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下高校传媒教师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2021-09-10张天杨博刘亚男高贺胜

红豆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张天 杨博 刘亚男 高贺胜

【摘要】目前,随着智能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和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所以高校也应该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寻求更有效的教学实践探索,然而,对于高校来说,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需要密切关注智能媒体的发展,及时调整方法,创新智能媒体时代的媒体人才教学模式。

【关键词】智媒技术;传媒教学;人才培养

2018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文件。《意见》着眼于未来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中国改革的趋势,明确自己提出,教师要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安全教育技术教学。智媒体是人工进行智能信息技术和人类发展智慧城市自然环境交互演化的新生态,智能网络媒体数据时代下媒介形态衍生出深度学习融合化、强度智能化、密度互动化、广度开放化的新特征,智媒技术深刻影响着受众行为、心理和需求,这一系列的淬变已逐步作用于传媒大学的教育中,加速了原有的教师工作职责范畴和角色设计定位的转变,同时也引领了传播学科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领域“边界融合”的新突破。媒体和智能媒体正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改变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景观,影响着传播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对传媒从业者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传统的大学传媒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智媒时代背景下传媒教学的特殊性与困境

1、高校传媒教育的现状困扰

目前,我国影视传媒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室授课+户外拍摄实践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看似形式丰富,但实际上存在着一定问题。如果仅仅对学生的培养禁锢在课堂的理论知识接收,以及实践课布置任务后学生的分散练习,在一定程度上掐断了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指导,以及学生对于摄影器材、后期软件的熟练掌握的关系。但在当前非常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对于对口的用人单位而言,最重要即需要毕业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模式具有非常不利于传媒人才的发展和培养,由于高校教师讲究理论,传媒专业学生的专业书籍理论知识杂乱无章,有些理论较强,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背诵书籍。[1]此外,理论在传统教学模式上跟不上媒体观念的快速更新,大学生学习媒体知识也是很久以前的知识,而现有的媒体知识不能很好地整合,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后需要重新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

传统模式下培养的影视人才与行业所需要的影视人才之间存在矛盾。媒介时代的媒介人才应该是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学生对于传媒的课程教学安排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通常一门技术课程的安排仅仅局限于该课程的知识,没有将传媒的课程可以很好的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是顶尖人才,往往也只有一个方面的专业性。智媒时代的教育极其注重学科的交叉融合,虽然我国已经有高校学生开始尝试进行教学改革,但是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设备等的原因,并没有获得具有较大的改变。

2、师资水平及结构难以支撑智媒时代的培养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传媒教育专业水平还不够,部分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不足。目前,高校传媒专业教师的水平和结构已不能满足智媒体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不能从国际化的角度培养学生。能够与国际上知名的媒体技术建立信息交流进行合作的教师并不多,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下,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得到满足企业快速经济发展的传媒专业。而且很多高校老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普遍缺乏专业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内媒体活动的经验。

二、智媒时代传媒教学的技术支撑

智媒体时代下,一些可以运用到传媒教学的发展形式如下:

1、线上慕课平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播的加速,国外涌现了诸如“Coursera”、“EDX”、“Udacity”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国內而言智媒体时代下最能够体现互动教育的是中国大学慕课(MOOC)的平台,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诸多高校纷纷建立起了慕课平台,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和北京大学的“北大慕课”等等。[2]作为网络社会的产物,慕课平台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时效强、传播内容多的特点。正是这些突出的特点,使得慕课更能发挥媒介的互动性,通过将课堂移到网络,知识的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改进,教师和学生也可以从离线课堂获得不同的教育体验。在进行包括但不限于慕课在内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中,高校媒体也可以在为教学部门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5G+AI”技术场域助力传媒课程

“万物互联”是5G技术最显性的结果。5G支持的人机交互可以将抽象的传媒领域的理论知识可视化,为学生提供传统教科书无法实现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实现更高程度的知识留存。在5G技术的支撑下,可以构建整合虚拟影像、视频、动漫、音频、影像、课件、互动测试、文献等数字资源的课程资源库。

