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分析

2021-09-10李园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学生

李园

摘要: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教师的关注重点往往放在知识教学上。体现在语文学科中,则表现为教师非常重视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内容。结果导致在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时候,仍然采用了类似的理念和策略,对学生的表达做出种种限制,学生的表达存在非常眼中的“套路化”倾向。学生表达出的内容,很多时候是在某个模板下“凑字数”,并不是他们真实能力和想法的反映。这种情况必须改变。以下从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意义及其途径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生表达能力;语文教学

口头交流使用语言作为媒介。口语沟通能力可以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与外界沟通和互动的能力。他们主要通过语言和情感的融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良好的口语交流能力要求说话者具备一定的文学技巧和语法知识。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还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社交能力,实现他们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一、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意义

表达能力是会跟随小学生一生的能力。在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有无数会用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场合,而且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样重要。有时,良好的表达能力还能为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开辟新的道路,让他们有能力去选择真正适合自己,而且自己也感兴趣的领域。即使把目光放在小学阶段,学生想要在其他学科顺利完成学习,与教师和同学朋友互动,同样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所以,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对小学生在语文学科上的进步有重要意义,还关系到学生的人生未来,必须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二、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表达能力的途径

1、做好语言素材积累

学生想要完成语言表达,首先需要足够的语言素材。学生没有想要表达的内容,缺少组织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语言素材的积累有多种途径,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平时与其他人的口头交流,都可以成为学生语言素材积累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提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去进行语言素材积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要帮助学生做好语言素材的整理,提升积累语言素材在学生眼中的趣味性,使得学生逐渐能够主动地去进行和完成语言素材积累,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例如,在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时候,阅读课文就是在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学生可以学到新的字词和语言组织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導学生去进行回忆和联想,说一说自己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有趣想象,这些口头上的表达,也会成为学生语言素材的一部分。如果课堂时间足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内容加以改编并表演出来,提醒学生在表演时要用上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文字知识,表演时的角色、情景和同学们的反馈,都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成为学生的语言素材。

2、开展丰富表达活动

总的来看,小学语文学科的语言表达形式主要包括口语和写作两种。这两种表达应该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不少教学在教学中则是将二者分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没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只要思考一下,写作的时候有“腹稿”这个词,就可以明白以分开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两种表达方式是错误的。而且,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可以被包含在不同的活动之中,比如上文提到的表演,其中就包括口语表达,与一般的小组交流讨论相比要更加有趣,后续还可以将感受写下啦,成为文字表达。教师要实现灵活应用,丰富活动形式。

例如,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在写作之前,肯定要经过一个口头交流讨论,完成口语表达的过程。因为学生根据想象写出来的内容必须合理,符合逻辑,通过口语交际可以就此进行判断;也有的学生思路没有打开,没有什么想象的成果,也可以通过口头交流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在经过口头交流对思路的梳理之后,学生的作文质量会更好。又如,对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想到的人和这个人的特点先画出来,然后以画作为基础为大家介绍,相互交流补充,再完成写作。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的表达能力需要通过比较特殊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要有相应的评价体系,不能像考试一样以单纯的分数来对学生的表达能力下定义。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表达能力是比较复杂的综合能力,与学生对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兴趣爱好特点,性格上的特征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小学生平时口头表达上很流利,很积极,但就是不能较好地完成一篇作文,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只有针对表达能力的特点建立起针对性的评价体系,才能满足教学上的需要,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这方面,教师首先要关注教学过程,展开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或者提升过程性评价在总体评价中的比例。比如过程性评价在总体评价中占据70%的比例,剩下的30%由学生在考试中的作文成绩来决定。另外,过程性评价的分数又要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学生参与各种有关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时有什么样的态度,进步情况如何,最好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机会,还要利用好平时所做的教学记录,以免因为记忆上的错误而造成评价的偏差。最后,除了分数之外,一定还要有描述性的评价,对学生加以鼓励和指导。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看到表达能力在小学生发展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调整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效果,为学生的未来人生开辟更多的可能,让表达成为学生前进的有力工具和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莫承城. 小学语文表达能力的内涵阐释与教学建议探讨[J]. 新课程(小学版), 2019, 000(007):197.

[2]陈福英.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作文成功之路, 2020(4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