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田廖氏宗祠建筑装饰图形之文化意蕴

2021-09-10江寿国吕卓彦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田宗祠阴阳

江寿国 吕卓彦

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南北方差异明显。北方建筑色彩浑厚庄重,建筑材料相对单一,民风和人文底蕴也比较纯朴,粗犷豪放。南方建筑典雅清新,建筑材料多样,尤其是在岭南地区,住宅的整体风格通透清新,建筑平面相对整齐,院子小,房屋高,门窗狭窄,房屋的装饰、雕刻和绘画工艺也华丽复杂,工艺精湛,整体风格轻巧。本文所探究的古田廖氏宗祠便是南方建筑的代表。

1.古田廖氏宗祠综述

古田廖氏宗祠,又称“万原祠”,同时也是古田会议旧址。古田廖氏宗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采眉岭笔架山上,修建于1848 年。祠堂由前后厅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826 平方米,占地面积1500 平方米,是座清末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宗祠建筑。宗祠内的建筑装饰反映了闽西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祠堂内装饰纹样造型迥异,集中反映在宗祠的梁、枋、雀替、脊刹等处。每一处装饰纹样都精美绝伦,体现突出了工匠们绝妙的雕刻技艺,同时也蕴含了深厚的闽西文化意蕴,令人惊叹不已。

2.古田廖氏宗祠建筑装饰的主要装饰图形

在各式各样的装饰纹样中,出现次数最多、最具观赏价值的应属“卷草纹”“花卉纹”“如意”和“龙吐水”图案, 且部分图案多以结合相融的形式出现;部分建筑详部还出现了“鱼化龙”“阴阳”“凤凰”“梅花”“祥云”“双狮滚绣球”。

2.1“卷草纹”图形

卷草纹图形主要出现在前厅与后厅的梁、枋和驼峰等构件上。卷草纹为主体,部分配以如意、花卉、草龙、凤凰、云纹等图形。卷草纹是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忍冬纹发展而来,发展到唐代极为盛行,因此也被称为“唐草纹”。卷草纹由一条简单的“S”型曲线折射出了先人们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由于廖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年间,其卷草纹特征也带有明显摹古意味。古田廖氏宗祠中卷草纹图形造型丰富,与如意相结合,卷曲如盘,巧妙回旋,与如意造型完美衔接。有的与花卉相融结合,使用变化丰富,流畅生动的线条,花形华丽,层次丰富,叶片卷曲生动且富有动感。整体结构流畅,呈现出清代卷草纹趋向繁缛、纤弱的风格。而它无限重复、连绵波动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其生生不息的生长气息。

2.2“龙吐水”图形

“龙吐水”主要雕刻在前厅与后厅的梁、枋上。整体画面以龙吐水为主。龙体形态生动,加衬云纹,意在祥龙驾云而来。龙嘴微张,吐出阵阵水浪,水浪旋转翻滚、层层叠加,极富动感。深蓝色的浪花与红褐色的梁、枋相融,色调清新淡雅。还有部分图形又装饰以花卉绿叶点缀,浪花雕刻线条卷曲舒展,中间加衬花卉以及掌状绿叶,使画面更加华丽饱满。通过不同装饰纹样的穿插,使得梁、枋上的祥龙千姿百态,好似一幅幅丰饶美丽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眼前。在古时,“龙吐水”也寓意着吉祥如意,“龙”本是权贵尊荣的象征,水代表财富的源泉。这也体现出廖氏家族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2.3“鱼化龙”图形

“鱼化龙”图形雕刻在左厢房与右厢房的檐角下。“鱼化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装饰纹样,也可成为“鱼化为龙”,是指鱼身龙头的龙。其形态是由古代民俗神话传说发展而来,最初可以追溯至半坡时期的鱼图腾崇拜。古时“鱼化龙”有高升昌盛、金榜题名之寓意。廖氏宗祠厢房檐角的“鱼化龙”整体形态呈“S”型,鱼身为青色,背鳍由六个白色三角形构成,腹鳍和臀鳍均为三瓣,鱼尾化为波浪回旋。龙头周围设计三角形鱼鳃。纵观整个图形,雕刻工艺皆为高难度的阳刻,雕刻手法虽复杂,但不失元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古工匠的高超技巧。

