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美学思想渗透

2021-09-10李达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学思想高校

李达

摘要:小提琴是一种音乐艺术演奏形式,通过浸润美学思想,从艺术听觉和视觉上含蓄表达出乐曲的情感。在高校小提琴演奏教学中融入美学知识,提升大学生演奏知识和技巧,同时把他们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提到新的高度,营造别具特色的演奏美感,不断进行小提琴艺术的美学创新,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校;小提琴教学;美学思想;融合渗透

引言

小提琴作为一门整合音乐艺术和美学思想的重要乐器,可以促进音乐作品创作和表演效果的双面提升。小提琴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我国高校的小提琴教学内容多是教授演奏技法,随着近年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高校小提琴教学也开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希望借助小提琴的演奏,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同时更好的表达出作品的内涵和美学思想。通过小提琴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美学素养,使其更好的诠释演绎音乐作品,让听众充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美感,推动我国小提琴演奏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发展提高。

一、当前高校小提琴演奏美学思想渗透的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高校的小提琴教学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完善,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顶级音乐教学学府,它们的小提琴教授的演奏理论和技巧,已经培养了许多小提琴演奏人才,取得了累累硕果,也因此成为了我国小提琴艺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很多高校音乐教师在小提琴教学和演奏课题实验中都有效融合渗透了美学思想,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教学思维的创新发展,但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准确把握演奏乐曲的思想内涵,也就无法取得个人演奏风格和音乐作品的风格的统一,这是学生的美学思想不足造成的,需要他们在学习在继续加强对音乐价值,思想内涵和美学的深层理解和演绎诠释。其次,虽然教学改革屡屡被提及,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兴趣爱好受到重学科的压制,身心的發展会对长期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促进高校小提琴教学和美学思想融合的相应对策

(一)进行文化知识的融合渗透

音乐作品的创作离不开文化基本功的铺垫和辅助,文化知识背景是音乐创作的灵感基石,每一首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底蕴。作者的情感利用文化的支撑作用表达出来,形成优美的音乐旋律。想要深刻理解和体会音乐的深层含义和情感,需要对作者的创作进行研究分析和感悟。音乐创作者的思想行为会受到国家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潜在的影响,这从中西方音乐的表达和创作方式上有明显的表现。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小提琴教学时,要对音乐作品的国家和民族文化、传统、政治及经济发展背景,以及作者的性格、经历、人生观、个人成长发展背景等进行全面的讲解介绍,让学生在对作者有了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品味和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清感和思想,提高他们对音乐美学的诠释和演绎能力。以小提琴作品《山之女》为例,该作品采用“意”、作品的中间部美学思想运用中,则借助清新的音乐节奏、主题素材的匹配组合、民族文化风格的穿插运用及弦作强弱分明的配合,将一种动态化的美感演绎的出神入化,也将演奏过程推向高潮,精巧的奏出了创作者的手法及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校小提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音乐文化中融入渗透更多的美学思想,便于学生在小提琴演奏中能够有机的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元素,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音乐美学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渗透表达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形成个性化的演奏风格。

(二)高校小提琴教学中渗透个性化情感提高音乐美学思想

小提琴属于音乐演奏乐器的一种,因此,也具有音乐强烈的个性化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特点,使人们在欣赏小提琴演奏的过程中获得审美和艺术情趣,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和感受,引发听众的情感共鸣,提高他们的音乐美学享受。因此,高校小提琴教师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演奏中融入丰富的个人情感,造成对听众的音乐感染效果。

有这样一句谚语,“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音乐对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感染和影响效果。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体现小提琴这种乐器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效应,在熟练掌握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对乐曲作品原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仔细揣摩,并在演奏中充分融合美学思想,利用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对乐曲进行完美诠释和演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求学生尊重作品原创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融入自己演奏的个性化风格,表达出演奏和音乐美学融合的至高境界,使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既凸显个性,又富有内涵。

结束语

总之,高校小提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音乐美学思想的渗透融合对自身教学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演奏技法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演奏练习实现美学思想在自己演奏中的高效融合。从音乐文化和个性化表达方面,提高学生对演奏乐曲的理解和诠释能力,获得听众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演奏的艺术和美学境界,促进我国小提琴演奏教学的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 董莹. 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美学思想渗透[J]. 艺术教育, 2019, 000(006):78-79.

[2] 云格格. 论音乐鉴赏在小提琴基础教学中的渗透[D]. 内蒙古师范大学.

[3] 刘鹏. 小提琴教学中内容的表现与技巧的统一[J]. 泉州师专学报, 2000(01):86-88+2.

[4] 洪悦甄(Yueh-Zhen Hong), 陈孝铭(Hsian-Ming Chen). 小提琴造型美感与形式要素之探讨[J]. 东方学报, 2016(36):293-308.

[5] 韩岩岭. 小提琴演奏中音乐审美意识的培养[J]. 艺术科技, 2018(2):161.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美学思想高校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当代意义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菲利普?锡德尼《为诗辩护》美学思想研究述评
梁启超美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