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年鉴规范化建设初探

2021-09-10阳晓儒

史志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年鉴条目框架

阳晓儒

摘 要 2020年,全国地方志工作 “两全”(202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和地方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目标如期实现。同年12月30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旨在进一步提高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年鉴框架设计、内容编写、出版印刷等年鉴编纂出版环节论述地方综合年鉴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年鉴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 地方综合年鉴 规范化建设 框架设计 内容编写 出版印刷

2020年,全国地方志工作 “两全”(202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全部出版和地方综合年鉴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目标如期实现。同年12月30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补充规定》的印发旨在“进一步提高年鉴编纂出版规范化、专业化水平”[1],由此,拉开新时代地方综合年鉴规范化建设的大幕。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在2021年全省地方志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要“着力抓好年鉴规范化建设”[2]。如何做好年鉴规范化建设,这是值得年鉴界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文拟从框架设计、内容编写、出版印刷等年鉴编纂出版环节探讨年鉴规范化建设,以求教于诸位方家。

一、规范年鉴框架设计

年鉴框架是年鉴编纂的纲目,是年鉴信息资料的科学组织形式,最能体现年鉴的编辑思想、内容结构和特色形式。年鉴框架是将一个地区或行业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组合、编排。科学合理的年鉴框架,可以有效保证年鉴内容的完整性和均衡性,有利于分门别类地确定各类资料的归属和层次,明确选题和选材的范围、方向,能确保年鉴内容的撰写、编辑、出版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3](P16)。年鉴编纂出版要确保高质量,首先必须要符合2017年12月21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第二章中有关框架规定的要求,要做到内容上涵盖本行政区域年度内的基本情况,体现年度特点和突出地方特色;分类上应参照相关分类标准,结合社会实际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特点进行,要做到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结构上一般分为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要保持相对稳定,可依据年度特点和事物变化情况作适当调整;各层次标题应准确、规范、简洁,能够揭示所记述内容的特点,避免重复[1]。2020年12月31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在第五条中对年鉴框架又做了进一步的规定:“年鉴框架分类应当参照相关分类标准,体现社会实际分工,突出本行政区域地情特点,避免照搬照抄。”“经济部分框架设计,应当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2]其目的是强调年鉴框架设计要突出本行政区域地情特点,经济部分框架设计要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和产业布局,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旨在防止年鉴出现“千鉴一面”的情形。

为深化年鉴质量建设,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于2016年12月22日印发《全国年鉴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实施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到2020年,建立覆盖省、市、县、乡(镇)、村的20个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单位,覆盖各类专业年鉴的20个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试点单位;鼓励各级各类年鉴编纂单位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打造50部中国精品年鉴”[3]的目标。各省市也响应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号召,积极推进本省年鉴精品工程。据笔者所知,福建、江苏、广西等省(区)在推动各自地域的年鉴参加中国精品年鉴工程的同时,实施本省(区)的年鉴精品工程。通过年鉴精品工程深化年鑒质量建设,推动年鉴编纂出版规范化。参加年鉴精品工程的编纂单位,首先要对年鉴框架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严格按照《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对年鉴框架进行审定,设计规范、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地方特色和年度特点突出。为此,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福建、江苏、广西等省(区)地方志机构组织专家对申请参加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和省级年鉴精品工程的年鉴框架进行评议,规范年鉴框架设计。例如,获得2020年“福建省精品年鉴”称号的《龙岩年鉴(2020)》,其框架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龙岩市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的地情特点,设置“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类目;为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设置“市域‘三大战略”“市域‘三大战役”类目。而获得2020年“福建省精品年鉴”称号的《厦门年鉴(2020)》为突出厦门市毗邻台湾地区的地域优势,专门设置“台湾事务”类目,以突出厦门与台湾经济社会交流融合的地情特点。又如,获得2019年“福建省精品年鉴”称号的《德化年鉴(2019)》,为突出德化瓷器的地情特点,专门设立“世界陶瓷之都”类目。这些特色类目的设立,突出了地情特点,避免了年鉴框架“照搬照抄”的陋习和“千鉴一面”的弊端。

