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1-09-10刘建荣
刘建荣
胸腰椎骨折在骨科中十分常见,患者的胸腰椎功能常因为外力的作用而受到损伤,临床虽然可以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但术后依然需要借助康复治疗来促进胸腰椎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否则不仅手术结果可能受到影响,患者也有可能在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进而影响到生活质量[1]。术后胸腰椎功能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常规康复治疗虽然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但对患者的影响十分有限,对此,需要通过更加积极的康复治疗来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而阶梯性康复训练正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其可以通过循序渐进地康复训练为患者带来积极的影响。本文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试分析应用阶梯性康复训练所带来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法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32~74岁,平均(53.35±11.2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5例,摔倒滑倒16例,高空坠落等其他原因9例;骨折位置:T11节段10例,T12节段14例,L1节段16例,L2节段10例。对照组:男39例,女11例;年龄33~73岁,平均(53.39±11.2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26例,摔倒滑倒14例,高空坠落等其他原因10例;骨折位置:T11节段11例,T12节段15例,L1节段17例,L2节段7例。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节段等一般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纳入标准:(1)与《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相符。①仅有前柱遭到破坏;②X线检查可见椎体前方有楔形变,后缘皮质骨完整,椎体后缘高度正常,相邻椎体无脱位,可能有后凸畸形;③CT显示骨性椎管结构无异常[2]。(2)均采取同一治疗方法。(3)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且本研究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部位骨折。(2)胸腰椎有既往手术史。(3)心、脑、肝、肺、肾功能不全。(4)妊娠哺乳期女性。(5)因精神疾病、依从性差等原因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单行常规康复治疗。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为患者合理安排饮食,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并通过聊天、播放轻缓音乐等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此外,做好身体清洁以预防感染;为患者经常翻身,并进行肢体按摩,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研究组加行阶梯性康复训练。(1)第一阶段(术后第1~2天):在病床上为患者摆放良肢位,使患者胸腰保持平直状态,每隔2 h为患者翻身1次;同时,在病床上为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联系和主动肌抗阻运动训练,2次/d,20 min/次。(2)第二阶段(术后第3~4天):为患者取平卧体位,双腿交替进行抬高练习,动作为“伸直膝关节并抬高到45°,保持3 s后放下”,每侧下肢均进行10次训练,2次/d。(3)第三阶段(术后第5~7天):通过“五点支撑法”提高腰背肌功能。具体训练步骤为:患者在病床上保持仰卧体位,选择双肘、双足以及头部五个部位作为“支撑点”,将腰背部抬高;随后,患者在病床上保持俯卧体位,以腹部“支撑点”,将以上五个部位抬高,背部最后呈弓形[3]。(4)第四阶段(术后第8~28天):通过“三点支撑法”提高腰背肌功能,训练步骤为:患者取仰卧体位,将双上肢置于腹部,以头部和双足作为“支撑点”,抬高腰背部[4]。随后,以助行器帮助患者下床进行步行训练,训练过程中需保持重心的稳定,双下肢依次作出迈步动作,20 min/次。(5)第五阶段(术后第29~90天):以助行器协助患者练习平地行走,待患者可行走后可过渡到练习上下楼梯,最后练习到患者可以不借助助行器或拐杖等辅助设备便可以独立上下楼梯,2次/d,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组间对比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1)VAS评分:可反映患者的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医护人员对照患者神态表情,给出24 h内患者最痛苦表情的评分,无痛为0分,剧痛为10分,评分范围0~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越严重[5]。(2)JOA评分:可反映患者的腰椎功能,以JOA量表评分,评估项目包括临床体征、主观症状、膀胱功能、日常活动受限度,满分29分,评分越高则患者腰椎功能越好[6]。(3)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压疮、疼痛等。(4)生活质量评分: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估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7],涉及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心理情感、躯体健康4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对比
组间对比干预前的VAS评分、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比,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的对比(分,±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VAS评分、JOA评分的对比(分,±s)
?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2.3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QOL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干预后QOL评分对比(分,±s)
?
3 讨论
在高能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患者的胸腰椎发生骨折,其局部神经血管及软组织将会受到损伤,患者不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还会出现局部活动受限问题。诸如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术法可以迅速恢复腰椎结构并维持腰椎的稳定性,但腰椎功能的恢复却需要较长的时间,若仅靠人体的自行恢复,速度非常慢,患者将长时间处于生活质量降低的状态,因此临床需要借助康复治疗来加快腰椎功能的恢复速度,提高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8]。本文中对照组为患者采取了常规康复治疗,虽然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相应的预防,但这些康复治疗措施缺乏针对性,特别是缺乏对腰椎功能恢复的针对性,因此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效果并不理想[9]。而阶段性康复训练基于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其康复治疗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且更加科学合理,其可以更有效的加快患者的康复,使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到更加显著的改善。例如,患者若是术后长时间卧床,非常容易发生压疮、肌肉萎缩、便秘等并发症,因此在术后早期可以通过床上被动和主动训练、良肢位的摆放来预防以上并发症的发生;随着患者肢体功能的逐渐恢复,便可以循序渐进地接受进一步的训练——在第二阶段通过直腿抬高训练可以提高肌力并改善关节功能,在第三阶段通过五点支撑法提高腰椎功能,在第四阶段和第五阶段借助外物的辅助使患者逐步恢复行走能力,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更是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0-11]。本文中研究组便是因为采取了以上阶梯性的康复训练措施,所以术后疼痛和腰椎功能障碍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并发症也更少发生,而结果中研究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的JO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P<0.05)。同时,研究组6.00%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可以证明以上论点。任娜等[12]研究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文研究组相应指标,均较为相近,可见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
综上所述,应用阶梯性康复训练可以为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的腰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都带来积极影响,故临床应为患者积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