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讨

2021-09-10张钊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思政工作高校

张钊

摘要: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人类发展进入了全媒体时代,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教育与管理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全媒体时代涌现出多种多样的传播媒介,信息获取的方式更加便捷,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高校的思政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各种技術上的便利,也为思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主要论述了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工作

引言:

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也是使用各种媒体最活跃的人群,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作为思政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与推行者,要积极创新思政工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提升思政工作的成效。

一、搭建媒体新育平台

全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的教育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搭建各种新型的媒体教育平台,作为思政教育的载体,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引导。不可否认的是,现代社会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从网上获取信息,传统主流媒体对年轻人的影响力甚微,为了更好的引导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就需要掌握舆论的主动权,积极探索新搭建媒体教育平台,把新媒体教育平台,作为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

1.1、统筹规划思政管理平台

学校要进行统筹规划,对校内的各级管理平台进行整合,把各种学生社团组织、二级院系组织、学校组织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合力,统筹规划,使媒体教育平台更加高效合理,同时便于加强监管【1】。新媒体传播信息有其独特的优势,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都积极运用新媒体来传播信息,QQ群、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平台,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中,班级管理、学生组织、学校各种职能部门等,都有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思政工作的开展。但这种管理从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存在着疏于管理、主题分散、互动性低的特点,以至于思政工作不能够深度开展,主要起到传达信息的作用,因此学校需要对这些新媒体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强化思政教育的功能,建设各种思政主题教育栏目,以便更好的发挥新媒体平台的思政教育作用。

1.2丰富思政教育媒介资源

要利用各种媒体资源来丰富思政教育的资源,打造各种新媒体思政教育产品,全媒体时代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学生们喜欢形式新颖的新媒体,但对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少分辨力,因此思政教育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新媒体形式,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打造出学生们喜爱的新媒体思政教育产品,把思政教育内容,转变为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育内容,与学生喜欢的娱乐产品如动漫、视频、游戏、歌曲等进行融合,采用学生喜欢的网络语言和内容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政内容的主观能动性【2】。比如传统的教育方式,以班会、上课为主,采用的媒介形式,就是多媒体、QQ、微信,而全媒体时代,可以采取更多的媒介形式,如短视频、公众号、直播、H5、游戏等,通过多种媒介资源的融合,使教学更加的直观生动,以短视频来说,抖音、微视等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其编辑制作形式也越来越简单,教师可以利用手机软件剪辑视频,依据自己的教学需求,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还比如在与学生交流沟通中,教师可以引用各种表情包,表情与文字搭配,起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1.3拓展思政教育媒介平台

拓展思政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推送思政教育作品,除了课堂的思政教育外,还在课后把思政教育进行延伸和拓展,通过多种新媒介推送相关的知识【3】。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文章作品;可以通过抖音、微视等推送各种热门社会现象、话题,引发学生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讨论,并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可以通过观看直播等方式,使学生接触到更多专家、行业精英的教育,不必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积极的进行互动,实现思政内容的软传播。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保证不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脱轨,抢占各种新媒介,发展成为思政教育的阵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二、提高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判、质疑、创造、制作、思辨反应能力,全媒体时代,不管是作为思政教育的教师,还是接受教育的学生,都需要提高其媒介素养【4】。

对于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教师而言,其媒介素养影响着思政教育的效果,在选择思政教育资源,制作思政教育产品时,需要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既要有高水平的政治素养、专业知识,还要有各种媒介的应用技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部分教师对于新媒体技术缺少了解,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时缺乏信心与动力,难以创作出新媒体思政教育产品,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都缺少创新,导致教育比较传统守旧,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在建设思政教育队伍时,要打造更加专业化、年轻化的思政教育队伍,在保证思政理论水平的前提下,提升教师队伍的媒介素养,使思政教育队伍更加具有时代感【5】。

对于作为思政教育的客体学生而言,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大量的信息中蕴含着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念,因此需要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增强学生抵抗诱惑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以便更好的成长。网络信息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会有一些负面信息、虚假新闻等对学生起到错误的引导,学生在缺少分辨力的情况下,传播这些信息形成舆情,也对自身的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加强媒介知识方面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学生具备鉴别信息、评判信息、思辨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发挥自身引导学生群体舆情的作用,使学生成为思政教育的传播主体。

三、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有着各种优势,但完全取代传统教育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传统教育媒介还是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平台,因此新媒体媒介要与传统的教育媒介相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互通有无。

传统教育媒介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有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员把关,对信息内容、思想理念、专业技能等进行筛选、解读和设计,传达出品质较高、内容积极的信息和服务,因此还需要借助这些传统媒介来引导主流的舆论,掌握舆论主导权。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各种传统媒介资源,比如宣传橱窗、宣传标语、校报、校园广播等,进行直观的思政教育。对于各种新媒介资源过度依赖,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学生往往缺乏自制力,沉迷依赖网络,导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因此在思政教育中,还需要发挥传统媒介的主导作用,通过真实性的宣传讲解,进行师生间的真实交流。全媒体时代的信息,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虽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接收信息,信息面更广,信息更便利,但同时也缺乏深度思考,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可能存在监管不到的情况,导致思想观念混乱,因此还是要通过系统、深刻的传统教育,结合形式多样的新媒体教育,来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新媒体、融媒体、自媒体等多种传播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方式,也对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正昱[1],.以“新时代”引领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9,0(29)

[2]谢留枝[1],.大数据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5)

[3]刘慧,胡成祥,.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0(3)

[4]徐露璐[1],王敏[1],周莹[1],.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8,0(23)

[5]郭超,.网络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7)

(濮阳市职业技术学院)663D9458-6A12-45E0-95D4-80495BACBD4A

猜你喜欢

全媒体时代思政工作高校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应对舆论新环境改革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