与人工进行智能信息技术的结合,应用到教室中将营造出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生活环境,小到如教室中设备开启、光线调节,大到教学资源的选取,学习发展过程的数字化实验记录,已经成为重塑了教室的样态,或者说企业未来的教室将使中国所有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的资源联结为经济一体化的“室联网”。

3、全息投影技术互动教学

全息互动是以全息互动投影为主要通过演讲手段可以开发的创新型模式,采用中国先进的全息投影技术和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针对学生校园网络信息化发展建设与教育、教学资源管理智慧化需求,打造的整体解决这个方案。全面覆盖教育领域,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集合在一起,利用生动活泼的视听展示与教育管理平台相结合,丰富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拓展教学管理资源,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北京邮电大学已经尝试了4k全息投影进行远程网络直播首课教学,实时传输教学内容,并且延迟低、网速快,带来教学上的全新体验。

工具技术的经验协同战略。智能媒体教育生态的技术合作,可以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等“跨学科实验室”的开放共享途径,开发跨学科数字认证网络课程等,进一步打破教育壁垒,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学视野,提高媒体创造力和审美课程的比重,坚持传播伦理素质培养,进一步深化智能媒体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与人工智能相比,可以培养具有明显优势的高层次人才,突破影视学科和人才教育的界限。

三、智媒时代传媒教学的实践创新

1、技术职称评定把关教师质量

传媒文化教育本就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又恰逢智媒体高速发展变化时期,故可以凸显影视传媒教育的特殊性,我国传媒高校在信息管理领域研究相对靠前,依靠网络技术的专业化模式,建议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求传媒高校教师具有技术人员的职称。从教师源头把关,简历诸如“双师双能”的教师培养政策,完善考评机制。

2、重视技术实践,培养学生的融合思维

影视媒体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主题。新媒体技术是新时代媒体人才必须掌握的“工具”。充分利用技术,发挥技术优势,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媒体教育的效率。重视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是保持学生与传媒环境接轨的重要工作方式。新媒体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对传播产生了不断的影响,但总的趋势可以概括为共享。影视传媒行业一直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及时跟进技术知识和实践是缩小行业与学术界技术差距、缓解“技术焦虑”的必然要求。因此,影视传媒教育工作需要进行聚焦信息技术赋能背景下的深层次化,从根本上加强管理学科上的技术教学实践,主动对接基于网络技术而强势兴起的新媒体营销传播,充份体现出“技术+”的学科知识创新精神特质,着力增加学科的技术含量,增加一些学生的技术研究能力。

3、依托智媒技术,给予学生双重训练场

在校内依托智媒体技术在校内开设虚拟仿真实验室,让学生在校内能够超脱课本理论知识之外,取得传媒行业相关的实践训练经验,与就业接轨;虚拟仿真引擎平台独立开发教学资源,打造虚拟现实资源开发制作平台,可辅助学校的科研项目工作、设计大赛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方面。同时开设融媒体演播厅、混录棚、多功能厅等实训场,培养多面传媒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水平,对促进教学实践具有非常大的支撑作用,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进程。

智能媒体时代的媒体产业业态也呈现出跨界融合、深度互动、人机协同、开放群智、自主可控等新的智能特征,推动了媒体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协同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因此,必须增强学科实力和人才竞争力,探索“协作生态”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战略,培养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具有优秀媒体素养和治理能力的“高層次知识媒体人才”,坚持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谭璐.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传媒论坛.2020-08-11,13.

[2]李美仙,丁一丹.融媒体时代高校传媒教育传播创新探析[J].教育传媒研究.2019-07-15,43.

基金项目:

1.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基于智媒时代河北影视教育的转型与升级研究”课题编号:SD202014;

2.河北传媒学院2020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媒环境对接河北影视教育的转型思考”课题编号:jw2020014。

(河北传媒学院教师  河北石家庄  05000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