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204-TBP体系协同萃取稀土铈的实验研究

2021-09-10孙志敏武志伟

四川冶金 2021年4期
关键词:氯化稀土离子

王 婷,孙志敏,武志伟

(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稀土是一种的不可再生资源,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在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新材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我国稀土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2]。现在的稀土萃取分离中采用的方法有分步法,离子交换法,有机溶剂萃取法,工业上萃取稀土过程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有机溶剂萃取法[3]。本文使用P204-TBP协同萃取稀土铈,为了减少萃取阶段第三相的生成,提高稀土的萃取率,改善萃取的分离效果,研究萃取体系中P204的体积分数、振荡时间、相比以及稀土铈的浓度等因素对萃取体系的影响,掌握P204-TBP有机溶剂的萃取机理,并得到最优的萃取体系。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实验所用试剂:P204,TBP(AR),六次甲基四胺(AR),磺化煤油,二甲酚橙(AR),磺基水杨酸(AR),抗坏血酸(AR),六次甲基四胺(AR),氯化铈(99.9%),EDTA(AR)

实验主要仪器:KS型康式振荡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酸碱滴定管,FA1204B电子天平,不同型号的烧杯,容量瓶若干,锥形瓶若干,梨形分液漏斗若干,移液管若干,烧杯,滴定管。

2 实验原理与方法

2.1 实验原理

P204是一种酸性磷氧萃取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在煤油中有极性磷酸基团存在,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以二聚形式参与反应。可在萃取稀土元素时释放出H+[4],它萃取稀土离子的交换反应为:

Re3++3(HA)2=Re(HA2)3+3H+

TBP是一种中性磷氧萃取剂,TBP萃取稀土是通过磷酰氧上未配位的孤电子对(>P=O:)与中性稀土化合物中的稀土离子配位,生成中性萃取络合物[5],其萃取三价硝酸稀土的反应为:

根据二者特性,可使用P204与TBP构成协同萃取体系对稀土进行萃取,其中P204和TBP都起到萃取稀土离子的作用,二者构成的体系对稀土离子与酸共同萃取。同时,在萃取过程中保持溶液的pH值恒定,从而达到无皂化的目的。

2.2 实验方法

该实验的有机相为P204和TBP与一定体积的磺化煤油的混合试剂,水相为氯化铈溶液,主要观察协同萃取体系萃取稀土的情况,最后计算P204的用量,得出结论即对稀土萃取的情况。根据观察记录P204-TBP协同萃取体系对氯化铈的萃取效果,计算出在理论上的铈萃取率。观察萃取体系中P204的体积分数、振荡时间、相比以及稀土铈的浓度等因素对萃取铈的影响,得到P204和TBP所占比的具体数值。在进行萃取实验时,先分别配制适当浓度的混合萃取剂和氯化铈溶液,按照一定比例倒入分液漏斗中,并置于恒温水浴振荡器上振荡规定时间,然后静置三分钟使其分层。再依次加入固定量的水、抗坏血酸、水杨酸、甲基橙,加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之后再加入固定量的甲基四胺和二甲酚橙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最后进行滴定实验,用EDTA滴定溶液到达滴定终点,记录数据,再进行多次实验更改变量,分别计算不同情况下的萃取率,研究这些情况对萃取铈的影响。

2.3 数据分析方法

用EDTA进行稀土浓度的滴定,在锥形瓶中加入2ml的氯化铈溶液、蒸馏水适量,再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在摇匀后加入几滴二甲酚橙,则溶液颜色变为紫色,再加入0.2 g的抗坏血酸(为了能减少其他的一些金属元素对实验的影响)[6]。再将EDTA装入滴定管中进行滴定,直至溶液颜色变为亮黄色为止到达滴定终点,记录此时滴定管的刻度,可得到消耗的EDTA的体积,将以上的分析数据代入到稀土浓度的计算公式中,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C——水相中待测稀土离子浓度/mol·L-1;

CEDTA——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1。

3 结果与讨论

3.1 P204的体积分数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更改变量P204的体积分数,调节溶液的pH为5.5左右,固定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铈溶液,30%的TBP萃取剂,溶剂为磺化煤油。由图1可知,P204的体积分数与氯化铈的萃取率成正比,即当P204的体积分数增加时,氯化铈萃取率也呈现递增状态。在反应进行的过程中,萃取剂TBP释放出的氢离子浓度不断增加,促进反应正向进行,直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即为终点。适当增加P204的体积分数可以促进萃取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能与P204进行萃取反应。但是要注意不能增添过量的P204,会生成其他物质。根据图1可知,P204的体积分数达到45%时,氯化铈萃取率最高为85%。

