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感染病原菌监测及多重耐药相关影响因素

2021-09-10王品品常晶王广州黄楠楠于凤琴

儿科药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获得性铜绿克雷伯

王品品,常晶,王广州,黄楠楠,于凤琴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 45001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易发生院内感染,由于其发展迅速,并易导致患儿全身感染,严重时可致患儿死亡[1-2]。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抢救危重症新生儿的重要场所,但也是引发患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场所,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患者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过程中获得的感染,也包括在医院获得感染出院后才出现的症状[3]。多重耐药菌(multiple drug-resistent organisms,MDRO)感染是由对3类或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引起的感染,由于其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4]。由MDRO引起的感染是一个国际性健康问题,目前最主要的措施是防控,以降低MDRO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缓解患儿痛苦,还可减少住院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益[5-6]。针对以上两种感染,本研究分析了院内NICU近4年的HAI和MDRO感染的新生儿,以了解NICU新生儿易感的主要因素,为临床重症监护室新生儿HAI和MDRO感染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本研究回顾性调查郑州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NICU新生儿病历资料,并对院内获得性感染中病原菌类型及多重耐药(MDR)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并怀疑医院获得性感染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发生感染的情况,并根据其感染是否为MDR进行分组,并进行多因素分析。观察患儿感染情况及部位、病原菌分布及MDRO分布情况,并进行MDRO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及MDRO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1.2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采用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培养基在35 ℃孵育18~24 h,培养基和药物敏感纸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M-H琼脂购自英国Oxiod公司,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判断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7]。

1.3 参照标准

MDRO的判断参照《MDR、XDR、PDR多重耐药菌暂行标准定义:国际专家意见》[8]。本研究监测的MDR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剔除同一患儿相同时间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8]。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感染情况及部位分布

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NICU共有患儿1 207例,发生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106例,感染率为8.78%。男58例,女48例,出生日龄为30 min~37 d。其中多重感染病例37例。见表1。

表1 感染部位分布 例

2.2 病原菌分布及MDRO分布情况

106例患儿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61株。其中,呼吸道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32株(36.36%)、14株(15.91%)和10株(11.36%);败血症患儿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为10株(25.00%)、8株(20.00%)和8株(20.00%);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心静脉/脐静脉置管)共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株(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42.86%)、肺炎克雷伯菌2株(28.57%)、白色念珠菌1株(14.29%);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7株(46.67%)和肺炎克雷伯菌5株(33.33%)为主。见表2。

表2 病原菌分布及MDRO分布情况 株

2.3 MDRO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37例MDRO感染患儿中检出40株MDRO,另有69例患儿为非MDRO。根据其是否发生MDR进行组间比较,经χ2检验后MDR组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住院时间≥10 d、低蛋白血症、Apgar评分<7分、机械通气、肠外营养、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患儿占比均高于非MDR组(P<0.05);两组患儿性别、入院时日龄<7 d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DRO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例(%)

2.4 MDRO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结果显示,出生胎龄<34周、住院时间≥10 d、Apgar评分<7分、机械通气、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是患儿发生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MDRO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2.5 药物敏感性分析

G+菌共44株,其中30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性链球菌,3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他菌株6株。对占比最高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见表5。G-菌共116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较多,分别为52株、27株,对其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见表6。

表5 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表6 主要G-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本研究报告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NICU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情况,感染率为8.78%,与先前已有研究显示新生儿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为7%~12%一致[7-9]。由此我们进一步探讨NICU院内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MDRO感染的影响因素。从本研究结果显示NICU院内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1)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气管机械通气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直接原因[10-12]。(2)胎龄≤34周且低出生体质量,是另一重要风险[13-14]。由于目前国内尚未制定有关新生儿在NICU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发病率的标准,因此根据国外标准[15]分析,我们发现NICU患儿中以呼吸道感染和败血症为主,感染率分别为34.48%和34.61%。感染因素可能是新生儿胎龄较小、体质量较轻,机体各种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早产儿,免疫系统状况较差,易受到外界病菌的入侵,从而导致院内新生儿较易发生感染。从病原菌分布及MDRO分布情况观察,NICU患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较多,分别为32株(36.36%)、14株(15.91%)和10株(11.36%),可能是与新生儿接受机械通气相关。从败血症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分析,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较多,分别为10株(25.00%)、8株(20.00%)和8株(20.00%)。从MDR感染的单因素分析观察,新生儿出生胎龄<34周、Apgar评分<7分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的新生儿感染几率大(P<0.05),是MDRO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样的,从MDRO感染的多因素结果分析观察,体质量<2 500 g及胎龄<34周患儿院内感染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因素(P<0.05),表明新生儿体质量越轻、胎龄越小,院内感染几率越大。此外,由于医院内住院患儿较多,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几率,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时间>10 d患儿院内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住院时间越长院内感染几率越大。

新生儿院内获得性病原菌感染及MDRO感染往往需要人为干预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6]。因此,医院应该采取措施加强获得性病原菌感染及MDRO感染的预防。首先,对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以增加对病菌的正确认识;其次提高对病菌的传播控制,及时阻断传染源;最后,针对院内其他易感染人群,必须做好病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对N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MDRO感染的患儿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护理干预,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NICU获得性感染病原菌及MDRO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获得性铜绿克雷伯
变栖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获得性指状纤维角皮瘤验案
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CT特征对比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治疗进展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以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的获得性肝脑变性2例报道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连翘等中草药对肺炎克雷伯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