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论纲

2021-09-10段光鹏

邓小平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市场经济

段光鹏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开展的现代化过程,“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回答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目标,成功规划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顾并研究邓小平对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及其一系列战略思想,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建设主题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没有一个民族和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而使自己繁荣富强的。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绝非人类历史走向现代化的唯一路径。不可否认的是,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先行展开及其成就为后来者提供了学习借鉴。正是在比较西方现代化成就、总结和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强调要立足国情,进行稳健的、渐进的改革,我国的改革道路是独立自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

1978年底至1979年初,邓小平在考察日本、新加坡、美国后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979年3月23日,他在中央政治局讨论国家计委1979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此时,邓小平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盲目冒进问题,强调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立足国情,不能急躁冒进。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盲目冒进没有得到根治,一旦经济形势好转,冒进思想就有可能抬头。目标定得太高是其中的一个根本原因。高指标容易导致浮夸风,高目标容易导致盲目冒进。邓小平抓到了问题的关键,注重从降低目标人手来解决盲目冒进问题,强调制定现代化目标要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的艰巨性,避免空喊口号和盲目攀比。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中,再次诠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他一方面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东欧式的或西欧式的,抑或美日式的,而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强调东欧、西欧、美日甚至苏联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都可以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变成“中国式”的。1979年5月31日,他在会见日本自民党众议员铃木善幸一行时就指出:“我们不但要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也要充分利用各国的好经验,并且要把这种经验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

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將“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进一步提炼升华,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在会见参加1983年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的外籍专家时明确表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里,邓小平将“中国式的现代化”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列,实际上是再次重申和深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反复强调我国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体现出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知,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深刻领会其内涵要义,关键要把握两个方面:其一,不同民族和国家迈向现代化的道路绝非一条,每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具体而管用的现代化道路;其二,党领导人民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又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历史方位和现实基础而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使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架构、实践活动第一次具有了科学称谓和准确表达,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尽管这一概念的表述随实践不断发展,但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内涵的主要话语表述却始终如一。

二、改革思维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长期以来,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的影响,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前的经验教训,认识到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束缚和阻碍,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胆略开始重新探讨计划和市场关系。邓小平指出:“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多次就这个问题同中央负责同志和来访的外宾进行探讨,为解决计划与市场关系上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党不断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对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二者关系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论创新的过程。

邓小平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理论突破和逻辑起点的现实背景,立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两个基本原理,以及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现实的深刻洞察,把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从社会制度属性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方法”“手段”的新内涵,充分肯定了市场经济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然而,此时关于市场经济的认识在党的领导层尚未形成共识,邓小平也意识到引入市场经济之后社会可能会发生巨大变革,产生大的冲击和风险。因此,尽管邓小平还是肯定“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但他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在当时已超越时代的局限。从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我国经济就开始了探索市场化取向的改革道路。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在理论认识上还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理论边缘上徘徊。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突破了将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的传统观念,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确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突破。1985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展现了邓小平“一定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决心。1987年2月,在筹备党的十三大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根据邓小平的意见,党的十三大报告没有再提计划经济为主,而是强调要善于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这两种形式和手段。1989年政治风波后,一些人对党的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产生了怀疑。对此,邓小平多次在讲话中坚定地指出:“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消除改革开放思想障碍的角度出发,重申了这一问题,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鲜明回答,超越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视为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范畴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为扩大市场经济的范围提供了思想基础,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邓小平在农村经济、国企改革、物价改革、金融改革实践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同义语,前者是针对其总体的、理论的标志而言,后者则是针对其关键的、实践的标志而言。

三、发展动力论:“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

“中国式的现代化”鲜明地坚持了通过改革开放之路走向现代化的根本抉择。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这样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来说,“中国式的现代化”与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是同一过程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途径和发展动力。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根本任务出发,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赶上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直接催生的奋斗纲领。正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对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深入探索,党才能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走上改革开放之路。

从1958年到1978年的20年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呈现出拉大趋势,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知出现了动摇,而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僵化的体制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邓小平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所强调的改革,是社會主义的自我完善,是对生产关系和体制的自上而下的积极调整。按照邓小平的思路,“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具体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克服官僚主义,为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提供制度保障;科教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配套的文化体制机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邓小平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作了科学的预判,认为改革出现挫折和失败是难免的,“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点,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在改革过程中,只要敢闯敢试、敢担风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能取得巨大成就,正如邓小平所总结的:“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对内实行改革,又要对外实行开放。邓小平通过考察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趋势,作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判断。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要中国化,既不能“西化”,又要切忌闭关自守。因为开放的世界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会产生交往行为的“相加效应”,可以用自己的优势部分弥补自己的不足部分,避免重复劳动的浪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从实践上看,邓小平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原则和方法,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对外开放格局。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先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次开放了沿海的14个港口城市,把海南岛也列为经济特区并建省,最后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把开放从沿海扩大到沿边、沿江地区,并延伸到内陆省会,还建立了15个保税区,形成了总体开放的大格局。邓小平反复强调,开放与改革一样,要长期坚持下去,要“更加开放”,要“扩大开放”,要“进一步开放”。随着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内出现的很多新事物和新情况,出现了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成果的现实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

