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研究

2021-09-10于晶晶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

于晶晶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想要取得更大的创新与发展成果,首要的前提是革新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并加强云服务管理,为师生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实现云服务管理的最终目标,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优势与可能。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云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对高校图书馆发展极为不利,文章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的应用技术、发展现状、应用影响与创新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

0    引言

实现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一方面能够实现各类网络数字化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分享,也能够降低高校图书馆应用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源应用损耗,降低学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实现高校图书馆云服务技术的普及,对高校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数据背景下的资源调度和共享平台,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管理和服务效率与质量,还能够达到高校图书馆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因此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就显得极有必要。

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应用技术

1.1 虚拟化技术

云计算虚拟化是一种新型的网络资源整合与管理方式,其不仅在网络平台应用程序方面能够实现虚拟,更是已经深入到了虚拟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等各个方面,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虚拟化程序和过程。所以,有强大的云计算虚拟化作为支撑,用户就可以通过虚拟化实现运算资源实体、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创设和完善,实现对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动态分布以及运算处理等,进而从根本上打破传统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存储等问题带来的局限,达到云计算虚拟操作过程中多程序共同运行的目的。就拿数量庞大的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处理来说,相较于传统技术,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就能够最快的用多线程独立并行方法来帮助师生实现其对相关资源的检索、分类与处理。

1.2 数据存储技术

当前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中最主要应用的数据信息存储办法是以网络云服务平台作为最终依托,并在此基础上与可伸缩性云计算服务技术相结合的模式,这样的数据存储模式能够使得数据存储更简单快捷,稳定性与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相较于传统的数据存储模式更具时效性和方便性。数据存储过程中,云服务器会把所有数据化的电子资源经由虚拟化转换和分解,发送和存储在相对应的网络单元中,而且云服务存储技术不存在出现服务器故障后数据丢失等问题,一旦发生这样的故障,其他后台数据也能够及时被作为储备推送,满足用户需求。不过不同高校,在实现图书馆数据资源存储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与学校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与需求相一致的。

1.3 资源管理技术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云计算虚拟化的实体应用程序来实现,最常用到的包括各类网络程序和Web等硬件设备,这样的云服务资源管理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高效简洁服务程序和软件,并实现管理架构的构建和各类数据资源的处理。很多高校在引入云服务管理技术后较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极为重视云计算网络、存储等方面的集中虚拟化实现,在云服务资源索引、数据处理以及功能服务方面也更重视动态配置[1]。

1.4 能耗管理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网络技术能耗管理,云服务技术能耗管理更具有策略性,其在电子资源数据量极大的情况下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和处理时会将不同的资源进行分区,并置于特定的资源池,而且错峰运算原则也会极大限度的实现能耗与云服务平台运行效果的优化[2]。

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现状

很多资料中有关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相关研究都表明,当前一些一流大学在这方面的建设是极为到位的,无论是借助于CALIS数字图书馆开发的相关服务管理平台,还是借助于超星旗下的移动云图书馆等,最终都实现了本校图书馆云服务网站的建立和数字公共资源的应用与共享等,但是事实上国内那么多的高校,最终获得大量投入并可以被投入使用的高校图书馆只有60多家,其他高校的普及和建设现状可想而知。另外的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云服务管理建设过程中仍然在经受着数据资源庞大,管理能力不足且协同性差,存储问题严重等压力与挑战,对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效果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如何实现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平台搭建和实施完善也就成为当前高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3]。

3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创新策略

3.1 新增图书馆内云资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想要实现云服务管理的优化与提升,必须要实现内部软硬件设施的更换,以便增加云资源。一方面及时实现对实时资源的获取,并将馆藏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将其全部归纳进高校图书馆云服务平台中,实现师生及时的查询和借阅等,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让高校图书馆真正实现云端服务,进而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与发展。一方面重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检索的精准性,各高校图书馆之间选择统一的检索界面,这样有利于实现跨信息库、跨平台等的资源检索,最大化地实现我国整体的高校图书馆资源云共享,以确保资源检索的完整性和精准性。另一方面及时有效地实现云信息的发布与更新,让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图书馆数据资源的现状,缩减其检索和借阅等方面的时间消耗,为师生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4]。

3.2 创新师生云管理体系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至今,想要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现状就必须要建立科学实用的云服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让高校图书馆达到智能化管理的要求,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得到提升,师生之间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想要构建云服务管理体系,首先高校图书馆必须搭建完整的云服务管理平台,而且平台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必须得到保证,这样才能让师生在阅读过程实现信息有效和借阅便捷,也能实现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实现多样化的阅读访问模式、操作软件和系统以及终端之间的充分接洽,提升软硬件设备的自动识别能力,实现云服务评估对师生需求的自动调整与满足,增强师生的阅读体验。还应该重视提升和學习办法,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让更多的人参与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实现传统管理方式的最大化变革,增强管理人员的变革和创新理念,实现高校图书馆整体实力的提升。

3.3 优化云管理模式

想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首先就要针对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现状来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样云服务管理的优势才能够得到凸显,也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师生实际的阅读需求,这样也能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保障。而要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要做好的就是对高校图书馆功能以及优势等方面的宣传,大数据背景下想要实现图书馆宣传是一件极为方便的事情,可以在高校论坛、微信公众号等上面进行,这样高校图书馆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粉丝效应,还能够极大地实现师生与图书馆之间的亲近感。其次想要实现对高校图书馆长期稳定的宣传,还必须要有独立的全面的宣传渠道,那就是高校图书馆APP,专属的宣传软件能够将数据资料进行更完整的划分,让师生在阅读和学习中做到一目了然,检索自己想要的内容时也会节约更多的时间,校园图书馆的形象和影响力也会有所提升,再将其与云服务管理相结合,就会形成校园独特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4 拓展云服务管理空间

除了要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云服务管理的空间也需要拓宽,可以通过将学习、阅读与工作、生活等相结合来实现,这样云服务管理的内容也会得到拓宽。尤其是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对图书馆云服务管理极为重视,实现将云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紧密结合,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效率更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等会相对减轻,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云服务管理的优化。同时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来实现自我提升,这样双向作用,云服务管理和管理人员都会朝着优化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总之,想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的优化,就要不断地去提升云服务管理的质量,实现云服务管理空间的拓宽和内容的多元化,并不断地实现馆内智能化设备的引进与应用。不断健全云服务管理体系,为师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文君.基于云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0):63-64.

[2]赵军,刘静.云计算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大平台建设的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8):67-69,71.

[3]曾琛.新时期下高校图书馆云服务管理研究[J].智库时代,2020(12):96-97.

[4]唐晓应,毛静.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社区信息云服务模式探析[J].图书馆,2016(12):108-111.

(編辑 姚 鑫)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