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21-09-10叶名庚

格言 2021年2期
关键词:绘本美术创新能力

叶名庚

当今社会社会与经济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知需要进一步提升。美术作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将现实生活艺术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传承人类文明的一种可靠途径。由于物质生活的发展,精神生活同样需要进步。身为初中美术教师,应当着手完善教学工作,并通过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这一载体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推动时代不断向前的动力,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的角度看,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是非常值得教育从业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鉴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依然处在发展阶段,教师更应当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对而言,美术是初中教学工作中一门较为简单的课程,但是简单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易掌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构建一个更加高效的课堂。学生想要更好地学习美术知识,需要拥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向学生时刻渗透和传递创新意识,并带领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掌握创新能力,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进一步优化。

另外,教师也要在必要的课堂规章制度的限制下,为学生提供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思考和创作。只有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

1.使用故事绘本。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故事绘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在使用故事绘本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绘本作家的创作风格,更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一些教材上鲜有体现的内容,从而带领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横向拓展,将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进而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充分地发挥故事绘本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完全投入其中,才能使绘本教学的效果最优化。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当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步深入到每一名教师的心中,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严格地遵守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掌握知识。绘本教学的应用,正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知识以及对美术学习过程的兴趣。当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之后,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后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兴趣迁移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兴趣转移到创新能力方面,进而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直观地发展。

2.使用情境教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拥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更加直观看到美术知识,从而吸收美术知识。从字面含义上看,情境教学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角色和场景,将美术知识变得更加形象生动的手段。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诸如角色扮演等不同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之内,从而实现教学的高效化,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使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转变以往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的处境当中拉出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美术情境中的内容,发现美术问题,并结合所学内容,使用相应的方法去解决美术问题,进而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知。在此之后,教师便可以从情境出发,深入挖掘情境之中的“创新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讓学生在情境当中完成创新,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使用生活元素。美术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需要灵活地在课堂当中引入生活元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在美术课堂上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对美术教学的整体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学过程中使用生活化的元素,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在学生认知“舒适圈”内的教学手段,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一般来说,有部分刚刚开始接触美术的学生会认为美术课程内容中需要进行大量绘画创作,并且需要进行大量思想认知,非常枯燥乏味,不利于美术教学。

总而言之,为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只有如此,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获得显著提升。

编辑/彦章

猜你喜欢

绘本美术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绘本
绘本
绘本
美术篇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