存于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位于79勘探線—95勘探线,走向约15°,倾向南东,倾角50°~70°。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区内共圈定工业银矿体30条,包括深部隐伏矿体20条。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腰桑南组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岩。矿体沿走向控制长400 m,南端未封闭;倾向南东,倾角50°~70°,倾向控制最大延伸280 m;银平均品位81.3~604.2 g/t,最高品位770.1 g/t;伴生铅、锌,铅+锌平均品位0.70 %~4.16 %;真厚度1.0~23.8 m,厚度变化系数为146 %,稳定程度为较稳定;品位变化系数为126 %,为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型。
2021年第8期/第42卷 黄金地质黄金地质 黄 金
3.2 矿石特征
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等。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方铅矿及闪锌矿次之,金属硫化物中闪锌矿、黄铁矿与银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金属氧化物以磁铁矿为主,少量褐铁矿。贵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银矿,极少量自然银。从银矿物物相分析结果(见表1)可知,矿石中银元素主要赋存在硫化物、石英和硅酸盐中,占比分别为50.97 %和44.88 %。矿石自然类型均为原生硫化物矿石。
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与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压碎结构、角砾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细脉状或网脉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
3.3 围岩蚀变
矿区矿化主要有磁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黝铜矿化等,围岩蚀变主要类型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蚀变矿物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其中,黄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与银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矿体中黄铁矿化、磁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最为强烈。
各類围岩蚀变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带特点,围岩蚀变由矿体至围岩依次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以矿体为中心,蚀变可划分为3个条带:强黄铁绢英岩化带→弱硅化碳酸盐化带→青盘岩化带。矿体集中发育在强黄铁绢英岩化带与弱硅化碳酸盐化带内。
4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4.1 地球物理特征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位于北东向线性正磁异常内,磁异常与激电异常吻合。矿区极化率整体呈较低水平,主要为0~2.2 %。以2.2 %为极化率异常边界,矿区共圈定7处极化率异常,其异常特征见表2。异常总体呈北东向和北西向线性展布(见图3),矿体发育地段极化率为2.0 %~3.4 %,矿体激电异常整体表现为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的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区综合异常主要由高强度的Au、Ag、Sb、Pb、Zn元素的内带异常组成,伴随As、Bi、Cu、W元素的外带异常(见表3)。其中,Ag、Pb、Zn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受构造控制,长轴呈北北东向。Ag、Pb、Zn元素异常的浓集中心与矿体位置基本吻合。
5 找矿标志
1)地层: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腰桑南组地层中,该组地层中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岩
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因此腰桑南组是重要的地层找矿标志。
2)岩石学:矿体中见有大量石英脉及少量闪长岩脉侵入,表明成矿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强硅化构造角砾岩、石英脉、强硅化蚀变岩是重要的岩石学找矿标志。
3)构造:矿体发育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区域上北东向断裂为宏观的控矿构造,而北北东向张性断裂是重要的容矿构造。
4)矿化蚀变:黄铁矿化、硅化及碳酸盐化与银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银元素主要赋存在硫化物、石英和硅酸盐中。因此,硅化、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铅锌矿化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5)地球物理:矿体发育在北东向线性正磁异常内,磁异常与激电异常基本吻合,矿体发育地段极化率为2.0 %~3.4 %,整体表现为高极化特征。因此,正磁异常、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可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6)地球化学:Ag、Pb、Zn元素异常强度高、套合好,其浓集中心与矿体基本吻合。因此,Ag、Pb、Zn元素异常可作为找矿的间接标志。
6 结 论
1)八分场银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腰桑南组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中,位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受北北东向断裂控制。
2)矿体的赋矿围岩主要为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岩。在矿体中见有大量石英脉及少量闪长岩脉侵入,表明成矿可能经历了多期次热液活动。
3)组成矿石的金属矿物主要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磁铁矿等。矿石中的银元素主要赋存在硫化物、石英和硅酸盐中。
4)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以矿体为中心,蚀变可划分为3个分带:强黄铁绢英岩化带→弱硅化碳酸盐化带→青盘岩化带。
5)腰桑南组变质砂岩、砂质板岩及构造角砾岩,北北东向、北东向断裂,强硅化等为重要地质找矿标志。正磁异常、中低电阻率、高极化率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Ag、Pb、Zn元素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参 考 文 献]
[1]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3] 韩振新,徐衍强,郑庆道.黑龙江省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矿床成矿系列及其演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 乌日根,李新鹏,刘洪大,等.黑龙江省黑河市金水农场八分场530.8高地金银多金属矿普查[R].哈尔滨: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2019.
[5] 叶天竺,吕志成,庞振山,等.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J].北京:地质出版社,2014.
[6] 尹国良.大兴安岭弧盆系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矿产与地质,2018,32(3):553-561.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in Bafenchang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Heihe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
Wu Rigen,Li Xinpeng,Zhuang Qian,Liu Hongda,Shi Guoming
(Natural Resources Surve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bstract:The ore bodies in Bafenchang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 mainly occur in the strata of Yaosangnan Formation,and their ore-hosting surrounding rocks are mainly metamorphic sandstone,sand slate,structural breccia.In the mining district,30 industrial silver ore bodies are delineated,and 20 of them are deep concealed ore bodies,all taking the form of veins and occurring in the NNE trending structural fractured zone.The ore bodies are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NE and NW trending fractures.In the ore bodies,plenty of quartz veins and small amount of diorite veins intrude,indicating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may have been through multiphase hydrothermal activities.Centered from the ore bodies,the altered rock can be divided to 3 belts:strong pyrite beresitization belt-weak silicification carbonatization belt-propilitization belt.The strata in Yaosangnan Formation,the NNE trending fracture and strong silicification are important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dicators;positive magnetic anomaly,medium-low electric resistivity,high polarization rate are important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indicators;Ag,Pb,Zn elements soil anomalies are important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indicators.
Keywords:alteration bel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Yaosangnan Formation;prospecting indicator;Bafenchang silver polymetallic depo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