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暾:用科技创新护航生命
2021-09-10辛爱峰
辛爱峰
如今,地震预警技术越来越成熟、接受范围越来越广。这正是我国地震预警科技的开拓者、成都市美幻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13年来不断超越的梦想:“下次灾害,中国有预警。”截至目前,王暾团队的预警系统已连续成功预警63次破壞性地震。
王暾感慨,是成都这片培育科技创新的沃土,为顺利、高效地推动这项科技创新成果落地成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隔山改行地震预警,被当成骗子
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物理学博士王暾在奥地利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74年出生在四川达州的他,一直以来给自己的人生规划是搞教育、做研究的大学教授。
汶川地震发生后,远在奥地利的王暾电话联系不上家人,看到新闻报道中不断攀升的伤亡人数和触目惊心的照片,忍不住泪水长流。“这样强的地震,有没有办法预报?”他当即查阅资料,发现地震预测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但2007年日本研制出的提前10秒警告居民的地震预警系统算是个希望,提前5秒就能避免80%左右的死亡。没学过预警技术也没学过地震专业的王暾当即决定回国,并下决心:一定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
起步并非易事。王暾回国后向同学、亲戚借来了300万元启动资金,到人才市场招募研发团队。当时,很多人因为对地震预警的陌生而不理解他,有人说,这是地震局的事,不用个人来管;也有人说,我们做不到比日本技术还好。招人的时候,王暾还曾被人认为是骗子,有的求职者把发出来的简历又撤了回去……
让王暾感到高兴的是,很快就有7个志同道合的人来与他共筑梦想。8个人的团队,在成都一个普通小区里,成立了“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并逐渐吸引到20多人加入,正式开始与地震“赛跑”。同事给他取名“王大胆”,因为拿着力学和理论物理两个博士学位的王暾,干起了地震预警这个跟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研究项目。
说起选择在成都创业,王暾坦言,一方面是因为成都是离汶川最近的大城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成都的创业环境给了他很大的信心。这十几年在成都,不能说没遇到过困难,但隔山改行的梦想还是在脚踏实地地实现。
账面上只剩1.4元,靠什么坚持
“电磁波的速度远快于地震波,可以先于破坏性震波到达之前进行预警。”这个初中生都能理解的简单理论,要研发成真正的地震预警系统却并不容易。王暾和他的团队必须“从零开始”,翻找各种相关资料,经过一年多研究和准备,终于可以开始做样机。但机器没做几台,30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被用光。
那一段时间,可谓是研究所的至暗时光,最困难的时候,团队研究人员5个月没发工资,全公司账面上只剩1.4元,各项给予他个人的人才补助也全部搭了进去。员工陆续开始流失,最后剩下13人,因为总是拖欠项目款,一些材料供应商也不愿再与他们合作,他和很多员工甚至依靠刷信用卡来维持研究所正常运转……
“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特别难熬时,王暾用党的历史中一次次跌宕起伏鼓励自己和团队,“和建党初期的艰难险阻比起来,我们的困难其实不算什么。”1997年入党的王暾作为公司党支部书记,经常会给团队的党员讲党课,“成都的科创、人才等配套政策,是我能坚持下去的客观动力。”
2010年,《成都市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资助管理办法》、《成都市创新驱动发展试点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等科技创新政策相继落地,为快要撑不下去的王暾带来了曙光。科技部50万元的创新基金到位,成都高新区20万元的配套也到位。同时,成都优越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放心投资,研究所及其研发公司获得了3800万元投资,加上初步项目成果被认可,拿到一家公司95万元的项目资金……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搬到天府软件园的研究所工作速度大幅提升。
2013年成功预警云南巧家4.9级破坏性地震,让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能够预警地震的国家,国际地震学家也吃惊于中国在汶川地震仅仅5年后就做出了一套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2019年宜宾长宁地震时,系统预警比日本的盲区小30%,而预警速度快30%。现在,我国已经从仰望地震预警先进国家,变成了拥有让国际同行尊重和认可的地震预警技术。
近年来,王暾和团队的科研成果构建起涵盖20多种数据源的“天—空—地—地下”立体化监测网。2021年8月18日,汶川多灾种预警示范项目启用,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多灾种预警服务体系的县,王暾的梦想又实现了超越。
推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
在灾害预警方面,成都不仅走在全国最前沿,还率先实现了政府与社会力量和民众的共建共享。“去年年底,成都带动中国地震局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合作,成立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就是成都‘共建共享的一个佐证。”王暾讲述近两年来的新成就,已不限于地震预警技术本身了。
“十四五”开局,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为首批市民观察员的王暾,用工作为这座城市的安全韧性建设贡献力量,也在切身感受成都的幸福。
已在成都生活、奋斗13年的王暾,说起如今生活上的诸多改变:周末,常沿着天府绿道从软件园散步至锦城公园;东郊记忆的老厂房,变成了拥有独特工业遗址印记的游览胜地……这些,都成为他扎根并继续建设成都,且对这个城市充满无限期待的新因素。
汶川地震13周年时,王暾说,从悲壮走向豪迈,正在推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一词是王暾2021年的高频词,他希望与大家一起努力,持续引领灾害预警科技创新,让“成都智造”、“四川智造”预警成果不断提升效率。他要实现的“灾害可预警,预警能救命”梦想,也将提升城市应急领域的现代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