年鉴框架设计的规范化,既要做到内容涵盖的全面性,分类上的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外,还要做到突出年度特色和地情特点,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这就要求年鉴编纂者要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突出本行政区域的地情特点,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突出地情特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年鉴框架设计上,个别内容可以突破领属关系,进行适当的升格。例如《龙岩年鉴(2020)》,为突出龙岩的地情特点,对本属于文化范畴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升格为类目;《德化年鉴(2019)》为突出德化县陶瓷的地情特点,将本属于工艺美术的陶瓷工艺升格,设立“世界陶瓷之都”类目;《厦门年鉴(2020)》为突出毗邻台湾的地域特点,将本属于台港澳事务的台湾事务独立出来,设立“台湾事务”类目。又如,获得2020年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比特等优秀年鉴的《贵阳年鉴(2019)》,为突出贵阳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将本属于信息产业的“大数据产业”升格为类目。再如,《中山市古镇镇年鉴(2019)》为突出古镇的“中国灯饰之都”的地情特点,设立“灯饰产业”类目。这些都是正确处理年鉴编纂规范与创新的极好例证。

二、规范年鉴内容编写

为确保年鉴高质量发展和规范化建设,除了有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和地情特点、年度特色突出的年鉴框架之外,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年鉴稿件。我们知道条目是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果说,框架是年鉴的宏观结构,那么,条目就是年鉴的微观结构。框架将众多杂乱的条目进行科学分类,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资料体系。条目则是框架设计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框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条目的选题选材、编写方法、标题拟订、文字表述,都直接影响年鉴编纂质量高低[1](P100)。年鉴编纂单位为确保年鉴条目编写的质量,每年均召开组稿会,召集年鉴撰稿人员,邀请年鉴界的专家学者对全体编纂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印发年鉴各类条目撰写的基本要素,制定年鉴编纂规范,让各位年鉴撰稿人员对年鉴的体例、文体文风、各类条目的基本要素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要求各位撰稿人员严格按照各类条目的基本要素进行撰稿。年鉴编纂单位在收到各位撰稿人员撰写的年鉴稿件后,严格按照年鉴条目的基本要素进行逐条审核,对条目要素不全、文体文风不规范的稿件均提出补充修改意见,退回给作者修改补充,严把稿件质量关,确保年鉴条目的高质量。年鉴条目撰写规范化是年鉴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年鉴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对于年鉴条目,《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第二十三条对条目编写做了五个方面的明确规定:“(一)选题选材注重有效性、完整性和新颖、准确、系统。(二)有效信息含量大,避免空洞无物和简单重复。消除部门工作总结、报告痕迹。不应记述非部门主要职能的信息。(三)坚持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四)标题中心词突出,题文相符。(五)条目排列有序,并避免单个条目构成分目。”[2]《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更是对年鉴条目的类型和要素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条目分为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等类型。综合性条目反映年度内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总体情况和主要特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效、年度特点、存在问题等;单一性条目一事一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基本要素齐全。”[3]同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专门设立内容章节,要求“年鉴内容应存真求实,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年鉴的内容的记述形式、条目、大事记、图片、地图、表格、附录、人物记述、编辑说明、索引编制、文体文风、缩略语、计量单位等做出明确的规定[4]。2020年12月30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对年鉴的编辑说明,行政区划图,卷首专题图片、随文图片,刊载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照片,框架分类,特载,大事记,记述人大工作,记述纪委监委工作,记述群团组织工作,记述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记述法治内容,记述军事内容,记述民族、宗教等内容,入鉴人物,条目选题选材,记述重点,条目编排,表格使用,不收录内容,简称和缩略语规范统一等做出进一步规定[5]。这些都是对年鉴内容编写的规范化要求[6]。

