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语文学科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1-09-10郑钰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1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郑钰

摘 要:国际理解不仅是语文学科要着力培养的高品质思维,也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国际理解核心素养进行密切整合,以人文性为发展基础,构建具有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国际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一节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中,明确将“国际理解”列为“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语文课程中如何体现人文性对学生发展价值的理念问题。笔者以语文的人文性,以文化人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了高中语文素养的教学探究。

一、基于学科特征构建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对“国际理解”这一基本要点的描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与开放、包容的态度,对人类文明及世界发展有基本了解;(2)主动开展跨文化交流,理解并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关注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难题,认识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发展价值。这是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需求的层面所确立的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学科中,要考虑到不同学科的素养发展功能。

基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笔者认为国际理解是高品质思维的发展素养。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要建构更加适合未来多元发展的学科素养目标:(1)在鉴赏中外文学作品的时候,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2)传承中华文化,通过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加文化自信;(3)理解多样文化,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4)关注、参与当代文化,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强化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能力。

二、人文性是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发展基础

国际理解核心素养是一种全球素养,也是一种全球意识,不仅需要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更需要学生了解各種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且能够自信、自主地在跨文化交流中高效率表达自我与民族主体文化。而要达成这些素养发展目标,就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就是《标准》所表述的人文性。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由此可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用,是发展学生国际理解核心素养的关键点。但是,从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课堂活动更多的是语文知识的掌握,对世界各国、各民族不同文化甚至是本民族文化、文学的理解还停留在碎片式、经验式的浅表认知阶段,还没有深入到不同文化的精神内核。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不仅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当代诠释能力,更缺乏对自身文化立场的强势输出。

为了提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进而借助人文性提升学生的国际素养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1.注重文本细读

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过程中要直接面对传承文化精华内核的文本,注重文本细读。之前很多老师在教学时倾向于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但设计的痕迹比较明显,要么是随意拔高文章的立意,要么就是生搬硬套,没有抓住文本中的情感逻辑、审美逻辑,更没有抓住文本的精髓。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文本细读不是把文学作品拆成碎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进行仔细推敲,不是把文本进行割裂,而是充分阅读文本,从细节入手,分析文本中的张力、悖论、创新点等,最终达到一种审美的和谐。比如,毛泽东同志写的《沁园春·长沙》,明明写的是秋景,但读者读来却没有丝毫的萧瑟肃杀之感,反而充满了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大红大绿,一扫秋天的凋敝,这是色彩上的张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不再是“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充满搏击的力量之美,这是词中意象的张力;“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寄寓了诗人宏伟的抱负,更是充满怀古的张力。文本的这种巨大张力产生了巨大的魅力,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脉络与情感导向,也可以深刻体察作者的写作创新。

2.重视意象品读

意象在各国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意象的主题教学,要对意象进行剖析,从而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特别是通过对中西诗歌意象的梳理与阐释来达到一种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传播。但多数教师在讲解意象时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挖掘。如讲中国文学传统,就说“月亮”象征相思、“杨柳”象征理解等。在中国传统诗歌中,我们能看到直接呈现出来的“象”。可以说,“象”是诗歌的基本形式元素。“象”具有三层含义:一是通常所说的形象;二是人依据自然之物的感性再造;三是“象”的功用在于尽意。韦勒克、沃伦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指出,“象”不是单纯的“象”,而是负载着“意”,是为“意象”。比如,《中外短诗五首》中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这首短诗,短短三行字,勾勒出一个色彩鲜明的东方式巴黎地铁站。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修辞很有特色,语言高度锤炼,一词一景颇有“一花一世界”的效果:“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见花容,黑枝湿琼片。”这些意象的叠加产生了新的意义。雨天在巴黎地铁站看到的面庞,瞬间就让诗人产生联想——湿漉漉黑色枝丫上的花瓣。既有情境又有意象的交叠,让诗人内心产生了错觉,营造出朦胧的审美意境。诗人庞德深受中国古诗传统的影响,这首诗是具有深刻东方美的一首英文小诗。庞德受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影响,对诗歌的主张是对英美传统诗歌的颠覆。中国古诗中的意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观物之后,在内心产生相关的意象,从具象到抽象;二是通过审美活动直观呈现审美客体。庞德借鉴并发展了中国古诗中的意象,他的“意”不光是一种情感体验,还包括了理性认知,而他的“象”则是融合了理性认知与情感体验之后呈现出来的具体事物。这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问学”与“尊德性”的一种诗意融合。“道问学”与“尊德性”源于儒家经典《中庸》中的一段话:“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可以说,“道问学”与“尊德性”是“修德凝道”的两大方法,缺一不可。在南宋朱熹看来,“道问学”就是“格物致知”,而陆九渊则强调“尊德性”,要“发明本心”。格物致知更贴近西方求“智”的文化传统,而儒家则是一贯重视“仁”(“尊德性”)。庞德对中国古诗意象用法的改造就具有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求“智”,强调理性认知。《在一个地铁车站》一诗篇幅短小,意境悠远,好似一幅国画小品,留白的地方有淡淡的余味。诗人在看到美丽面庞(像)之后,为表达心中所想的“意”,脑海中就浮现出“黑色枝条上的花瓣”(象)。意象的瞬间交汇,让人觉得总有一种余情,超越了中国美学思维中的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