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解读文本,打造灵动课堂

2021-09-10郭羽宁

新课程·上旬 2021年32期
关键词:四维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郭羽宁

摘 要:为教学服务的文本解读需要教师把握教材体例、文本结构,还要精琢语言文字,展现解读的个性化。结合课例,阐述对文本解讀之策略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本解读;阅读教学;策略

文本解读是基于教学前提,为重组和构建教学文本,进行有效教学而服务的一项教学活动。

一、现状:文本解读三误区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但文本解读时,教师往往是左手教材,右手教辅资料,成了教辅的复读机。笔者认为,当前文本解读主要存在三个主要“误区”:1.拿来主义。2.过度解读。3.片面解读。

二、分析:“四维”文本解读的实质

(一)“四维”文本解读的概念。笔者在备课中尝试从四个维度解读文本,力求读懂编者的意图,吃透语言文字。

(二)“四维”文本解读的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通过解读教材体例和文章结构,可以避免只向语言文字的片面解读;预设个性解读符合“生本”理念,也避免了教师“过度解读”的尴尬。

三、策略:“四维”解读文本的实践

(一)解读教材体例之精。部编版语文教材结构上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因此,教师要细研教材体例,找准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来解读文本。

以部编小学语文五上七单元《四季之美》为例,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写景文品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基于以上认识,将《四季之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指定如下:(1)通过寻找景物、品味语言、读出韵味的方法,感受动态描写,体会秋天黄昏独特的韵味,借助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迁移此法,感受夏夜之美。(2)通过图片、影像、配乐等方式。反复诵读,展现夏之夜晚、秋之黄昏独特的韵味。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南针,通过解读教材体例,我们能全面地把握编者的意图,确定教学目标,为精准教学打下扎实基础。

1.解读文章结构之巧

文本解读时,教师要把握文章线索与层次脉络,这样便于我们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需求,合理地选择和重组教学内容,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

笔者在解读《四季之美》时发现,文章段落间不串联,且描写秋天黄昏之美的场景是最多的,可以作为教学“典型”先导学,师生共读,加深对“动态描写”的理解,边学边提炼“抓景物—品味语言—读出韵味”的学法,为后续自主合作学习品味其他段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此笔者设计了如下环节:

圈景物—交流—品读感受—提炼写法—朗读指导—小结学法—自主合作学习。

2.解读语言文字之美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阅读中,感受语言表情达意的作用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格外关注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在关键词句的品读上下功夫。

例如,学习《四季之美》第三自然段时,笔者通过仔细研读语言文字感受秋之黄昏美的三个层次:“归鸦回窠”的温馨之美,“大雁齐飞”的扶持之美,“风声虫鸣”的辽阔之美。

教学片段:

圈出景物,感受动态美:普普通通的景物,作者是怎样写出它们的美?再次默读第三段,细细品一品。

生1:我仿佛看到太阳一点一点沉下山头。霞光染红了整个世界,美极了。

生2:乌鸦妈妈匆匆归巢,小乌鸦看见后欣喜极了。我想到我和妈妈手拉手一起漫步回家,十分温馨美好。

生3:一群大雁结队迁徙,它们相互帮助,这份相互扶持的美令人感动。

生4:夜幕降临,我站在辽阔的林间,风声虫鸣听来十分舒爽、心旷神怡。

教师小结:作者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动态美,传达了秋之黄昏的独特韵味。

细致解读文本语言,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多元解读体现个性化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在文本解读时充分预设学情才能顺势而导,才能避免“学生发言,教师无言”的尴尬局面,让课堂自然而然。如在《四季之美》一课中,发现品夏夜之美时学生的理解就可能有几个层次。

对“夏夜之美”的文本解读:

总体感受:夏夜之美只写了萤火虫一样景物。但萤火虫在晴天和雨天的夜晚飞舞时的美是不同的。

细品不同:晴天时漆黑的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翩翩起舞,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于闪烁的星海中,这是独属于夏夜的浪漫。蒙蒙细雨时,只有一两只萤火虫在飞行,忽隐忽现,这是夏夜独有的神秘,非常迷人。

拓展想象:夏夜之美还会在动听的蝉鸣、蛙叫中,在奶奶摇曳的蒲扇中,在繁星闪烁的夜空中,也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痛痛快快地吃西瓜里。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在指导阅读时,要尽可能挖掘多元的解读维度,寻找那些不尽相同的、个性丰满的“哈姆雷特”。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2]李玉贵.备课式文本解读的教学审视: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7):112-120.

猜你喜欢

四维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报告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析高职保险实务专业“四维”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谈四维空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