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性语文:打造生命共成长的磁场

2021-09-10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磁性语文课堂学科

田新柱,男,1975年12月出生,山东济宁人,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教科研处副主任,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全国模范教师,省远程研修团队专家,北京大学国培骨干班学员、浙师大国培讲师,主持完成省教育規划“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研究”等六项省级课题,出版专著《守望杏坛的诗意——田新柱老师教语文》《磁性教育探索研究》,主编《走进教科研》《走近完美课堂》《高中生涯规划指南》等著作10余部。

语文教师不能仅注重课堂,还要反求诸己。语文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语文课堂就是人世间众生相的剪辑和缩影。中学生经过多年浸润熏陶,无论显性表达还是隐性展示,在心中都根植着对语文的亲近感,因此,应将成长与语文学习及实践融为一体。

任教26年来,笔者始终致力于把语文课上成学生“喜欢—热爱—痴迷”的模样,把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提高语文教与学的效率,真正发展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有吸引力的课堂条件,让学生走进语文世界,了解语文的趣味,认识语文的奥妙,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喜欢上语文、爱语文、痴迷语文,内化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切热爱,并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意识,进入深度学习状态。笔者希望,通过这一路径,让学生运用语言,发展思维,形成审美,传承、理解文化,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多年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磁性语文”的教学主张。磁性语文的价值追求在于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这种成长来自师生间的相互吸引、全心投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磁性语文课堂。教师要努力挖掘语文学科固有的磁性特点,激活语文课堂的磁场效应,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能有所成长。笔者从语文教师、语文学科、语文教材、语文课堂、语文活动等多个维度把自己对“磁性语文”进行的研究实践简述如下。

一、修炼语文教师的磁性

磁性语文的目标在于打造师生共成长的“磁场”。要实现师生间相互吸引、全心投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目标,语文教师需要实现自身成长,即先做一名有磁性的语文教师。

一名有磁性的语文教师,目光不能仅盯着语文课堂,还要注重反思,提升自身的能力和魅力。“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只有让学生信任自己,才能使学生喜欢语文学科,最终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教师的魅力在于真诚的爱心、优雅的仪态、精彩的语言、渊博的学识、拿手的绝活和出色的才艺。

一名有磁性的语文教师,需要多年如一日地修炼自身学识和素养,全面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发挥个性魅力,创新教学思路,让自己产生磁性,从而被学生喜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一名有磁性的语文教师应通过自身“修炼”,爱语文、爱课堂、爱学生、爱教育。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逐渐被语文学科、语文课堂、学生及教育事业所吸引,喜欢这一切,热爱这一切,痴迷这一切。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产生“磁性”,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也爱上语文课堂,爱上语文学科,爱上校园生活,从而实现个体的生命成长。

二、重塑语文学科的磁性

语文富有民族特征,语文的习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其发展阶段都有自身规律。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语文就像母亲一样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磁性魅力,语文教师应摆脱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重塑语文学科的磁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应是相通的,语文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感悟、积累后的语言文字化的再现。语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利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场景, 使语文学科和现实生活水乳交融,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语文学科中感受人间烟火和生活情趣。

语文教师是促进学生热爱语文的引导者和推动者。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品悟和理解,将生活情境为己所用,让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真正产生共鸣。语文教师要把将语文学科中蕴含的浪漫情怀、生活趣味、人生哲理、伦理修养及哲学价值观提取出来,让学生从中感悟文字的奥妙、语言的灵性、人性的美好、生命的真谛和岁月的沧桑,从而主动从语文中挖掘人生的宝藏,追求奋斗的青春、激昂的生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带领学生一同走进语文的世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幽远情怀、历史积淀和美丽沧桑,从认识和追寻开始“遇物而诲,择机而教”;通过涵泳和咀嚼之后在困惑处点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相互凝视中享受语文之旅的过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经由浸润和熏陶,力争达到“精骛八极”“神游万仞”的磁性语文境界。

三、激活语文教材的磁性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立足立德树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选课文文质兼美、深浅适宜,兼具经典性和时代性。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整合学习资源、内容和方法,引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优化教学方式。教师要激活新教材的内在磁性,引领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激活教材的磁性,有利于师生基于语文教材共同成长,开启磁性语文的新天地。

充满磁性魅力的文本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应巧置悬念,点燃热情,激活教材文本的磁性特征,使学生主动钻进文本中。新教材文本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和生成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结合名家解读,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去品悟和思考,和文本作者倾心交谈。为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和生活积累,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和积淀,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识。教师应在文本的空白处设计问题和矛盾,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悟。

四、打造磁化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思维、情感去引领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磁性魅力。在课堂上,教師通过精彩的导入、巧妙的设计、有趣的活动、科学的方法来打造 “磁化课堂”,在教学设计、点拨评价、课堂生成、反馈巩固等环节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的智慧。叶圣陶说过:“阅读方法不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让学生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个性和创造性,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导入或激之以趣或动之以情,讲述或文采飞扬或妙趣横生,提问或提纲挈领或引人深思,分析或丝丝入扣或独辟蹊径,点拨或恰到好处或四两拨千斤,结课或回味隽永或留白待补……就这样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语文殿堂,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人文情怀 ,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五、构建语文活动的磁场

兴趣是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活动是语文学习的新方式。师生应共同拓展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之外的各种实践活动、兴趣小组、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语文,通过课内辐射课外,以语文活动为载体,构建语文学科的磁场,引发学生课下积极学习语文的磁场效应。

语文学科经过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了磁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语文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小型辩论赛、课本剧展演、诗歌朗诵会,加入书法兴趣小组、文学社、话剧团,开展关于网络流行词、汉字演变、对联、古人姓名渊源专题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等。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超级演说家》等节目后,学生自己组织类似活动。学习完《红楼梦》单元后,教师组织“班级红学会”深入阅读并进行探究与交流。通过教师的积极指导,班级内部形成了语文“磁场”,产生强大的语文“磁化效应”。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拥有了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动力和追求。教师将语文学科建设成磁场,让学生从兴趣走向自觉,形成内驱力和自觉行为,这体现了“磁化语文”的终极目标——促进师生语文素养发展,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对于学生,主要体现在语文学科素养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对于教师,则是在“修炼”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做到了教学相长。

◎ 作者/田新柱  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磁性语文课堂学科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围棋棋子分离器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自制磁性螺丝刀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