图1 P204的体积分数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3.2 振荡时间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更改变量振荡时间,振荡时间分别为2 min,4 min,6 min,8 min,10 min,12 min,14 min,16 min。调节稀土溶液的PH为5.5左右,固定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铈溶液,25%的P204萃取剂,25%的TBP萃取剂,溶剂为磺化煤油,相比为1∶1。由图2可知,P204-TBP协同萃取的过程中,随着振荡时间的增加,从总趋势看,氯化铈的萃取率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但在2-6 min和8-16 min之间萃取率无明显增长,这表明增加振荡时间有利于促进萃取稀土,但振荡8 min以后,能萃取的Ce3+量达到饱和,故氯化铈的萃取率无明显变化。因此,振荡时间达到8 min时,氯化铈萃取率最高为75%。

图2 振荡时间对萃取铈萃取率的影响

3.3 相比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更改相比,以浓度为0.1 mol/L的氯化铈稀土料液为水相,萃取剂为P204和TBP组成的协同萃取剂(二者体积比为1∶1),以磺化煤油为溶剂,萃取剂与溶剂按体积比1∶1混合,置于振荡器上振荡3 min,使萃取剂混匀后,再与稀土溶液混合萃取,振荡时间15 min,振荡后静置5 min,相比O/A分别为1∶2、1∶1、3∶2、2∶1、5∶2、3∶1,萃取温度为30 ℃左右,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相比增加,P204-TBP体系的萃取率上升,相比较高时,对铈离子的萃取率高,但相比持续增大时,萃取率达到饱和,萃取率为70%左右;当O/A=3∶1之后,萃取时难以分相,萃取率达到瓶颈,折线趋于平缓,最佳相比为3∶1。

3.4 离子浓度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实验条件:更改Ce3+浓度,以30%P204、20%TBP、50%磺化煤油配成的有机相,萃取振荡时间10分钟,观察P204-TBP体系在Ce3+浓度分别为0.1 mo/L、0.15 mol/L、0.2 mo/L、0.25 mol/L、0.3 mol/L时的萃取率变化。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随着Ce3+浓度增加,P204-TBP体系的萃取率均下降,这是因为在0.1 mol各萃取休系达到饱和萃取量,随着Ce3+浓度增加,被萃取的Ce3+量达到饱和,萃取率就随之下降。

图3 相比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图4 离子浓度对氯化铈萃取率的影响

3.5 P204-TBP协同萃取体系红外光谱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溶质与单一萃取剂、协同萃取剂之间的微观结合状态,同时确定P204-TBP协同萃取体系的萃取机理。本实验对P204、P204-TBP以及P204-TBP体系负载稀土离子Ce前后的有机相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表征,如图5所示。并将其特征吸收峰的峰值作于表1所示。

结合各有机相的红外谱图和特征吸收峰,单独的P204有机相与添加了TBP的P204-TBP有机相的红外谱图中振动吸收峰位置产生差异。单独的P204中P=O基团频率为1201,加了TBP后蓝移到了1212,且峰强度减弱。加了TBP后,向高波数移动,振动强度明显减弱。P204中P-O-H基团的频率为1025,加了TBP后,峰的位置不变,但强度有所减弱[7]。这表明在P204中添加TBP,会阻碍P204二聚体氢键的形成,TBP可能与P204形成分子间氢键,使氢键振动向高波数移动,同时P=O特征峰由于TBP的配位,使P204的对称性发生变化,导致P=O偶极矩发生改变,使其向高波数移动,同时强度减弱。而P-O-H也因为P204与TBP配位导致其强度减弱。

图5 P204,TBP,P204-TBP及萃取相的红外光谱图

表1 P204、TBP、P204+TBP以及萃取相的红外光谱特征频率

对比红外光谱图知P204-TBP萃余相的振动吸收峰频率。其红外光谱振动吸收峰位置基本相似,但1031处的P-O-H特征吸收峰强度极大的减弱,甚至消失,这表明稀土离子与P-O-H官能团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进行阳离子交换过程,由于加入TBP,会阻碍P204二聚体氢键的形成从而提高萃取率,而萃余相中P=O特征峰位置在1212处,相比于空白相的P=O特征峰1201,发生了红移,这说明萃取后稀土元素Ce与部分P=O发生了配合反应,生成P=O-Ce键,降低了P=O双键的电子云密度,使吸收频率有所下降,故更容易被萃取。

4 结论

(1)P204-TBP体系中P204与TBP的体积比2∶3时萃取效果最好。

(2)氯化铈的萃取率随振荡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但振荡时间过长,难以分相,最佳振荡时间为8 min。

(3)氯化铈的萃取率随相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相比的增大至3∶1时,萃取率达到瓶颈,折线趋于平缓,最佳相比为3∶1。

(4)氯化铈的萃取率随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离子浓度较高时,萃取率较低;溶液稀土浓度一定时,相比对两相的分离影响较大。

猜你喜欢

氯化稀土离子
氯化法钛白粉的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
2022年5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2022年2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CCl4和HCl气体氯化铀氧化物
2021年11月中国稀土出口统计
2021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低镍锍氯化浸出试验研究
在细节处生出智慧之花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