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干预在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方面的效果观察
2021-09-10詹海荣
詹海荣
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降低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抽选100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至我院接诊,结合组中盲选的方式,抽选50例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则展开有效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副反应发生率、家属满意度,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 在对预防接种儿童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及时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预防接种;副反应
预防接种对于保障儿童健康,降低常见疾病的发生率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疾控中心有效宣贯等因素的作用下,预防接种的居民认知度在绝大程度上得到提升。而结合实际可以发现,因不同儿童体质等方面的差异,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同程度副反应[1]。为降低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率,我院及时将针对性护理干预运用到儿童接种的过程中,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在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中抽选100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至我院接诊,结合组中盲选的方式,抽选50例儿童,在预防接种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则展开有效护理干预,即观察组。在儿童组成方面,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26例,年龄分布在2—13岁间,对应均值为(5.84±1.28)。而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24例,年龄分布在3—24岁间,对应均值为(6.31±1.02)。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
对照组儿童在接种过程中护理人员都按照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在接种前做好儿童各方面情况的评估工作,分析在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症状等并提前制定对策。此外,在接种后护理人员更需要密切关注儿童各方面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而在对观察组儿童进行护理时则需要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干预措施如下:(1)接种前护理。在接受前,护理人员需提前告知家长,儿童在接种前需要做好的对应准备工作,包括在日常饮食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询问儿童是否存在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同时需要告知家长以及儿童所接种的疫苗的类型以及作用等,加深家属对于儿童所接种疫苗的认知程度。(2)接种过程中护理。在接种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儿童提供最为舒适的接种环境,可在接種室内粘贴部分卡通图案,达到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作用。且在接种的过程中需做好儿童肢体的固定工作,并给与儿童适当的鼓励,消除儿童紧张的心理。(3)接种后护理。在接种结束后,需指导儿童以及家属在观察室观察半小时左右,分析儿童是否存在有异常症状等以便及时进行处理。同时需要告知家属在接种后儿童在饮食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且在接种后应当避免剧烈运动,不得随意抓、挠接种部位。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副反应发生率、家属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和两组有关的数据都按照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表示,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观察组儿童在接种过程中2例出现副反应,对照组则有7例出现副反应,对比X2=10.377,P=0.001<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00%(49/50),对照组则为88.00%(44/50),对比X2=11.272,P=0.001<0.05。
3讨论
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作用,部分儿童在接种后容易出现副反应,会促使幼儿身体产生较大的不适感,更会直接影响到预防接种的成功性[2]。在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为有效保障接种的安全性,更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在接种过程中的副反应[3-4]。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在对儿童进行接预防接种的过程中,结合儿童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指导儿童以及家长做好接种前的准备工作,并综合性评估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及时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达到了降低接种副反应的作用,充分证实了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中的作用。
综合本次研究,在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将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降低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彩霞. 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J]. 人人健康, 2020, 23(14):359-359.
[2]黎婷. 心理护理干预在社区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5):14.
[3]邱凤. 人性化护理模式用于焦虑症合并高血压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7):209-210.
[4]林艳杰.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 2020,23(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