福建省地方志工作机构在实施年鉴精品工程过程中,为确保参加年鉴精品工程的年鉴内容编写的规范化,在组织年鉴框架评议和年鉴全稿评议中间,还专门组织召开年鉴部分样条的评议会议,重点选取外事、侨务、台港澳事务,军事类目的年鉴稿件进行评议,在把好年鉴内容政治关的同时,对年鉴条目的编写进行规范化评议,确保年鉴条目要素齐全,符合规范。年鉴条目不同于工作总结、公文报告,具有独特的文体文风。而且各类条目均有各自的要素要求。例如,概况类条目的要素主要有时间、事主、基本情况、年度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会议条目的要素包括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主办或承办单位、出席人员、会议主要内容和会议成果等。年鉴编纂单位严格要求各撰稿人员按照年鉴条目要素进行撰写,确保年鉴内容的完整性和年鉴条目的独立性。年鉴条目的规范化就是要求年鉴条目编写严格按照条目的基本要素进行撰写和编辑,就如同字典、词典和百科全书的词条一样。这既是确保条目的内容完整、准确的需要,也是方便各类条目进行比较,是工具书编写的基本要求。年鉴条目采用工具书的写法,也是年鉴规范化的要求,是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的基本要求[1]。由于年鉴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各类条目基本要素的规范,既可以保障年鉴编纂的质量,确保条目主要内容不缺失,同时又可以使年鉴内容连续可比,增强了年鉴资料的权威性。所以,年鉴条目的规范化是确保年鉴编纂出版高质量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年鉴条目规范化建设,有助于年鉴编纂出版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年鉴编纂质量,规范年鉴编纂出版,202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印发《广东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评议办法(试行)》,要求全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年鉴评议工作机制,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年鉴评议,全面提升年鉴编纂出版质量。”“年鉴总纂完成之后,开展年鉴编纂质量评议,根据评议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年鉴出版之后,开展出版质量评议,为下一年度的年鉴编纂出版工作收集意见,进一步提升年鉴质量。”并从“是否遵守宪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遵守党的民族、宗教、对外关系、涉港澳台内容等方面的法规或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否遵守国家关于保密、著作权、出版、广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或规章;年鉴框架是否做到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年鉴资料是否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现实服务价值、存史价值;年鉴内容是否以条目为基本记述单元,综合运用图片、地图、大事记、特载(辑)、专文(记)、表、人物记述、附录等多种形式”[2]六个方面对年鉴评议内容做出具体规定,规范年鉴内容编纂。

三、规范年鉴出版印刷

制定年鉴框架、撰写年鉴内容条目、完成年鉴出版印刷是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规范年鉴框架、撰写好年鉴内容条目是实现年鉴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而要把年鉴撰稿人员撰写好的条目变成一部高质量的年鉴作品,那就需要年鉴编纂单位和出版单位按照期刊或图书的编校规范对年鉴内容进行规范化的编校。为规范地方综合年鉴的出版,《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专门设立出版章节,对年鉴的出版从“年鉴编纂应建立健全审读、审核和校对制度,确保质量。”“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汉语拼音、数字、计量单位使用和索引编制、图片选用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编辑校对应符合国家出版物质量管理的规定。”“封面设计应庄重大方,完整著录年鉴名称与卷号、编者名、出版者名。年鉴名称、卷号要醒目。”“版式设计应疏密得当,留白页少,字体、字号选择要既能区别结构层次,又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版权页刊载版本记录应完整。”“一般采用16开本,文字横排。”“印刷、装帧应符合国家出版物质量标准。”“制作出版电子版年鉴,应遵守国家关于电子出版物管理的规定。”“年鉴应逐年编纂,做到当年编纂当年出版。”[1]十个方面进行规范,涉及年鉴内容审读、审核和校对,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汉语拼音、数字、计量单位使用和索引编制、图片选用,编辑校对,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版权页,开本,电子版年鉴,年鉴出版时效等方面。2020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关于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若干问题的补充规定》,对出版方面的封面设计、版权页做出更加具体的规定:“年鉴封面设计应当遵守出版物规范,庄重大方,完整著录年鉴名称与卷号、编者名、出版者名。年鉴名称、卷号应醒目。年鉴名称如使用书法体,应当在适当位置注明题写者。”[2]“版权页记录版本信息应当完整。版权页记录的年鉴名称、主管主办单位和编纂单位名称应与封面、扉页、编辑说明保持一致。”[3]这些都是对地方综合年鉴出版方面的规范化要求。

印刷也是年鉴出版质量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年鉴各位作者撰写的高质量稿件、各位编辑辛勤劳动的成果能变成精美的作品展现在各位作者、编辑和读者的眼前,年鉴编纂单位要注重做好年鉴的印制工作,为确保年鉴印刷的高质量,年鉴编纂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印刷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年鉴印刷的规范化建设,从年鉴用纸、印刷工艺、装帧质量等方面选择具有较高印刷技术的书刊印刷企业,严格把控年鉴印制的各个环节,确保年鉴印刷的高质量。

四、结语

总之,地方综合年鉴规范化建设,应着重从规范年鉴框架设计、年鉴内容编写和出版印刷三个环节入手,制定规范化的编纂出版流程,严格遵守年鉴规范,确保年鉴编纂出版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要正确处理年鉴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在规范的基础上创新,突出年鉴的年度特色、地情特点;在分类科学的基础上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避免“照搬照抄”“千鉴一面”,凸显年鉴的时代特色、年度特色和地情特点。

(责编:张文娟)

猜你喜欢

年鉴条目框架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框架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1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将启用新版负面清单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