2.4“阴阳”图形

“阴阳”图形刻在廖氏宗祠的悬鱼处和前院大门脊刹处。阴阳是中国古代圣贤创造的一种哲学,阴阳哲学家会把矛盾运动中的世间万物概括为“阴”“阳”的对立,通过阐述对立双方的变化原理解释物质世界的运动。阴阳是指促进自然规律发展变化,隐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原动力,是培育世间万物,促进其发展、成熟、衰退的基础因素,同时也是巩固中华文明思想基础的核心要素。古田廖氏宗祠中的“阴阳”为黑红阴阳图。同黑白阴阳图一样,阴和阳分别由“红”“黑”两色代表,黑中红点,表示阴中含有阳,红中黑点,表示阳中含有阴。阴阳图案的上下装饰以对称的纹样,其中卷草纹作为悬鱼装饰。

2.5“梅花”图形

“梅花”图案雕刻于左厢房与西厢房的脊刹处。“梅花”是中国传统花卉,自古以来有无数人赞颂过梅花的品格。梅花明亮优雅、凌寒高傲、给人以奋发向上、积极不惧精神。同时梅花还象征着隐士清和淡雅又刚烈耿直的品格。据族谱资料记载,古田廖氏是东汉初年廖扶的后代。廖扶是一个诗书 “教授”,风骨清奇,人品高如北郭。可推测廖氏族人建宗祠时将脊刹装饰以“梅花”是赞美廖扶的高尚品格及恩泽。同时梅花也是代表幸福的吉祥花样,梅花绽开五瓣,象征着快乐,顺利,幸福,长寿,和平。廖氏宗祠的梅花图案雕刻与多边形脊刹上,整体画面以小巧精美的梅花为主,梅花绽开五瓣,加衬绿叶和树枝,整体采用凹雕手法。凹雕属于透雕一种,凹雕手法同时也使得梅花的造型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整个脊刹下部装饰以卷草纹作为点缀。

2.6“祥云”图形

“祥云”图形多雕刻在正厅和后厅的下戗,以及前后厅过廊的檐板上。祥云纹是我国一种传统吉祥装饰纹样,像龙纹一样,都是我国独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祥云纹造型优美,流线婉转回旋,具有美好、吉祥的寓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深刻表现。同时祥云纹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更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古田廖氏宗祠中祥云纹出现在祠堂的下戗处,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同时通过廖氏祠堂的祥云纹特征也可以看出古时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喜爱流动感形式美的审美特点,深入表现了世间万物运动规律所具有的回旋盘曲的稳定关系。

2.7“双狮滚绣球”图形

“双狮滚绣球”图案刻画于正厅和后厅的檐板上。双狮滚绣球同样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吉祥图案。古田廖氏宗祠檐板画面绘有一大一小、一雌一雄两只狮子。雄狮雄壮健硕,颈有鬣。狮子形象在古代民间广泛应用,古时富裕家族通常会在屋脊雕刻狮子,意在镇宅消灾避邪。“双狮滚绣球”象征着吉祥欢乐且寓意祛灾祈福。相传雌雄双狮在游戏时毛发会交织缠绕在一起,小狮子便会从中诞生。 古代人将绣球视为吉祥之物,现在我们常可以在玉石镌刻、什物、建筑、家具等艺术领域看到双狮滚绣球装饰图形。

2.8“凤凰纹样”图案

“凤凰纹”出现在廖氏宗祠的大门门头、前后厅部分梁上和檐板处。凤凰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凤凰在中国古代被尊称为百鸟之王,具有吉祥的寓意。通常凤凰纹样是由凤和凰组成的,也有只单凤构成。凤凰纹饰在历代均有特色。廖氏宗祠中的凤凰纹是由凤与凰成双构成,大门门头处的凤凰纹以太阳为轴心对称布置。梁上的凤凰纹则更加华丽细腻,同时配以花卉纹样,使得整个画面饱满精美。

