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初探

2021-09-10李忠旗马向峰袁光柱焦松

新农民 2021年32期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

李忠旗 马向峰 袁光柱 焦松

摘要:病虫害成为制约粮食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齐河县大力推广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划建设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初步形成了六统一技术措施,即统一选用抗病品种、统一秸秆精细化还田+深翻、统一种子包衣、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精量宽幅播种、统一病虫害科学防治。为小麦的优质、高效、绿色发展提供防控技术。

关键词: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

齐河县位于山东省西部,是全国粮食生产先進县,耕地面积8.4万hm2,主要种植作物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其中小麦种植面积7.3万hm2,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种类主要有:麦蚜、麦叶峰、红蜘蛛、地下害虫、纹枯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赤霉病及麦田杂草,小麦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在20万hm2 次左右,病虫害成为制约小麦优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齐河县大力推广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规划建设了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位于我县焦庙镇2万hm2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核心示范区内,核心区面积66.7hm2,示范区面积666.7hm2,2020~2021年项目示范区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示范推广小麦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形成了适合我县小麦绿色生产的技术模式和技术路径,即: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包衣+秸秆精细化还田+腐熟剂+土壤深翻+配方施肥+宽幅精量播种+适期晚播+小麦田间路边沟渠种植诱集植物+冬前除草+小麦返青拔节期防病虫+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一喷三防+机械收获秸杆还田+专业化统防统治+农药科学安全使用。

1 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主要技术

1.1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经过植物检疫并且适合我县气候特点的抗病虫、抗倒伏、质量合格的优质品种。主要种植品种以济麦22、良星77、太麦198、济麦44、山农38,各品种插花种植,全县良种使用率达到91%。

1.2 种子包衣

对全县统一供应的小麦种子全部实施种子包衣。种子包衣剂主要采用特玉乐(8%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帅苗(30%氯氰菊酯悬浮种衣剂),全县种子包衣率达到95%以上。通过种子包衣,有效控制了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对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在65%以上,对小麦蚜虫、飞虱、地下害虫等虫害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

1.3 秸秆精细化还田+土壤深翻

将玉米秸秆用机械粉碎成粉末状还田,能够使秸秆中的玉米螟等害虫机械损伤,减轻下年虫口基数;深翻能够加快秸秆及表层杂草腐烂,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减轻病虫害发生;深翻在加快秸秆腐烂的同时,将地下害虫翻到地表被冻死、鸟食;深翻可将杂草种子大部分深翻到土壤深层,不利于杂草萌发(杂草种子在8cm以下基本不能萌发),减少麦田杂草数量。经秸秆精细化还田+土壤深翻处理和秸秆粗放还田+旋耕处理均在10月8~9日进行。试验调查表1,经秸秆精细化还田+腐熟剂+土壤深翻的地块较旋耕田麦田杂草减少56%,地下害虫减少24%,纹枯病减少8%,茎基腐病减少4%,其他病虫害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深翻,使耕层变深,提高土壤蓄肥蓄水能力,促进根系下扎和作物生长,进而提高小麦抗病虫能力。

1.4 适期晚播,宽幅播种

比常规播种时间晚播2~3d,于10月10日播种(常规播种7~8日),宽幅播种,播种行距16cm。适期晚播可减轻小麦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发生,宽幅播种有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发生。

1.5 田间路边沟渠种植诱集植物

在田间路边沟渠两侧种植对蚜虫天敌有保护作用的植物,在喷洒化学农药时,天敌生物有一个安全的栖息场所,对天敌起到保护作用,实施面积133hm2。

1.6 统防统治

示范区及周边辐射带动区小麦病虫害防治全部实施统防统治,化学除草采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治,中后期采用无人机进行防治。在小麦穗期,财政补贴1380万元实施全县7.3万hm2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统防统治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同时对减施化学农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及绿色防控的开展有重要作用。

1.7 科学用药

重点推广达标防治、冬前化学除草、返青拔节期用药、小麦“一喷三防”等科学防控技术,药剂全部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技术普及率达到95%以上。今年分别采用先正达、拜耳、江苏克胜三家企业的小麦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在示范区开展试验示范,对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地下害虫的防效分别达到52.94%、对66.67%、75.14%、77.27%、95.41%、75%以上,增产幅度达到14.3%以上。

1.8 机械收获秸杆均匀还田

小麦收获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并且全部秸秆还田。秸秆均匀还田,不但起到保墒作用,同时对控制下茬杂草萌发、减轻玉米杂草发生程度起到一定作用。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通过种子包衣、返青期和灌浆期科学用药,对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地下害虫的防效分别达到52.94%、66.67%、75.14%、77.27%、95.41%、75%以上,增产幅度达到14.3%以上,通过科学用药,整个生育期用药量减少50g/667m2(商品量),减少幅度20%以上,亩增加收益85元;秸秆精细化还田+土壤深翻,比常规旋耕麦田杂草减少56%,病害、地下虫发生明显减轻;冬前喷施除草剂较返青期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提高15%以上,且返青期喷药易产生药害;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综合应用,对小麦生产威胁较大的赤霉病每年发生面积控制在2000 hm2以下,蚜虫、白粉病、锈病危害逐年减轻,麦叶峰降为次要害虫,经济效益明显。

2.2 社会效益

小麦绿色防控技术提高了农产品质,同时更多的人参与到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中,增加了就业,解放了劳动力,促进现代植保机械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增加了农民收益。

2.3 生态效益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药包装物的污染,保护了天敌,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生态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 孙静.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10):172.

猜你喜欢

小麦病虫害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豌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