四、战略重点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发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而带来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推动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仅总体上至少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20年,而且落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一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一是正本清源,从根本上为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发展科学技术扫清思想障碍;二是基于对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对我国科学技术状况的清醒认识,对发展科学技术有着强烈的紧迫感和忧患感;三是关于我国从何着手实现现代化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思考。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抓住产业革命机会,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引发世界范围内的高科技竞争。1988年邓小平在初步总结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经验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认为,我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路要基于自力更生前提,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争取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此,邓小平从高等学校乃至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外语教学的规划和实施、留学生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外国专家的聘请、技术引进策略和措施等方面,全面规划和督促学习外国先进科技政策的实施,成为改革开放的亮丽风景。

那么,如何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在“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邓小平把知识和人才问题摆在关键位置,正是源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工作经验的全面总结,源于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判断。面对科学技术革命浪潮,邓小平认识到,当代“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联系我国的实际,邓小平强调:“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必须重视和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不受制于人的关键是人才,人才代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进因素,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没有人才,创新无从谈起。只有在知识和人才基础上,才能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自主。无论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始终是邓小平最关心的问题。

对于如何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小平在知识分子政策调整问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在知识分子政策调整上,邓小平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使包括科学技术人员在内的广大知识分子真正得到解放,迅速焕发出巨大的激情与活力。在人才培养上,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最根本的事业。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在第三次复出后,邓小平首先在科学教育战线清理“左”的错误,恢复了中断多年的高考制度,调动了亿万青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使整个教育界的风气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邓小平强调:“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在人才评价上,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又红又专”的评价标准,“红”表现为爱社会主义祖国,自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专”表现为要有真才实学,致力于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在人才使用上,邓小平强调要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保障知识分子应有的待遇福利。在邓小平的关怀下,一种有利于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环境和机制逐渐形成,我国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快速发展壮大,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挥。实践证明,邓小平把科学技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重点的设计是具有深远战略眼光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技观,为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和正确途径。

五、实施步骤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有步骤、有重点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第一次有了明确而切实的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和时间规划,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982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指出,“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1984年10月,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邓小平再次谈到,“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

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志,来确定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划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步骤的,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系统的纵向性结构,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十年的时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对于我们的建设事业说来,八十年代是很重要的,是决定性的。这个十年把基础搞好了,加上下一个十年,在今后二十年内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可靠,就真正有希望。”第二阶段,再用十年时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最重要的阶段,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第三阶段,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1986年6月,邓小平为“第三步走”战略目标设定了一个量化指标,即“有了本世纪末的基础,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1987年8月,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约蒂和赞盖里时,邓小平再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邓小平的设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完成了第一步、第二步的目标,实践和成就证明这一构想是科学的、可行的,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越来越强。

为更好地实现“三步走”战略,鄧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经验,借鉴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邓小平所讲的“台阶式”发展,是发展和整顿交替进行,整顿是发展基础上的整顿,发展是整顿之后的再发展,是比原来更完善、更有基础、更稳定,甚至是更快的发展。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思想是基于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经验总结出来的,是紧紧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从我国实际出发,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现的又一大发展规律。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了乐观精神,主张能发展就不要阻碍,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飞跃,不断迈上新台阶。

六、奋斗目标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制定,经历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不断发展、逐渐全面的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正式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变为“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其中,“富强”就是要实现经济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点,也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前提。邓小平强调,当前建设的“实质是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面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趋势,我国实现“富强”既能维系我国的国际地位,又会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民主”就是要实现政治现代化。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都是将经济与政治结合起来,要求“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邓小平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民主符合经济现代化、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文明”就是要实现文化现代化,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邓小平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健康的精神动力和发展的智力支持,减少了伴随现代化而来的社会负效应。因此,“富强、民主、文明”构成了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理想目标系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伟大事业,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不是一个盲目过急的目标,而是一个从实际出發、比较稳妥的目标,是自觉将人的全面发展、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价值追求的目标。正是邓小平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在对外开放中广泛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在成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持续追赶、超越中不断前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

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对现代化标准和水平的理解不断提升。从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目标的确立,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及一系列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市场经济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