廖氏宗祠建筑详部主要装饰题材

2.9“福”“囍”“寿”字样

廖氏宗祠窗的形态设计极具特色,将“福”“囍”字样装饰于窗洞处做镂空处理,“寿”字则雕刻在上戗处.窗框周边还用“如意纹”装饰点缀,“福”字在设计中采用了方正处理。“福”字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原意是指以酒敬神,现则有祈求万事顺意之意。

3.古田廖氏宗祠建筑装饰图形的文化意蕴

3.1 梅花文化

梅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刚强坚毅的精神象征。它象征着坚定、刚正不阿。从古至今梅花都是中国文人所深爱的花卉,《诗经》中说:“天上有梅花,其实有七朵。”“若熬汤,只盐梅。”梅兰芳在《秦丰中南》等诗中也提到过梅。中国人欣赏梅花,不仅欣赏梅花的外表,更欣赏梅花的象征意义和感染力。古田廖氏宗祠中的“梅”,象征着品行高尚的隐士,象征着祖宗廖福清淡泊名利、直肠结实的高尚品格。

3.2 阴阳哲学文化

中华文化中的“阴阳”是指对世间万物的一种物质观,即人类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是“阴阳”的产物。就像地球昼夜交替一样,人类是在认识了昼夜的前提下,建造出可供人类生活的人居空间,所以人居建筑的功能本体应该是阴阳的构成,无论是宫廷建筑、还是民间住宅,都应该满足环境与建筑的阴阳构成的平衡,同时,儒家思想王权理论以及宇宙万物朴素认识论的自然伦理无不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华夏先祖的思想追求,这一影响也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形态及装饰中。廖氏宗祠的主体材质为木结构,木属阳性,完全符合阳宅本性。还有部分建筑材质为石结构,石属阴性,一定程度上与阴宅本性相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廖氏家族“阴阳合德”“中和”精神取向。在建筑装饰中,廖氏宗祠中的阴阳图形在悬鱼和脊刹处等建筑详部中均有体现。古田廖氏宗祠中装饰的“阴阳”图形是黑红阴阳图,同时也体现出廖氏家族刚柔相兼的审美意象以及对“天人合一”自然伦理观的完美表达。

3.3 龙文化

中国的龙文化历史悠久。龙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部分。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崇拜的图腾,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开端。中国人民将中华民族的理想精神化身为龙的威武奋发、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古时人们认为龙是无所不能的,它可以帮助人们驱邪消灾、克服人类无法抵御的自然天灾。龙文化流传至今已经十分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从有关于龙的歌曲、龙的服饰、装饰器物再到古建筑详部装饰,可以说龙形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祠堂中的建筑装饰更是少不了龙文化。在古田廖氏宗祠中龙的形象在梁、枋、檐角、屋脊、鸱吻等多处建筑详部均有体现。根据材料记载,中国古建筑上出现的吻兽在西汉时期比较完善,发展到明代大气磅礴、清代繁缛华丽。古时的龙形雕塑物通常出现在古代大型宫殿的屋脊处,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保佑家宅平安,祈愿人丁兴旺、生活富裕。为此,古时的权贵人家都会在戗脊端处布置龙形雕塑物,并以此来显示宅主的职权和地位。

4.结语

古田廖氏家族人才辈出,廖氏宗祠内的建筑装饰图形丰富且姿态迥异,雕刻工艺令人赞叹。本文从古田廖氏宗祠的历史溯源着手,分析了宗祠的装饰图形艺术,发掘了其装饰图形艺术中的文化意蕴。梅花文化是对廖氏先祖廖扶先生高贵品格的隐喻,体现出了族人对先祖的敬仰与感激。除此之外,阴阳哲学、龙文化、狮子文化等等都显示出廖氏宗祠高雅的艺术气质,同时还体现出闽西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祖德留芳远,宗情世泽长”,廖氏宗祠中所展现的艺术理念和传达出来的时代精神,不仅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古田人,更是成了当代人所瞻仰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古田宗祠阴阳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百年的呼唤——交响演唱会《古田颂》首演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宗祠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古田“鱼宴”“有机”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