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硫的氧化物”的项目式教学
2021-09-10邓群
邓群
摘要:以“真假白银耳”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硫的氧化物”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初辨真假白银耳”“SO2 有何能耐”“SO2 的好与坏”三个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归纳出 SO2 的性质。了解 SO2 的广泛应用,从生活、生产中体验化学学科的价值;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关键词:项目式;SO2;性质;应用
一、项目主题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为SO2。①元素价态角度;②物质类别角度;③物质特性;④生产中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社会问题, 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项目教学目标
(一)建立预测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并依据预测设计验证实验;学会化合价- 物质类别二维图的使用。(二)知道SO2 的性质; 知道 SO2 具有漂白性这一特性。(三)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硫的氧化物带来的贡献与危害,形成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三、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任务 1:初辩真假白银耳,目的: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任务 2:SO2 有何能耐,目的:SO2 的物理、化学性质。任务 3:SO2 的好与坏,目的:SO2 的两面性
四、项目实施过程
(一)任务 1:初辩真假白银耳
教师:展示真白银耳与硫磺熏蒸的银耳,如何判断真假?
学生:学生观察,找出两者差异(气味上差异、颜色上差异) 设问:①如何实现的以假乱真?②如何让假的白银耳现真身? 学生:查阅资料可知用硫磺熏蒸的方式可使银耳变白。
预习小结:根据预习情况分析总结单质 S 的性质。
小组实验 1:将真、假白银耳放在水中煮,观察现象。(假的白银耳煮沸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颜色发生变化)
设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二)任务 2:SO2 有何能耐子任务 1:SO2 的漂白性
学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气体,猜测二氧化硫可能具有漂白性。
小组实验 2:
①用固体 Na2SO3 与浓硫酸(70%)制备 SO2 气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 1 中,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设问:SO2 可以将品红漂白,与之前所学次氯酸钠的漂白原理一样吗?
小组实验 2:
②取少量“84”消毒液滴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 2 中,观察并记录。③分别加热褪色后的试管 1 与试管 2,观察并记录。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小结:SO2 漂白原理子任务 2:SO2 的还原性
设问:SO2 通入有颜色溴水、KMnO4 溶液,猜想会发生什么现象?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猜想一:溶液颜色褪去,依据是 SO2 具有漂白性。
猜想二:溶液颜色褪去,依据是 SO2 的 +4 价,具有还原性, 能把 Br2、KMnO4 还原为无色 Br- 和 Mn2+ 离子。
小组实验 3:
①制取 SO2 气体分别通入试管 3 装有 KMnO4 溶液中,观察并记录。②再对褪色后的试管 3 进行加热。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对前面猜想做出解释。设问:如何证明上述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學生:检验氧化产物硫酸根的生成
设问:同样具有漂白性的“84”消毒液,若将两者共同通入溶液中,结果将如何?
学生:依据SO2 与次氯酸钠性质做出解释,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三种情况:①恰好符合计量比;②次氯酸钠过量;③ SO2 过量) 子任务 3:SO2 的酸性与物理性质
思考交流:①从物质分类角度思考,预测 SO2 的性质?②现有两支试管,分别收集有 SO2 和 CO2 两种气体,如何鉴别?
学生讨论:阅读教材,归纳总结物理和化学性质,组间评价补充。
(三)任务 3:SO2 的好与坏
1. SO2 的用途
①还原性漂白剂;抗氧化和防腐的作用(限用于于葡萄酒和果酒)。②主要用于生产三氧化硫、硫酸等。③农药、人造纤维、染料等生产。④用于生产硫以及作为杀虫剂、杀菌剂。
2. SO2 的危害
①环境问题——伦敦烟雾事件。②健康问题——需按照规定合理使用,若长期接触,可能导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五、项目教学改进建议及思考
①充分放手学生对 SO2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进行类比归纳,不赘述。②引导好学生从两个角度分析预测物质的性质。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学生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实。④课后学生思考: 如何改进实验来降低实验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本文系 2019 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化学项目式研修教学的设计与实践——以元素化合物部分为例》的阶段成果, 课题号:2019B102。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贵州 黔南 558000)