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二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2021-09-10廖伶俐

文学天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节奏感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廖伶俐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师要格外注重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良好的节奏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音乐学习,使其能够根据节奏感来进行相关歌曲的学习与演唱。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予以实施,有效培养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培养策略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一股清流,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小学阶段就开设了音乐课程并对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高要求和高标准。无论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对象,还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目标都是特殊的。要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学科特性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教学尝试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节奏感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一部分,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并选用适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低年级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节奏感培养过程中。为更好的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首先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借助节奏训练,在打造有趣音乐课堂情境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音乐协调能力,提升其眼、耳、手的灵敏度和大脑的应变能力。

二、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具体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节奏感的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音乐课授课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喜好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生活化的方式开展教学,进而,让学生在熟悉的范围下提升对音乐节奏感的敏感度,逐步提升学生音乐节奏感培养的意识。正是由于低年级的学生音乐节奏感不强,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曲子开展教学,让学生反复聆听来感受节奏特点。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拥军花鼓》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感受音乐所描述的军爱民,民拥军的那种喜气洋洋的时代情景,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如通过扭秧歌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红红火火的扭秧歌舞的场景,并配上相关的背景音乐,调动学生想要参与的热情。让学生根据音乐来加节奏,鼓励学生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来歌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二)通过声势律动,训练学生音乐节奏感

为进一步训练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使学生更好的捕捉歌曲的节奏,教师可以借助声势律动,来开展有节奏的歌曲训练。主要通过三种方法:1、用心欣赏音乐,体验音乐。2、用身拍击节奏,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如通过拍手、跺脚、捻指等。3、通过身心结合,在游戏中感受节奏的魅力。教师通过律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让其根据节奏性较强的音乐进行简单的节奏训练,在此础上,教师还应当充分发挥律动教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轻松地氛围下进行律动学习,让其能够大胆的运用肢体进行展示学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首先根据音乐节奏作出正确的示范,引发低年级学生的模仿兴趣,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声势律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歌曲的律动中感受音乐节奏,逐步锻炼音乐节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节奏。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年好》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教师可借助声势律动来训练节奏。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四三拍歌曲节奏的特点,即强弱弱,向学生展示用手打拍子的方法,将每一小节都变成一个简单的手势动作,通过这种方式让其记住歌曲节奏,也能准确地演唱。

(三)利用打击乐器,强化学生音乐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打击乐器的应用来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时期,教师通过将打击乐器引入音乐教学课堂,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因而,教师应当积极地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打击乐器带入课堂,来提升学生的创作欲望以及提升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悟能力,为学生后期开展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米老鼠进行曲》的视频教学内容,感受并强化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掌握有难度的节奏型。首先,让学生可以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小道具,如小金属盆、小木棒等,让学生踏着节奏来表演;之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自制“打击乐器”进行节奏训练,就地取材,并让学生通过接唱、合唱的形式来锻炼节奏感。

三、结束语

教学活动就好比帆船远洋航行,在沿途中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和方法。航行过程中帆船会出现各种各样难以察觉的问题,等到回港检查和修理时才能发现问题出在了哪里,该如何弥补和改善这些问題。而教学总结和反思就是这个对帆船进行检查和修理的环节。虽然教学总结和反思不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环节,但是却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将总结和反思的重点放在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上。整个教学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学进度构成了,所以只有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强化教学最终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经验的积累,一方面要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归纳总结在一起,找出其中的共性并思考合适的解决方法。另一方面要延续高效科学的教学手段,深入挖掘这一类教学方法中的实际价值,从而间接推动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和学科教学深度与广度的拓展。

广大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音乐育人成才的作用,坚持情感与技巧并重,方法与实践一体的教学理念,有效落实教学责任。小学音乐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探索和思考的地方,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是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克服教学难题,形成音乐教学新格局。

參考文献:

[1]董玉萍.小学音乐課堂中的节奏训练方法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208-209.

[2]杨蔚.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缺失的原因及培养策略[J].北方音乐,2019,39(22):180+185.

[3]周宁.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的重要性及其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238-239.

(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学校)

猜你喜欢

节奏感小学音乐培养策略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