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实用英语》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
2021-09-10王荻秋张颖庞文芳
王荻秋 张颖 庞文芳
摘要: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建设,而课程建设的核心又是教材建设。本文将以学院“实用英语”课程教材为例,结合《实用英语》课程设计理念,阐释了建设《实用英语》“新形态”教材的研究背景、理论依据、以及建设路径,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关键词:实用英语;建构主义理论;新形态教材建设
一、研究背景
《实用英语》课程主要培养学员在日常生活、任职岗位和跨文化军事交流领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通过两轮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实用英语》的纸质教材虽能满足学员对英语基础知识、军事英语知识的需求,但有两个突出问题:
(一)教材结构无法匹配课程教学
《实用英语》教材编写思想主要追求英语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注重具体语言知识点的讲授与运用,但教材对怎样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讲解不清楚。因此,现行教材结构的编制与课程教学实际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二)单一的纸质教材不能满足外语教育的需要
我院英语教学目前仍主要依托传统纸质教材。隨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教材的革新,呈现出多元、多模的新形态。信息化教学中,如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在线微课等,不仅可以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更能通过启发、诱导式学习和个性化辅导来促进学员主动学习。
二、“新形态”教材建设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个体以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背景情境下建构出来的。它还强调了学习者经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1]。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实用英语》课程“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
(一)《实用英语》课程设计理念
《实用英语》课程遵循“学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学员在日常生活、任职岗位和跨文化交流领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了使学员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主动获取者,成为课堂的主体和中心,本课程的设计更加注重利用数字资源给学员丰富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信息,为学员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供团队式的学习机会,强调如何学,重视知识构建的过程。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实用英语》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原则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建构获得的。这与《实用英语》课程的设计理念是相吻合的。一般情况下,教材的编写整体上分为宏观设计和主框架结构设计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需体现本套教材的特点[2]。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实用英语》“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原则可概括为:
1.以项目(案例)为导向,主张“习而知之”的宏观设计理念
教材编写的宏观设计指导原则分为Product-oriented(学而知之)和Precessed-oriented(习而知之)两类,前者强调学员对于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后者强调学员语言学习的体验过程。传统的外语教材都是以学而知之作为宏观设计原则,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外语“新形态”教材则主张习而知之的宏观设计原则,即每个单元是一个以项目为导向的整体,所有的内容包括课文和练习都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整体,以最终要求学员完成这个项目为目标而设计的,每个部分之间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
2.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抓手,强调全方位、多形态嵌入原则
外语教材编写的主框架结构包括内在的语言知识子框架结构系统和外在的信息结构子框架系统,前者指围绕语言知识的各个环节,比如词汇、语法、写作等设计的内容和任务,后者指每个单元的主题选材内容以及单元课程的设计流程和教学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外语“新形态”教材的主框架结构中并没有出现词汇、语法和写作等相关内容和练习,而是利用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来构建内在的语言知识子框架结构系统,鼓励学员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学习流程的特点。
开发特征充分展示出以项目(具体案例)为导向,“习而知之”的宏观设计理念,新形态教材编写是以“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理念来建设整套教材的,而项目是实现这些理念的一条主线,贯穿于整套教材的编写之中,学员是实施项目的主体,教员是项目的指导者、咨询者和评估者。教材不单单是语言输入的载体,更是提高学员语言输出能力的工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外语“新形态”教材从宏观的编写体系到微观的练习设计,方方面面都体现出语言输入和输出并重的特征,强调学员实践和体验语言的重要性,这样整套教材都可为学员语言实践和体验提供保障。
四、结论
建设《实用英语》课程新形态教材是外语教学响应教学改革的必然举措。新形态教材建设能够克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弊端,通过数字资源建设平台,以翻转课堂、在线学习、在线微课等形式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员的外语学习兴趣。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实用英语》新形态教材,又能够通过项目化(案例)学习,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体验学习”“合作学习”,促进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改变,从而实现“学为主体”的《实用英语》课程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信息技术革新高校教学的理论基础[R].1997年香港“教学技能与教学技术学术会议”特邀报告.
[2]曹一林.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外语立体化教材的编写与建设[J].外语教育教学研究,2019,(11):89-90
江苏省徐州市空军勤务学院基础部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